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退東王公 東海之上
穿越洪荒吾四清天下無敵 浩然正氣SC62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就在古塵四人帶著素色雲界旗離開瑤池之際,東方的崑崙山卻風雲突變。東王公,自詡為東方仙界之主,一直以來都對西王母抱有非分之想。他認為洪荒男女仙之道應該是一對,因此,趁著西王母交接素色雲界旗的時機,他率領一眾仙家逼宮西崑崙。
西王母得知訊息,心中憤怒不已。她深知東王公此舉不僅是對自已的侮辱,更是對整個西方仙界的挑釁。儘管她剛剛祭煉崑崙鏡時出現了問題,導致自身受了內傷,但面對東王公的逼宮,她仍然毫不猶豫地整頓兵馬,準備迎戰。
崑崙山上,仙雲繚繞,金光閃爍。西王母立於瑤池之巔,身後是忠誠的仙女和仙官。東王公則帶領著一眾仙家,氣勢洶洶地逼近。雙方在崑崙山的山門前對峙,氣氛緊張至極。
“西王母,你何必固執?洪荒男女仙之道本應是一對,你我結合,方能陰陽調和,共掌天地。”東王公朗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不容拒絕的威嚴。
西王母冷笑一聲,回應道:“東王公,你此舉不過是私慾作祟,何來天地之道?我西方仙界,豈容你放肆!”
話音未落,雙方已是劍拔弩張。東王公揮動手中的仙器,一道道強大的法力衝擊向瑤池。西王母雖然內傷未愈,但她的法力依然深不可測,她祭出崑崙鏡,抵擋住東王公的攻擊。
然而,由於內傷的影響,西王母的的法力並不如往常那般流暢。大戰之中,她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東王公則是越戰越勇,他的法力如同狂風暴雨一般,不斷衝擊著西王母的防線。
就在西王母即將不敵之際,忽然天空中傳來一聲震天龍吟。古塵四人剛好在此時返回,見到西王母陷入苦戰,他們立刻加入戰鬥,與東王公展開激烈的對抗。
古塵深知,若不能迅速解決戰鬥,西王母將有生命危險。他毫不猶豫地祭出素色雲界旗,一時間,西方素色雲界旗的威力瀰漫整個崑崙山,強大的仙力瞬間壓制了東王公的攻勢。
在古塵四人加入戰鬥的瞬間,局勢瞬間逆轉。東王公眼見形勢不妙,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知道今日難以取勝。他抽出腰間的純陽劍,劍身光芒四射,猶如太陽初升,照亮了整個崑崙山。
“西王母,你雖為西方之主,但我東王公也不是好惹的!”東王公大喝一聲,純陽劍在他手中舞動,劍光如練,劃破長空,直奔西王母而去。
西王母雖然內傷未愈,但面對東王公的攻勢,她依舊從容不迫。她輕抬手中的崑崙鏡,鏡面反射出萬道光芒,與純陽劍的劍光相抗衡。兩股力量在空中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古塵四人見狀,立刻施展各自的法術,協助西王母抵擋東王公的攻擊。此時,通天教主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從袖中祭出一個葫蘆,正是他那聞名洪荒的先天靈寶——萬劍葫蘆。葫蘆一出現,便放出萬道劍光,如同破曉的曙光,刺破了崑崙山的寧靜。
“東王公,你以純陽劍挑戰我們,我便以萬劍葫蘆回應你!”通天教主大喝一聲,萬劍葫蘆在空中旋轉,劍光如同暴雨般傾瀉而下,形成一道劍網,將東王公的純陽劍光牢牢鎖定。
東王公面色一變,他沒想到通天教主竟然擁有如此強大的法寶。純陽劍在劍網中掙扎,卻始終無法突破。劍光與劍網相撞,發出刺耳的金屬交擊聲,火花四濺,照亮了崑崙山的夜空。
“好一個萬劍葫蘆!”東王公咬緊牙關,他知道今日之戰,自已已無勝算。他全力催動純陽劍,試圖最後一搏,但通天教主的萬劍葫蘆彷彿無盡無窮,劍光越來越盛,最終逼得東王公不得不退後。
“罷了!”東王公知道自已已無法取勝,他收起純陽劍,向後退去,“今日之戰,我雖敗猶榮。通天,古塵,你們都是洪荒的佼佼者。我邀請你們四清,前往蓮萊法會,共商洪荒大計!”
