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平在賴冠的幫助下,很快熟悉了商行的業務往來,並在給老闆彙報了近半年的工作情況後,獲得了老闆的賞識,準備和老闆前往省城開拓新的業務。
經過長達一週的考察,省城原本的合作關係因為市場的衝擊已經無法繼續維持下去,如果想要重新佔據市場份額,就必須做出改變。於是,經過多方考察、調研,俞恩力在深思熟慮、與商業夥伴多次討論之後,毅然決然地決定改變原有的商業模式,並大膽引入一個全新的商業模組——中藥材。
然而,這個決策對焦平來說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戰。畢竟,中藥材行業在當時還是一個嶄新的領域,充滿了未知和困難。首先,供貨渠道極其有限,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他們對中藥材的生長習性並不瞭解,而且也不敢輕易嘗試種植這些稀有的、不確定收成的作物。其次,銷售渠道更是深不可測,同樣的中藥材在不同的城市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價格。如今的衛生所基本上都使用西藥,因為西藥見效快,而中醫師則大多親自上山採藥,或者依靠熟悉的人脈來獲取藥材,很少有人願意購買外來的中藥材。因此,當俞恩力做出這個決定時,他的內心其實也是充滿了不確定感。擺在他面前的難題不僅是要找到可靠的供貨源,更重要的是如何引進專業的中醫人才,以確保這個新業務能夠順利開展。
俞恩力透過他的合作伙伴的介紹,結識了李德貴,這個省城唯一從事中藥材貿易的商人。李德貴之前由於資金不足,生意一直未能擴大規模。經過多次商討和協商,雙方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共同開拓省城的市場。俞恩力將提供資金支援,而李德貴則提供技術和貨源支援。此外,賴冠和焦平將負責日常管理和銷售渠道的拓展工作。同時,俞恩力還從港城派遣了一些人來協助他們。
焦平惡補了一段時間的中藥材知識,才勉強熟悉部分藥材屬性,他在思考在村裡栽種中藥材的可行性,除了稀有藥材需要特殊的生長環境外,很多平常的藥材完全可以交由村民栽種。如果是長期在這個行業深耕的話,老闆肯定需要擴大栽種面積,以保證後續市場的穩定佔有,焦平覺得需要先和賴冠商議一下如何操作,既可以達到老闆的要求又可以保障村裡人的生活。
“兄弟,其實不瞞你說,我已經和老闆說過這件事情,但是老闆目前還在考慮一些問題。首先,專業水平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地方氣候的差異是否會影響藥材的品質、土地的土壤是否適合藥材的生長等,這些都還需要進一步評估鑑定。其次,技術支援由李總那邊負責,所以還需要得到他的點頭同意。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如果村裡的人都集體栽種中藥材,那麼我們怎麼保障他們不會有損失呢?是直接支付薪水還是最終按成片結算?這都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嘛!所以,我們還是再等等看吧,相信總會有機會的。”賴冠認真地聽了焦平的話後,將自已的想法和焦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沒想到這些想法竟然與焦平不謀而合。焦平心中雖然有些焦急,但也明白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於是他只能按捺住自已的情緒,決定繼續努力學習,等待更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