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過來不為其他,只為讓陸檸跟她們會計師事務所合作。

但是陸檸拒絕了她,現在公司有足夠的人手,財務部也有不少人,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幫忙。

看陸檸是真的不需要,小敏只好作罷。只是,她時不時還在跟陸檸打電話。

一會兒噓寒問暖,說要聯絡感情,一會兒說要約著一起玩兒,一會兒又是推薦哪個朋友、親戚買房,問能不能優惠點。

最後陸檸疲於應對,直接不接她的電話。或是十個電話裡,偶爾只接一個,問就是在忙。

久而久之,小敏許是明白陸檸不想應付她,電話打的便也少了起來。

小敏這邊如何陸檸不管,她這邊倒是工作、生活忙個不停。

她跟江言的婚期定在五一節,只有四個多月的時間準備,各種事情都要落實,忙的不可開交。

婚禮,陸檸和江言都沒打算大辦。只邀請兩邊的親戚朋友吃頓飯,見證一下儀式。

倒是婚紗照,陸檸選擇了去歐洲旅拍。她給自己和江言放了半個多月的假,帶阮桑一起邊旅行邊拍婚紗照。

等他們回來之後,又換季旋和李潔去。

季旋和李潔的婚期定在國慶節,時間充足許多。所以,最近這幾個月,他們都在儘量幫陸檸和江言分攤工作。

只是,陸檸和江言兩個工作狂,即便在準備結婚的事情,也沒有懈怠工作。

特別是江言,他最近接的官司也不少,而且截止目前,他經手的官司從無敗績。

江言在律政屆的名聲大噪,越來越多的人來委託他打官司。這裡面不止有私人委託,也有公司委託。

可江言對自己的期望不僅限於此,他開始走哪兒都帶著助手。他的助手,則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張洋。

這三年多以來,張洋有空就會跟江言一起交流學習。這就導致了張洋的做事風格跟江言很像,就連打官司時皺的眉,角度都一樣。

但有一說一,張洋的專業能力和辦事能力,跟江言一樣,是一等一的優秀。

當然,在寧邦集團資金管理部實習的方未,專業能力同樣優秀。

方未之前一直在財務部實習,後來公司專案逐漸多起來,需要做資金管理統籌。陸檸就問了方未意見,看她願不願意來。

這對寧邦來說是一個新的部門和崗位,整個部門只有方未一個大四的學生。

但這不影響方未將事情做的極其到位,大四實習,跟全職也差不多。陸檸直接在年後提前給方未轉了正,好讓她能放心大膽的幹。

簡單的婚禮過後,陸檸和江言再次投入緊張的工作中。

婚後主要的工作,陸檸都交給了江言來處理。

一來阮桑的身體越來越差,她打算多花時間陪陪阮桑。二來她想完成阮桑長期以來的心願,將染線的手藝繼承下去。

當然,公司那邊,江言也是明確表示了他可以承擔這些工作。

否則,即便陸檸再想做其他事兒,也不會把這麼多工作都給江言。

季旋和李潔結婚後,他們兩人的股份從各佔百分之三十,變成了合計百分之六十。陸檸和江言這邊加起來,總共是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說,目前寧邦的大股東,是季旋和李潔兩口子。

四比六,雖然看起來差別不大,但實際差別的遠。所以,江言還有一部分的重心,放在本專業上。

而樂市那邊的公司運營成熟後,季旋和李潔都回到錦城,主要在集團公司這邊上班。

經過一番研討後,幾人決定由季旋出任集團董事長,江言出任集團副董事長,陸檸和李潔則是總經理。

四人分工配合,分管不同的城市和部門。

隨著公司逐漸壯大,除了錦城和安市外,公司還在安市、德市等地方拿了地。

不僅如此,公司還回寧縣拿了一塊地,這可讓楊樹感動的淚眼婆娑。

江言也在股東的同意下,同步開起了律師事務所。

當然,江言主動提出,以後寧邦集團的法律事務,都由他的律師事務所來負責。

不用給市場價,只需要給內部成本價就行。

畢竟佔的股份分紅是股份分紅,給公司做多少事兒又是另一回事兒。

在公司擔任什麼職務幹多少事兒,那都是要開工資的。幹多少活兒,就拿多少工資。

所以,理論上來說,江言合理安排工作,自己開律所,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得不說,江言選擇律師這條路是有點道理的。他的律所開的熱火朝天,竟然越做越大,收入也十分可觀。

這讓江言欣慰不少,還多劃了些錢補貼高山小學。

陸檸和江言婚後第四年,寧邦和律所的收入,讓他們實現了暫時的財務自由。

在兩家單位的支援下,由江言出面跟拖縣縣長談了筆生意。他們只收一半的成本價,替懸崖村在山下修安置房。

安置房由政府出面管理分配,每戶只需交兩萬塊錢,就能入住一套套四的房子。

如果沒錢交,也可以選擇租的方式入住。每年租金只收一千塊錢,直到付夠兩萬塊錢,或是補足兩萬塊錢,就能得到房子完整的產權。

雖然有產權,但這房子不允許對外交易,只允許用來懸崖村的村民居住。

這也是為了防止一部分村民利用這房子高價套錢,自己反倒回懸崖村住,這違背了修安置房的初衷。

安置房建成交付這天,拖縣縣長、江言、陸檸、季旋及李潔都參加了交付儀式。

李縣長激動的兩眼通紅,拿起話筒就開始展開激烈的發言,重點就是表揚江言等人的大義、大善。

之後有記者採訪江言幾人,問他們為何堅持要資助懸崖村,資助高山小學。

江言只道:“曾經有束光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我希望這束光永不熄滅,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

陸檸:“少年強則國強,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每個行業不可或缺的未來。投資孩子,永遠不虧。”

季旋:“真正的苦難比我們想象中還要苦。如果各位有機會,可以去山區走走,就能理解我們為何堅持。”

李潔:“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們無法做到兼濟所有人,只能盡我們所能,兼濟一處是一處。”

脫貧攻堅,扶貧助學,不僅限於口號、限於書本。這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努力,才能完成的艱鉅任務,也是我們新時代青年應該承擔的責任。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只有努力,才能離夢想更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