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巡視工作開導傻柱
四合院:你信我,我是好人 小小小弟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郝仁剛回辦公室,翹著腿放到桌上,點了根菸,尋思著怎麼給自已安排個秘書,也過過,有事秘書幹,沒事……秘書乾的美好生活。
咚咚咚
聽到有人敲門,郝仁連忙收斂下坐姿。
“請進”
郝仁看著走進來的張虎,些許拘謹的立正敬禮的樣子,笑了笑。
“報告郝處長,保衛處一大隊張虎前來報到。”
“坐吧坐吧,私下不用那麼嚴肅,我就叫你虎子吧。我找你來,是想從你這瞭解一下,咱們的保衛處的工作情況。”
郝仁和張虎聊了會,問了問平時保衛處的工作,廠裡的情況,內部人員情況……
聊完,郝仁心裡對軋鋼廠目前情況大致也瞭解的差不多了。
看了看時間,離下班還有一個多小時,便起身拿起大衣,收拾好自已,準備出門。
“走,虎子,帶我在廠裡轉轉,也熟悉熟悉。”
“好的,處長,您跟我來。”
倆人從辦公樓出來,便準備一路沿著東南-北-西北-東北的方向轉一圈。
邊走,張虎邊給郝仁介紹著廠裡的情況,郝仁看到奇怪的物件和裝置也會主動問,路上碰到打招呼的巡邏員和軋鋼廠員工,郝仁也會掏出準備的大前門。
打好群眾基礎嘛,郝仁一路樂呵呵的回應著,估計下班前全廠都能傳個遍,保衛處新來的副處長可年輕。
走到食堂,郝仁突然留意到,側門出來個年輕小夥,穿著深藍色棉襖繫著圍裙,推個小推車,走到路邊坐了下來。
郝仁看著前面版何冰老師形象的何雨柱,想著現在1952年冬,何大清劇裡是1951年跑的,現在何雨柱應該是在食堂當學徒工,一個月17.5。
郝仁帶著張虎走過去,準備和這位四合院戰神聊一聊,看看是不是真的像劇裡一樣。
“傻柱,這位是我們保衛處新上任的副處長,姓郝。”
“虎哥,我知道,昨天我見了。”
何雨柱看著張虎帶著昨天院裡大會的主角,保衛處的副處長處長,連忙站了起來,笑了笑,打了個招呼。
“是柱子吧,我知道你,你父親何大清原本是食堂主任是吧?”
郝仁也不知道現在何大清跑了沒有,就旁敲側擊的開口詢問。
何雨柱聽到郝仁提到何大清,面容失落又帶有怨恨的低下頭。
“他才不是我爹。”
郝仁假裝不明白,扭頭看向張虎。
“是這樣,處長,何雨柱同志的父親何大清去年和一個寡婦跑了,拋下何雨柱和一個女兒。”
“跑了?這真是枉為人父呀!”
郝仁義憤填膺,開口對何大清開始批判。
郝仁看著眼前15、16歲的何雨柱,還很青澀稚嫩,不知道一個人幹著學徒工養著妹妹何雨水怎麼生活的,又想到劇情中,易中海私藏扣下的每月10元的生活費,決定先看看何雨柱品行再說。
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郝仁問了問何雨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聽到何雨柱說,自已在食堂是學徒工,也就是切墩,平時上班何雨水放學了就在院裡一大媽家,下班回家再接雨水回家做飯。
郝仁看著面前的何雨柱,雖然還小有些拘謹,但是已經有些大人模樣,不僅有禮貌,還懂分寸,沒有在郝仁面前開口抱怨。
感覺現在何雨柱不像有些書裡那樣,目中無人驕橫暴躁。
何雨柱傻嘛?很多書裡都有誤解,電視劇裡,何雨柱雖然晚年悲慘,但是作為15歲就獨立生活,到青年時期,有車有房工資還不低,也可以說有為青年,再沒被養老團和秦淮茹禍害前,何雨柱可以說能打敗當時95%的人,這樣的人能是傻子?傻子在那個年代,你能過3集都算你命大。
郝仁嘆了口氣,拍了拍何雨柱。
“柱子,你現在做的很好,能撐得起這個家,還能養活妹妹,是個四九城爺們,以後做事要多想想,教員教導我們,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努力工作,以後日子只會越過越好,以後有什麼困難,可以來找我。”
何雨柱聽著郝仁叫他“柱子”,愣了下,開心的笑了笑應了下來,憨厚的撓撓頭。
郝仁對張虎說。
“我剛聽到你,喊何雨柱叫傻柱,以後可不要喊了,影響不好。”
“是,處長。”
何雨柱聽到郝仁對張虎說教,連忙開口解釋自已傻柱這個稱號的由來,還說廠裡和院裡的人都那麼叫,自已也就習慣了。
“你現在是你們家的頂樑柱,也是個男子漢了,你自已要立起來,懂嗎?讓別人正視你、尊重你,才是真正成為一個男人。”
郝仁教導著何雨柱,何雨柱聽著從來沒有給自已說過的話,眼睛溼了起來,自已從爹跑了之後,撐起這個家,心酸只有自已知道。
郝仁說完,何雨柱便用力給郝仁鞠了一躬,郝仁受了下來。
告別何雨柱,郝仁帶著張虎繼續巡視廠子,看了看車間,圍牆,倉庫,廠裡的路和荒下來的角落,又叫住一個巡邏小隊,問了問巡邏的路線和工作內容。
回到辦公樓,讓張虎開啟武器庫,走進去看了看。
各種武器彈藥整整齊齊的擺著,看著中間架子上居然擺著幾挺重機槍,後面還有迫擊炮、山炮,很是震撼。
郝仁心裡估摸著,這麼多武器裝備,給李雲龍估計早就去打平安縣城了。
檢查完裝備,看了眼時間,到下班點了,便給張虎打了聲招呼,讓他通知保衛處的同志們,在崗的同志,明天上午10點操場集合。
便走出廠門,往回走去,準備去街道供銷社購置點東西,不然一直不生火做飯,也惹人懷疑。
到了供銷社,各種各樣的物件,新奇的體驗讓郝仁大開眼界。
從針線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糧肉菜米各種副食,書本鍋碗瓢盆還有農具種子什麼都賣。
幾間門面店,讓郝仁感覺,比現代大超市還要齊全。
看著一身軍裝軍大衣穿著皮鞋的郝仁,從裡面走出個約莫30多歲的婦女,開口詢問郝仁買什麼。
郝仁要了一個新爐子,鍋碗瓢盆什麼的都來了一套,選了個軍綠色,外面是樹藤纏繞的保溫瓶,(後面有圖),買了點棒子麵,白麵也就是富強粉,油鹽醬醋什麼的也都買了點,又找後面賣煤炭的夥計裝了車煤球,叫了輛板車,一塊兒送到南鑼鼓巷96號院門口。
不想和眾禽有過多交集的郝仁決定不走95號門過,免得多生事端,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