通天教主收起萬劍葫蘆,目光如炬,審視著東王公:“東王公,你若真心為洪荒著想,又何必今日兵戎相見?蓮萊法會,我等自會前往。”
東王公點了點頭,不再多言,轉身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崑崙山的雲霧之中。古塵四人則紛紛看向西王母,等待她的指示。西王母輕輕嘆息一聲,道:“蓮萊法會,是洪荒一大盛事,你們去吧。但務必小心,東王公此人心機深沉,不可不防。”
古塵四人應諾,隨後便準備前往蓮萊山。他們知道,這場戰鬥雖然暫時結束,但洪荒的平靜之下,暗流依舊湧動。蓮萊法會上,又將是一場不見硝煙的爭鬥。
四清辭別西王母后,便回到了東崑崙。他們深知,雖然此次在西王母的支援下取得了素色雲界旗,但洪荒大劫的陰影依舊籠罩在天地之間。為了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他們決定前往蓬萊法會,與其他仙家共同商討對策。
在前往蓬萊法會之前,四清卻有著另一番打算。
他們深知,五方旗齊聚的威力足以改變戰局,而其中最為神秘的一旗——玄元控水旗,據說掌握在龍族手中。
於是,他們決定繞道龍族,求取這面傳說中的旗幟。
龍族,自古以來便是洪荒中的一股強大勢力,他們掌控著水域的力量,生活在深海的龍宮之中。龍族之王,乃是一條萬年老龍,智慧與力量並存,非同小可。
四清來到東海之濱,通天教主揮動手中的萬劍葫蘆,發出一道劍光,直衝海底。不久,海水翻湧,一條巨大的龍影從海底升起,正是龍族之王。
“通天上仙,古塵上仙,你們四人前來東海,有何貴幹?”龍族之王的聲音如同雷霆般在海上回蕩。
通天拱手行禮,道:“龍王,我等此行,是為了求取玄元控水旗,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洪荒大劫。”
龍族之王目光如電,打量著四清,沉吟不語。玄元控水旗對他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寶物,掌控著整個水域的力量,非同小可。
“玄元控水旗,乃是我龍族至寶,非外界所能輕易染指。”龍族之王緩緩說道,“你們四清雖然都是洪荒中的英雄豪傑,但想要取得此旗,必須給出一個讓我心動的理由。”
古塵站出來,誠懇地說道:“龍族之王,我們知道玄元控水旗對您的重要性。但如今洪荒動盪,大劫將至,若能五方旗齊聚,或許能有一線生機。我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只求您能借旗一用。”
龍族之王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動搖。他深知洪荒大劫的可怕,若真的如古塵所說,五方旗齊聚或許真的能扭轉乾坤。
四清在龍族之王的帶領下完成了三項試煉,滿懷希望地期待著能夠借得玄元控水旗。然而,龍族之王在最後一刻卻改變了主意,他搖了搖頭,堅定地說:“四位,雖然你們透過了試煉,但玄元控水旗事關龍族存亡,我不能輕易借出。”
四清聞言,面露驚愕,正欲再次勸說,海面上突然穿出兩條蛟龍,張牙舞爪,直撲古塵。通天教主眼疾手快,揮動手中的萬劍葫蘆,一道劍光閃過,將兩條蛟龍當場摁住。
海面上波濤翻滾,突然出現了兩條更為龐大的龍影,萬龍皆朝拜。這兩條龍,一條通體火紅,一條青翠欲滴,正是龍族的老祖燭龍和青龍。
燭龍和青龍浮出海面,目光如炬,對四清使用了混元威壓,想要以此嚇退他們。四清感受到那股強大的壓力,但他們並未退縮。
古塵眼見形勢不對,心中一動,知道這兩條龍只是虛張聲勢。他冷笑一聲,突然祭出口中的嘴獸,發出一道威壓,直衝兩條老龍。
燭龍和青龍沒想到古塵竟然敢反擊,而且在他們的威壓下還能如此鎮定。這一下,他們頓時慫了,知道四清並非易與之輩。
“好吧,既然如此,我們也不是不講理之龍。”燭龍沉聲說道,隨即從口中吐出一面旗幟,正是東方青蓮寶色旗,“這面旗幟作為賠禮,希望四位能夠理解。”
四清接過東方青蓮寶色旗,但他們的目標並未改變。古塵開口道:“老祖,青蓮寶色旗雖好,但我們需要的是北方玄元控水旗。只有五方旗齊聚,我們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對抗大劫。”
燭龍和青龍的態度卻異常堅決,搖了搖頭,說道:“北方玄元控水旗現在是我龍族唯一能定住四海的法寶,若是借出,龍族恐有動盪。此事斷不可行。”
古塵眼見形勢不利,心中一動,他深知只有找到替代玄元控水旗的方法,才能解決問題。於是,他向燭龍和青龍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兩位老祖,我知道你們擔心借出玄元控水旗會給龍族帶來動盪。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定住四海,保證龍族的安寧。”古塵的聲音堅定而充滿信心。
燭龍和青龍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好奇。他們知道古塵非同小可,必定有他的道理。
“請說,古塵。”燭龍開口道。
古塵環顧四周,確保無人偷聽,然後壓低聲音,向燭龍和青龍詳細闡述了他的計劃。
“我們可以用天外紫隕鐵,製成四根定海神針。這四根神針分別命名為如意金箍棒、隨心鐵桿兵、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這四根神針,分別對應四海的方位,能夠穩固四海,替代玄元控水旗。”古塵的聲音中充滿了自信。
燭龍和青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們知道天外紫隕鐵的珍貴,但從未有人想過用它來製成四根神針。
“古塵,你真的相信這四根神針能夠定住四海嗎?”青龍的聲音中充滿了懷疑。
古塵點了點頭,道:“兩位老祖,我曾見過天外紫隕鐵的神奇,它能夠承受住巨大的壓力。我相信,這四根神針能夠定住四海,保證龍族的安寧。”
燭龍和青龍沉默了片刻,然後燭龍開口道:“古塵,你的勇氣和智慧讓我佩服。我同意你的計劃,但我們需要找到足夠的定海珠,來配合這四根神針。”
古塵聞言,心中一動,他知道定海珠的珍貴,每一顆都蘊含著強大的力量。
“兩位老祖,我會盡力尋找定海珠。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製作出這四根神針。”古塵的聲音中充滿了決心。
燭龍和青龍點了點頭,他們知道古塵的決心和勇氣。於是,他們決定支援古塵的計劃,幫助他製作這四根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