第137章 平定西南,重振大明威儀
大明農神:逆天鹹魚崛起 不太董先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朱元璋登基後,大明朝逐步穩定,各地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然而,西南邊疆的動亂卻成為新朝的一大隱患。西南多為山川險峻之地,地形複雜,聚集著大量土司部族。此地與大明雖屬一國,卻因地理隔絕、風俗迥異而常年對中央政令心懷牴觸。於是,在大明開國的第二年,朱元璋決定派遣大軍前往西南,平定邊疆的叛亂。
在朝堂上,朱元璋召集文武百官,宣佈平亂之意。他坐在龍椅上,威嚴地環視眾人,沉聲說道:“西南各族部落久不服朝廷,肆意擾亂邊境,實在有負我大明王化之志。如今我大明立朝,天下共主,不容一方不服。今日,我當派大軍南下,平定叛亂!”
眾臣聞言,紛紛表示支援。李凡也上前拱手道:“皇上,西南地勢險峻,叛亂部族易守難攻,且該地風俗複雜。若要徹底平定,還需在武力鎮壓的同時,加以安撫,使其真心歸順我大明。”
朱元璋點頭稱是,隨後問道:“李將軍,你對此次平叛可有何策?”
李凡拱手回答:“西南多為少數部族,各自為營。微臣建議分化瓦解,逐個擊破。若有部族願歸順,可赦免其過,安撫其民心。如此,既可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又可加快平定之速。”
朱元璋思索片刻,欣然應允:“好!依你所言,吾當命藍玉率軍,直擊西南叛亂之地!”
隨即,他任命藍玉為平亂大將軍,率領精銳大軍出征西南。
藍玉受命後,帶領三萬精兵離京出發,浩浩蕩蕩地向西南邊境進發。李凡一路協助統籌,確保軍中糧草充足,士兵們訓練有素,為征討叛亂做好了萬全準備。
西南地勢險峻,山嶺交錯,氣候溼熱,紅巾軍在行軍過程中遇到不少挑戰。然而,藍玉經驗豐富,他利用地形掩護,安排士兵分散行進,避免了大規模的損耗和病患。
抵達西南邊境時,藍玉立即展開部署。他派遣探子刺探敵情,並與當地的部族長老會面,傳達大明皇帝的仁政之意。李凡則親自安撫部族首領,告知他們若願歸順朝廷,必會獲得寬恕和安寧。
有部分部族因長期與朝廷對立,心存顧慮,拒絕歸順。然而,藍玉採取先禮後兵之策,派出小股部隊對叛亂部族進行警告性的打擊,令敵軍逐步退縮。叛亂部族意識到大明軍隊的力量,逐漸動搖。
在西南腹地,藍玉率領大軍展開了數次戰鬥。起初叛軍利用地勢險峻,以山寨為據點,進行抵抗。藍玉見狀,命令士兵沿山路開闢小道,逐步逼近叛軍陣地。他還派遣弓箭手佔據制高點,封鎖敵軍的退路。
經過激烈的戰鬥,紅巾軍逐步擊退敵軍,佔領了多個叛軍據點。李凡則利用勝利後的震懾效果,與當地首領進行談判,逐步瓦解了叛軍的核心力量。
在戰鬥過程中,李凡提出“以戰促和”的策略。他對歸順的部族予以寬待,並命令士兵幫助他們修築道路、恢復生產,使這些部族看到了大明軍隊的仁慈之舉。漸漸地,更多部族主動投降,願意歸順朝廷。藍玉繼續乘勝追擊,將最後一支頑抗的叛軍逼入深山。
西南叛亂最終被平定,各部族紛紛歸順,朝廷的威信逐漸在邊疆紮根。藍玉率領大軍成功擊退了最後的叛亂勢力,將其全部殲滅。李凡隨即派人前往各地,重新設立驛站和行政機構,恢復朝廷的管轄。
為確保西南的長治久安,李凡提議朝廷派遣官員前往西南任職,推行朝廷的仁政。他還建議設立土司制度,使各部族擁有一定的自治權,確保他們的風俗習慣得到尊重,同時將他們置於大明的統治之下。
藍玉率領大軍班師回朝,受到朱元璋的盛大嘉獎,賞賜豐厚,朝廷上下無不稱讚他為國家平定西南的功臣。李凡因在西南平亂中施展仁政,贏得了百姓的敬重,朱元璋更是大為嘉許。
藍玉與李凡歸京後,朱元璋在宮中設宴款待眾將,慶祝平亂告捷。朱元璋親自舉杯,向藍玉和李凡敬酒,欣慰地說道:“有爾等如此忠勇之將,天下方得安寧。爾等皆為大明之功臣,咱不勝感激。”
李凡拱手說道:“皇上,臣等僅盡忠職守,皆為天下百姓所戰,唯願大明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
藍玉也拱手道:“臣等願為大明效犬馬之勞,平定天下,為百姓謀福。”
朱元璋見眾將士齊心協力,心中大為感動,賞賜豐厚的金銀綢緞,同時賜封藍玉為“西南侯”,以表彰其功勞。李凡雖拒絕封賞,但朱元璋堅持,最終賜他為“忠誠侯”,以表彰他在西南平亂中施仁政安撫百姓的功績。
平亂之後,朱元璋根據李凡的建議,推行安撫政策,設立土司制度,任命當地土司作為大明的代表,負責管理各部族。同時派遣能言善辯的官員前往西南各地,宣講大明的仁政,教化民眾,進一步穩定了西南的局勢。
李凡還提出建立互市,讓中原與西南的部族開展貿易往來,促進文化交流,提升邊疆百姓的生活水平。此舉不僅讓西南民眾的生活得到改善,也使他們對朝廷逐漸生出歸屬之感。
透過這些政策,西南邊疆逐漸安定下來,各部族對大明朝廷的統治逐漸認同,邊疆的和平得以長久維持。百姓們在朝廷的統治下安居樂業,逐漸接受了大明的政令,邊疆也得以保持安定。
西南平亂的告捷讓朱元璋的威信大增,朝野上下無不對其稱讚。各地百姓看到大明的實力與仁政,紛紛對朝廷充滿信心,認為大明必將帶來安寧和繁榮。各地的地方官員也在效仿西南的安撫政策,紛紛施行仁政,使得大明的統治逐漸穩固。
朱元璋對此欣慰不已,他看著朝堂中眾臣,感慨地說道:“大明初立,雖有亂世之難,然有諸位之忠勇和眾將士的犧牲,方得今日之安定。咱定會繼續施行仁政,使大明子民享受太平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