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變動
江先生,餘生請多指教 孤木無兮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了劉會計的話,陸檸有些無語,突然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不過,另外再招人肯定是要招的。她打算看看這兩天的情況,等過兩天再找劉會計聊。
而有了這一茬,劉會計在方未和出納面前也盡顯和善,絲毫沒有之前盛氣凌人的模樣。
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陸檸知道他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只展示他想讓她看到的一面。
所以,招人的計劃依舊執行。
這次招人,陸檸直接招了個會計主管,接管整個財務部,包括劉會計。
有主管在,劉會計再怎麼樣都沒有架子可擺。
也不知道劉會計是不甘心,還是受不了別人管。
都還沒等陸檸辭退他,他就自己提了離職。所以直到最後,陸檸都沒跟他撕破臉。倒是好聚好散,了卻這段合作關係。
……
錦城這塊地雖然只有二十畝,但賣的快,成本相對在可控範圍內。
粗略預估一下,從這裡賺的錢還不少,都快趕上寧縣那個專案了。
所以,陸檸果斷又在旁邊拿了塊四十七畝的地。
不僅如此,她還聽王然的建議,在雙華區拿了塊一百畝的地。
雙華區位置偏遠,而這塊一百畝的地,就在陸檸姥姥家附近十公里的地方。
算下來這塊地樓面地價也才兩百塊錢一平方,怎麼樣都有賺頭。
就算先把地放著,等過幾年再開發,或是以後直接把地賣給別人都是可以的。
鄭程一直跟著陸檸做錦城的專案,早就已經能獨立管理一個專案。
包括營銷和財務這些,他也能監管。當然,給鄭程的工資也是一漲再漲。
最後經過討論,陸檸幾人一致決定,從單專案的利潤裡分一部分利潤給鄭程。
不是所有的專案都分,而是隻有鄭程負責的專案才分。相當於他每做一個專案,都能得到分紅。
成本越低利潤越高,他分的就多,反之則分的就少。
所以,鄭程想要掙的更多,就得想辦法讓專案多掙錢,多節約成本。
也因此,陸檸十分放心把專案交給鄭程來臨時管理。而她,則要跟江言趁暑假去一趟瀘鎮,然後去寧縣,最後再去一趟懸崖村。
瀘鎮的三年之約已到,電腦培訓班功成身退,徹底關閉。
畢竟現在不僅學校有計算機課,瀘鎮更是開了好幾家網咖,幾乎沒有人會再專門報班學電腦。
而瀘鎮電腦培訓班裡的電腦,大部分都被提前搬到了錦城或是樂市,現在更是可以一臺不留。
去瀘鎮收了鑰匙後,陸檸和江言又到了寧縣。
寧縣剩下的那幾個商鋪早已賣出,留下的工作人員也把所有業主的產權證辦好,現在轉至物業公司上班。
而小區外的步行街,也初具規模,所有的都在往好方向發展。陸檸是去驗收成果,順便看看有沒有改進的地方。
寧縣的物業公司,是以寧邦集團的名義成立的物業公司。除了管理小區外,還要管理外面的商業區和步行街。
物業公司所有的經營所得,也都是陸檸幾個股東的。
雖然錢少,但是用來買物資捐贈給懸崖村,是綽綽有餘的。
去過寧縣後,陸檸就跟江言踏上去往懸崖村的路。
懸崖村依舊是當初那番模樣,除了越來越穩的兩條新路外,其他都沒什麼變化。
因為通往懸崖村的路變得安全方便,這兩年來支教的老師,都多了起來。
江言其實早就想回來看看了,但是學業太忙,加上工作也忙,所以拖到現在研究生畢業才來。
江言不打算去律師事務所工作,而是選擇在寧邦集團上班,偶爾順便接點小案子來練手。
不過,他們雖然沒有每年來懸崖村,卻是每年都送了捐贈的物資上來。
就連這次過來,也帶了兩車書本和物資來。
這些物資都是捐給高山小學的,至於村民,有另一種方式可以支援。
這一次過來懸崖村,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懸崖底下,史莫支村長早早的帶領幾個村民、幾匹馬在那兒等著,等江言的車一到,他連忙迎上來。
“江老師、陸老師,一路上辛苦了。”史莫支熱情的跟兩人打招呼。
江言笑道:“辛苦莫支村長在這兒等著了,後面這兩輛車都是書本、文具這些,還要麻煩老鄉們幫忙搬上去。”
即便是捐贈的,江言也不覺得這些村民有這個義務在這兒等著。
所以,該有的客氣還是得有。
“麻煩什麼,不麻煩。”史莫支故作生氣道,“就是讓江老師陸老師破費了,每次都捐物資給孩子們。”
其他老師可沒這麼大方,幾車幾車的捐。
寒暄幾句後,江言連忙讓史莫支安排人往山上搬東西,省的還要再過多寒暄。
現在高山小學的校長還是李明,王剛走後交接給李明,李明就一直接管著。就算支教時間到,他也沒說自己要走。
反正江言自問是做不到這樣的,最多隻能多捐點錢捐點物資。
李明錘了江言一下,笑罵道:“你前前後後可捐了好幾十萬,比我這種沒錢的好多了。”
而且,就算有錢,也不是每個人都捨得拿出這些來捐贈的。
比起讓江言留在高山小學,李明覺得還是放他出去掙錢的好。
江言喝了口水笑道:“那可不是這樣算的,你們更偉大。”
“對了,有沒有村民種染草?”他轉移話題問道。
種染草是陸檸給村裡提的建議,如果有人種出來,陸檸就來收種好的染草,按照市價來給。
左右真絲線紡染線都會買染草,如果品質差不多,那真絲線紡就收懸崖村種出來的。
李明推了推眼鏡點頭道:“村裡有大半都種了,待會兒帶你們去轉轉,順便讓他們把之前存的都拿出來,這次你們下山可以帶下去。”
種染草,要麼重新開荒,要麼佔用自家的山地。
在確定染草能真正賣錢之前,村民們肯定是不願意大面積種植的。
對此,陸檸和江言都表示理解。
種不種的,全看個人,他們不強求。而且,收的話,陸檸只收有品質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