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雖然很擔心許政的命令,但沒有辦法,自己本就和皇上不對付,聽他的都不見得好過,更別提抗旨了。萬一許政治自己蓄意謀反的罪呢?

趙王只好趁夜色出城向太州方向進發,趙王騎著馬跟著隊伍,回頭看看工白城,又策馬飛奔到最前方帶領軍隊前進。

安谷皇帝的二十萬水軍也已經渡過長江,正向長州城行進,劉已虹得知後立刻撤退了圍在長州城的兵,將大部分兵力安排在長州城北部地區,並上奏許政派部分水軍從北方設防以阻止安谷的水軍。許政准奏,命潘素領五萬水軍南下在磯石灣設防。

漢王的軍隊也將抵達阿遼城,韓覅加緊了對阿遼城的進攻。

“傳令!開始進攻!”“是!”韓覅在營帳中看著阿遼城,拔出佩劍,這次他要和士兵一起衝鋒。

阿遼城的城牆在韓覅的多次猛攻下已經殘破不堪,這次衝鋒,韓覅對阿遼城勢在必得。韓覅一騎當先,衝在最前面,“將士們,衝啊!”雲梯搭上了,第一個士兵衝了上去,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阿遼城西部已被攻破,不久城門開啟,重甲軍進城,開始了單方面的屠殺,韓覅命令士兵進城後不可驚擾百姓,違者斬。

隨後,韓覅完全控制阿遼城,阿遼城守將被韓覅斬於馬下。阿遼城副將率十餘人逃出城去。

阿遼城副將狂奔數十里,然後看見大軍,大驚,遂命人前去觀察,後來報,乃是漢王軍隊。副將大喜,又狂奔到漢王軍前。

“殿下!”漢王瞥了他一眼,“怎麼了?慌成這樣?”“回殿下,阿遼城……阿遼城失守了!”“失守了?他媽的,你怎麼還活著?”“末將該死!”“敵軍有多少敵軍,敵將何人?”

“回殿下,敵軍約有十萬餘人,敵將乃是叛徒韓覅。”

漢王很尊重韓覅,韓覅教會了他很多軍事上的知識,所以他很尊敬韓覅,儘管全國上下都在說韓覅的壞話,漢王還是一如既往。漢王聽到是韓覅領軍,立刻命令轉變方向,他知道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自己是打不過韓覅的,尤其是韓覅手裡還有精銳中的精銳重甲軍。所以漢王當即決定向太州方向進發。

“殿下,這是……”“閉嘴!你還有臉活著?”漢王拔劍殺了阿遼城副將。

李仕得知韓覅攻下阿遼城後大喜,命李勤計再向韓覅增派兩萬援軍,並派人前去嘉獎其將士。

安谷皇帝的水軍在登陸後進入長州城和周明允的軍隊會合。準備全軍北上。

許政很頭疼,現在自己是南北兩面受敵,而且兩面都能要了自己的命,最要緊的是全國上下還能調動計程車兵不過四十餘萬,而且都集中在南北兩線,一旦南北兩線被攻破,中間的地區不可能能擋住敵軍的進攻。

許政很著急,自己才當了幾個月的皇帝啊!怎麼辦啊!不過他還是有些優勢的,他有錢,國庫極其充盈,可以供大規模的戰爭打個三四十年。這是許政的優勢,卻也僅限於此。

北蠻的單于看見中原這麼熱鬧,便又想過去湊湊熱鬧,只是自己剛收了競國的錢,這麼做是不是不太好啊?

單于很苦惱,這時候有臣子進言道,“大單于,何不找個藉口來呢?”“找什麼藉口?你說說。”

“是。我們可以藉口惠楠城發現永國臥底,刺殺了我惠楠城守將,我們立刻發兵南下,縱使不能分一杯羹,也可以逼迫競國和永國給些錢財。”

“好主意。好主意!”可這被刺殺的守將咋辦,總不能真把他給殺了吧?那臣子又出主意了,他給單于說,“現在惠楠的那群漢人一直說我們的政策不公平,而且還有民變風險,我們不如選一個漢人做惠楠守將,再找人刺殺他,這樣既解決了民變的風險,又有了南下的理由,一舉兩得!”

單于大喜,“好好好!你去辦吧。”單于很高興,斜坐在座位上幻想著未來北蠻帝國在自己的帶領下統一了大江南北,自己被後世稱為雄主。“哈哈哈……”

張據軍團正在太州城苦戰,太州城不同於阿遼城,太州城是永國軍事重鎮,城牆很厚,守軍戰鬥力很強,糧草充足,所以太州打得很艱難。

張據命大軍不分晝夜分三批輪流進攻,終於在太州城南部開啟一個缺口,但城內守軍頑強抵抗,缺口很快又被填上。張據很發愁,太州城是李仕重點關注的,務必拿下,沒有太州,又沒有燕雲、惠楠,那根本沒有辦法抵禦北蠻,也不能有一個良好的前線指揮所。所以張據很發愁,太州城久攻不下,李仕也會問責。

德安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漢王的軍隊抵達太州城,七月二十四日,趙王的軍隊抵達太州城,至此,太州城已經匯聚了約十五萬的守軍,比張據的攻城部隊還要多個幾萬人。張據更感覺拿下太州城不可能了。

李仕也很擔心太州城的情況,不過李勤計那還有些兵,靜待一會再做動作吧。

燕雲城中,那日給單于出主意的大臣煬白保耶爾正在城中物色合適的人選。他先找到原來的燕雲太守中白澤,“中大人,你有什麼合適的人選嗎?”

“這……我實在沒有什麼漢人朋友,實在不知道誰可以,但我認為一定要找一個有一定知名度的漢人,要讓所有的漢人都知道我們的政策,這樣才能有效安撫民眾。”

“大人所言極是。我來的時候向當地的漢人打聽了打聽,好像有一個叫韓玉誓的人,其父親好像是原來永國的忠勇將軍,所以在漢人中間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我感覺可以。”

“大人這麼一說,我也似乎聽人說過,而且現在他過的也不好,應該很容易。”

“好,那就定了,就找他了,中大人,今夜你我二人一同帶些禮物前去拜訪那人,如何?”

“全憑大人吩咐。”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