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悉尼倒數第三天!
重生之我在農場摘櫻桃 白灰紅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59天 悉尼倒數第三天!
2016\/10\/3 晴天有大風
倒數第三天!開始洗衣服計劃,基本都安排好了沒問題。上午去寄快遞還沒開門,回來做飯,番茄雞蛋肉沫木耳打滷麵,棒棒噠。下午去覬覦已久的澳大利亞博物館,打完折12刀,感覺就是自然博物館放大版,還蠻不錯的,算是值得!晚上寄快遞,簡直扒了一層皮。每箱不得超過10件或5kg,同一物品每箱不得超過6個,反正就是很麻煩,然後不得不拿走很多贈品,最後打包了4箱,花了40多刀,好憂傷。最憂傷的是施華洛世奇不讓我寄,怎麼會這樣呢,可憐的花花。明天我還要去想辦法把這個退掉,好麻煩,希望一切順利吧。
今天寫了明信片,雖然買了大張還是寫不下哈哈哈我怎麼這樣啊。然後盤算了一下要吃什麼基本都能吃完了吧。再來就是今天月百姿還沒寫完,明天一定要寫完了!加油!
然後明天有點想去看魚市早上的活動,但是又覺得太早了,至今沒決定要不要起來,我也是夠夠的。啊到底怎麼辦呢!要不要去呢!好煩啊!要不上個鬧鐘再說?恩好像可以啊!
2024\/9\/30:要搬家了真是令人緊張又興奮!雖然8年過去了但是感覺以前和現在搬家之前的流程都一樣的嘛!
首先要安排好洗衣服這件事情,儘量保證搬家的時候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所有衣服都是洗乾淨的狀態。考慮到髒衣服一次性可能洗不完、衣架和晾衣區域有限、天氣具有不確定性,經常需要提前進行縝密的規劃,可以說是很變態了。好在悉尼和北京一樣都很乾燥,不像上海可能出現衣服洗完幾天不幹的情況,這一步還是比較容易的~
其次就是要安排好“離開前必須完成的打卡清單”,包括吃的和玩的,可能是沒去過的也可能是去過覺得很棒想要再去一次的。換城市必須想好這些,因為下次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事實上現在的經驗是就算不換城市、只是在同一個城市裡換區域最好也安排好這些,因為有時候人類的生活空間範圍真的太小了。比如我剛到北京的時候住在望京,後來搬到一個隸屬同一行政區、直線距離不到5公里的位置,雖然我在望京有很多喜歡吃的店,但是幾乎就再也沒有去過了,真是非常費解!所以現在每次搬家換區域我都一定要了卻在那個區域的心願,否則下次一定可能就會變成再也沒有啦~!
第60天 悉尼倒數第二天!
2016\/10\/4 一成不變的大太陽大風天
倒數第二天!咽喉炎還是沒好!簡直都沒變好!早上起床又失敗!明天是最後的機會啦!今天開心的是想辦法把項鍊給小花寄走了,雖然花了血本,但是能寄走就好了大家都很開心,還順手寄了麥片棒棒噠。然後今天明信片也寄走了,郵票要2.1刀,簡直搶錢好可怕,還好只寄1張,但之後肯定還要寄的呀對吧……最後一次去了動物園,最後一次去了悉尼塔,哎有點憂傷的感覺啊。Grill’d那個塗指甲送漢堡居然是真的,而且可以不點別的只吃漢堡,也是很牛逼。今天吃了芝士培根牛肉,明天想吃素的,後天想吃羊肉,哈哈哈哈哈哈哈。今天中午和晚上用盡全力消耗食材,太拼了,估計還是吃不完,算啦留給別人就好啦。該洗的衣服差不多都洗了,明天可以收拾行李了,希望順利。另外,雖然最近有打退堂鼓的墮落想法,但是今天假想了一下現在就回去,內心還是拒絕的,回去雖然因為熟悉而安全,但是很快會回到已知,而現在的未知畢竟不算痛苦,還是想要繼續探索的。況且今天突然想到,對於爸媽來說現在也是未知吧,一種我不在身邊的感覺,對大家都是未知的新體驗。所以暫時不會回去吧,繼續加油,摸索前進,一切未知都是新的機會和挑戰!
還有啊,我的英語好像甚至退步了,一塌糊塗,接下來慢慢說好好說行不行,別回去找工作面試英語都說不清楚啊!
今天完成了月百姿的更新,扒一層皮。後面還有很多藝術類的更新要寫啊,還有打工記,加油加油!明天最後一天啦,要爭取看魚市,要去看小夥伴,要吃豬手,還要早睡,加油吧!
2024\/10\/3:Griil'd塗指甲油送漢堡的活動我印象還挺深的,當時覺得非常新鮮特地研究並參與了一下。這個活動是Grill'd漢堡店和一個叫Polished Man的澳洲公益專案合作的,這個專案旨在保護遭受暴力的婦女和兒童,官網寫著在澳洲約七分之一的成年人曾經在兒童階段遭受過暴力、平均每4天就有一個婦女因為暴力行為失去生命。每年10月是主題活動月,參與活動的人可以透過給自已的任何一個指甲塗上指甲油(原則上是藍色,也可以自選顏色)表示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援,也可以透過捐贈進一步表示支援。Grill'd的這個合作專案在10月面向塗指甲支援該專案的顧客贈送漢堡,顧客領取漢堡後只需要拍照帶話題發facebook即可,當然店內也會有專案的捐款箱,大家可以自願把本來用於買漢堡的錢(甚至更多)捐給這個專案,最終實現公益專案宣傳+公益專案籌資+餐飲品牌宣傳的整合效果。當時在國內基本沒見過這樣的公益聯名活動(說實話現在也不多),感覺非常特別,雖然也擔心會有人薅羊毛,但還是覺得這個思路非常棒!
另外關於在澳洲的英語水平……說實話是有點一言難盡的……要說能正常交流吧其實在去之前也可以,回來之後很明顯的感覺是口音變了,雖然口音本身沒有優劣之分,但是周圍人普遍覺得變土了:)另外確實學了一些俚語表達,但是澳洲的俚語太澳洲了,比如大家可能聽過的你好叫G' day(Good Day),或者早餐叫brekkies(breakfast),在澳洲確實會經常用到,但是出了澳洲就不太通用了,有點像方言的感覺。而在打工過程中高頻重複滾瓜爛熟的句子離開那個場景也不太用得上,例如How can I help you(你需要什麼)、Have here or take away(這裡吃還是打包)、Cash or card(現金還是刷卡)都太有場景了,不在服務行業幾乎用不上。所以總結下來可能這段經歷對英語最大的幫助就是……別人聽說我在澳洲待過1年會預設我英語還不錯可以正常交流?這種認知反而是有用的,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