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 章 側立太孫
穿越弘曆,帶領大清走向巔峰! 白龍天帝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完康熙的話,弘曆若有所思,想了又想,對康熙說道:“皇爺爺,兒臣認為可以攻打他們,但需從長計議,做好萬全準備。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必須確保士兵們的訓練有素以及軍備充足!”弘曆冷靜地分析道。
康熙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弘曆的觀點。他深知戰爭的殘酷與風險,不能貿然行事。
“此外,我們還需瞭解敵方的實力和戰術,諸葛村夫曾說過,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弘曆接著說道。
康熙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沒想到弘曆如此年幼,卻有著如此敏銳的洞察力。
“很好,弘曆,你所言極是,那麼,接下來我們便著手籌備此事吧!”康熙站起身來,語氣堅定地吩咐道。
弘曆恭敬地應道:“兒臣遵命!”隨後,爺孫二人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
弘曆提議先派密探深入敵境,蒐集情報,同時加強邊境防禦工事。康熙決定任命弘曆為統帥,負責統率大軍。
在弘曆的精心策劃下,士兵們加緊訓練,士氣高昂。不久後,探子回報,敵軍正在調集大量兵力,企圖發動進攻。
弘曆立即召集將領們商議對策,他制定了一份詳盡的戰略計劃,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策略,將敵軍引入埋伏圈,然後一舉擊潰。
大戰前夕,弘曆親自視察軍隊,鼓舞士氣。士兵們信心滿滿,嚴陣以待。
終於,敵軍如弘曆所料,掉入了陷阱。弘曆指揮軍隊發起衝鋒,喊殺聲震天。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敵軍潰敗而逃。
弘曆率領大軍乘勝追擊,收復了臺灣府,康熙對弘曆的表現大加讚賞,稱讚他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帥之才,並稱贊他是“常勝威武大將軍!”
回到了紫禁城,康熙便讓禮部著手準備冊封太孫之事
禮部官員們忙碌起來,開始籌備盛大的冊封典禮氣氛,然而,就在冊封大典即將舉行之際,一封緊急奏摺送到了康熙手中。
原來,邊疆地區又起戰火,敵人趁虛而入,邊關告急,康熙面色凝重,他立刻召見弘曆,詢問應對之策。
弘曆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再次領軍出征,平定邊患,康熙心中滿是欣慰,他當即下旨,命弘曆率領精銳之師趕赴邊疆。
弘曆帶領著大軍迅速出發,一路奮勇殺敵,捷報頻傳,最終,他成功擊退了敵人,捍衛了國家的安寧。
凱旋而歸的弘曆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他的英勇事蹟成為了人們口中傳頌的佳話,康熙龍顏大悅,決定在冊封太孫的大典上,賜予弘曆更多的榮耀和權力。
第二是上朝的時候,康熙把冊封太孫的單子讓胤禛來讀,胤禛儘量強壓嘴角,緩緩的讀了冊封詔書
“雍親王之子愛新覺羅.弘曆,日表英奇,天姿翠美,資恪尊皇帝慈命,載稽典禮,伏順輿情,敬告宗廟天地社稷,於康熙五十五年,授愛新覺羅.弘曆以冊寶,立為皇太孫,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胤禛讀完冊封詔書後,康熙親自將那象徵太孫的玉冠帶到了弘曆的頭上,從此刻起,弘曆的太孫之位已經徹底穩固,而他父親胤禛的太子之位已初步確定!
冊立完皇太孫之後,康熙長嘆一口氣,如釋重負,也算是完了他奶奶孝莊的一樁心願。
康熙記得很清楚,孝莊在駕崩之前,將一個大圭傳給了他,並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這也為弘曆被冊立皇太孫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冊立完之後,弘曆飛速回來雍親王府,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額娘鈕祜祿.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