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位老者正欲離開時,秦驍帶著徐曜輝策馬來到城外。

他們剛到,立馬引得城外百姓夾道歡迎,每人臉上堆滿了真切笑容。

“殿下來了。”

“見過殿下。”

這陣勢,看得三位老者紛紛側目,滿眼疑惑。

他就是二殿下?

果然如傳聞中那般仁孝愛民,深受百姓愛戴。

他們正想著明日去拜訪,好巧不巧這就碰上了。

這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此刻,秦驍、徐曜輝兩人翻身下馬,秦驍揮揮手,示意百姓安靜。

隨後秦驍掃視一眼,大聲道。

“各位鄉親,此次雪災波及京城周邊數縣。”

“朝挺雖有賑災,可正所謂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

“我手裡有些產業,現在需招收些人。”

“一天工錢十文,包吃。”

“乾的好,月底還有獎金。”

“願意幹的,現在就可以到一旁排隊報名。”

百姓們一聽竟還有這樣的好事,一個個就跟見了稀世珍寶似的,眼睛放光,興奮的滿臉漲紅。

“殿下仁德。”

“殿下把俺們當人,俺這條命以後就是殿下的。”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多謝殿下給俺們這些人一條活命,俺回去就給殿下立一塊長生牌。”

百姓們紛紛跪下叩拜,在他們眼中,此刻秦驍就是那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看著這些淳樸的百姓,秦驍開心的笑笑,隨後朝旁邊的徐曜輝使了個眼色。

徐曜輝立馬招呼著百姓們到一旁排隊報名。

百姓們非常踴躍,都不用秦驍叫人維持秩序,百姓們就自發的到一旁排起長長的隊伍,很是壯觀。

看到這一幕,三位老者滿眼欣賞,頻頻點頭,看秦驍的眼神越看越喜歡。

察覺有人盯著自己,秦驍扭頭望去,見是三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他微微失神。

“三位先生何故盯著我?”

三位老者呵呵相視一笑,隨即大步上前。

“準南高明見過二殿下!”

“廬州楊新惟見過二殿下!”

“吳郡張開泰見過二殿下!”

三位老者拱手施禮。

秦驍愣住:“三位認錯人了,我乃秦驍,非我二哥!”

說罷,秦驍轉身就走。

高明三人如遭雷擊,呆立當場,腦瓜子嗡嗡的。

不是二殿下?

竟是傳聞中不學無術的廢太子!

眼看秦驍走遠,三人來不及思考,急忙追了上去。

“殿下,等等。”

秦驍停下腳步,轉身疑惑看向追來的三人。

“三位還有事?”

三人對視一眼,高明開口道:“四殿下,我們還以為你是……”

秦驍笑著擺擺手,打斷道:“沒事。如果你們找我二哥,我可以幫你們引薦。”

三人尷尬笑笑,搖了搖頭。

“我們不找二殿下,就找你。”

一會找秦毅。

一會又找我。

秦驍有些不明白的看著高明三人。

高明道:“我們三人乃多年好友,相邀一起遊歷大好河山。”

“途徑京城,聽聞有人菩薩心腸,愛民如子,在京城賑濟災民。”

“我們便一道特意前來看看。”

“以為那人是賢明在外的二殿下,沒想到竟搞錯了。”

秦驍總算聽明白了,其實就是三位老者無事,出來瞎溜達的。

“京城好玩的地方挺多的,你們可以去看看。”

“我還有事,就不陪你們了。”

秦驍笑著微微頷首,隨後離開。

“四殿下……”

高明還想叫住秦驍,身旁的楊新惟急忙伸手攔住。

待秦驍走遠,高明扭頭不滿的看向楊新惟。

“新惟兄,你為何攔我?”

楊新惟看了看走到施粥棚處檢視情況的秦驍,淡淡道。

“高明兄,我知你一直想尋愛民如子的聖君明主。”

“可也不必如此上趕著。”

“這位四殿下雖說此次賑災表現不錯,可觀其人先觀其行。”

“我們何不多逗留幾日,多觀察觀察。”

“萬一他只是做做樣子,其實依舊如傳聞那般不學無術,荒淫無道呢?”

高明眉頭微皺,但也點了點頭。

“嗯,那就聽新惟兄的。”

接下來幾天,三人風雨無阻,每天都在礦山、煤山兩地跑,不然就京城四處溜達,打聽秦驍在民間的名聲。

而就在他們考察秦驍時,靈帝也派人正四處打聽他們的下落。

御書房。

苟富貴匆匆闖進。

“陛下,

“在京城有人看見了高明、楊新惟還有張開泰三位大賢。”

靈帝蹭的站起身:“他們現在在何處?立刻將他們請進宮來!”

“遵旨,奴才這就去請三位大賢進宮。”

苟富貴立馬匆匆出宮。

半小時後。

苟富貴一個人垂頭喪氣回到御書房。

“陛下恕罪,奴才未能請到三位大賢。”

被拒絕,似乎是意料之中的,靈帝並未過多驚訝,只是仍然很憤怒。

砰的一聲。

靈帝重重一巴掌拍在御案上。

“他們好大的膽子!”

“朕召他們入宮,他們竟敢拒絕!”

“立刻傳旨,把這三人給朕打入大牢。”

苟富貴躬身道:“是,陛下。奴才立刻帶人前去抓捕。”

“等等。”

苟富貴剛欲立刻,靈帝又忽然叫住他:“打入大牢就算了。再派人去請,這次你就別去了,傳旨讓寧武侯、夏尚傑他們前去請。”

被拒。

遭打臉。

靈帝確實很憤怒。

若是換作其它人,別說打入大牢了,估計早就腦袋搬家了。

但高明三人不同。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君肯定是要有自己班底的。

這三人都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大才,如果靈帝想為新君挑選輔政大臣,這三人就是最佳人選。

夏尚傑、魯延德幾人接到旨意,立馬來到寧武侯府。

“你們也收到了旨意?”

鄭嶽問道。

夏尚傑幾人點點頭:“鄭相,陛下這是何意?”

鄭嶽蹙眉想想,沉聲道。

“殿下在朝中雖有我們支援,但在士林中卻缺乏支援。”

“高明三人乃當代文壇領袖,朝中不少官員更是他們的學生或徒孫。”

“若老夫猜的不錯,陛下應是想為殿下鋪路。”

“若殿下得此三人,便獲得天下讀書人的青睞,到時殿下的太子之位定然穩如泰山,誰也無法撼動。”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夏尚傑幾人眼睛一亮,立馬滿臉興奮的摩拳擦掌,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