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還蠻感謝前世那個相親物件的,如果不是她打了自已一巴掌,自已還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呢!

而且特別幸運的一點是,自已是重生回到高考後的世界,如果提前個一兩天,以現在腦子裡那點知識參加考試,估計只能上個民辦大專。

李華永遠不會忘記他的高考成績。

在前世,這是他三十多年人生中的最高光時刻,是他的人生巔峰。

平時一模二模的成績,李華也就四百分出頭。

可那年高考,李華超常發揮,分數比平時高了將近一百分,過了一本的分數線,讓身邊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李華出了考場,騎上停在外面的鳳凰牌經典通勤車。

這是父親年輕時買的,當時還是趕時髦的新款,傳到李華手裡,就變成了經典的復古款式。

六月的小縣城已經進入盛夏,迎面而來的不是風,是滾滾的熱浪,空氣中溼度太高,李華騎了二十多分鐘,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打溼,如同蒸過一場酣暢淋漓的桑拿。

高考考場在近幾年剛剛修起來的新城區裡,這裡道路乾淨,兩側建築高聳嶄新,李華拐了三四個彎,離開這片城區,到了另一片老舊的街市。

這是舊城區的臨街巷子,一大片沒有規劃的自建房叢集,道路狹窄又雜亂骯髒。

他騎車到一座帶院子的小樓房前停下,樓房非常破舊,表皮石灰大面積地脫落,這裡就是李華的家,承載了幼時李華所有的記憶。

但別看房子大,其實卵用沒有,舊城區沒多少人租房,也不好賣。

除非走大運撞上拆遷了,一棟二層自建樓,少說也能換兩套新城區的小區房。

其實在上初中的時候,李華離成為拆二代真就只有一線之隔。

當時正值新城區擴建,拆遷改造老城區,李華家這邊也是被劃定了範圍。

開發商都找好了,正式公函也下發了,這片區的各棟房屋也登記在冊了,甚至連大紅色的“拆”字都寫上了!

然後書記和開發商就出問題了,雙雙進去剃了光頭,專案自然就沒了下文。

迄今為止,那個紅色油漆的“拆”字依舊鮮活地留在李華家的外牆上。

前世李華從高中就在幻想,什麼時候自家的房子可以拆啊,然後一直到相親重生的那一刻,始終沒有拆成。

但是李華還不是最慘的,班上有個叫趙海洋的同學,他是真的倒黴。

記得也是高中畢業的這個暑假,趙海洋家把老城區這邊的兩套老房子賣了,然後貸款去新城區買新房。

本來想法是好的,結果前腳趙家賣房,後腳他們那片就拆了,中間就隔了一個月。

趙海洋哭都沒地方哭,好好的拆二代,好好的衣食無憂就這樣沒了。

所以拆遷這種事,真的就是非常看命,命裡無事,你就莫強求啊。

不過這一世,李華既然重生了,他肯定要改變自已的命運。

比如趁著現在老城區房價低,不值錢,去趙海洋他們家那片買套房,等後來房子一拆,不值錢的舊房變嶄新的小區房,豈不是美滋滋?

但現在的問題是,你得需要本金啊,買房子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李華一邊想著搞第一桶金的事情,一邊拿出鑰匙開門,把腳踏車擱院子裡,正要往房門走,就聽到裡面稀里嘩啦的麻將聲和講話聲。

一準就是母親和三個牌友在裡面搓麻將呢。

別人家的孩子高考,家長肯定都是要到考場前接送的,可是自家母親就不一樣,擱家裡打牌,心是真大啊。

“周姐,你家小華是怎麼打算的啊,小華平日的分數也就勉強過四百,按照這幾年的分數線,只能去讀三本啊。”

“這年頭三本和大專沒什麼區別啊,裡面亂的很,烏煙瘴氣的,要我說,不如去復讀,再學一年,說不定能考個211,上一本!”

“對對,我家那小子不就是的嗎,以前老貪玩了,不好好讀書,去年讓他復讀一年,把他送去那個毛坦廠,真考上一本了!”

“對對對,周姐,把孩子送毛坦廠去復讀一年,絕對能上一本。”

毛坦廠中學?那不是個工廠嗎?

李華咳嗽了一聲,推開門進去。

客廳裡是李華的母親和三個有點熟悉的阿姨,見到李華進來,立刻就收住了話題,面帶笑容地打招呼。

“哎喲,華子考試回來了,考得怎麼樣啊?”

“還用問,那肯定考得好啊,怎麼說也能上個二本。”

“周姐,你家華子長的真是越來越帥了。”

這三阿姨也太真實了吧……李華和她們禮貌地打了招呼,然後把目光看向自家母親。

“肚子餓了嘛,冰箱裡有剩飯,自已熱著吃啊。”

和記憶之中那個滿頭華髮,臉上堆滿歲月痕跡的印象不同。

眼前的母親還是中年時期,一頭烏黑的長髮還非常濃密,臉上的皺紋也不明顯。

以前怎麼沒發現呢?母親還蠻好看的。

李新年忍住心頭翻湧的種種情緒,鼻頭一酸,

“媽,我不餓,你和阿姨們繼續打牌吧。”

母親對自家兒子非常熟悉,她感覺李華的情緒有些不對勁:

“怎麼了,沒考好嗎,沒關係,人生不止這一條路。”

李新年想起高考出分的那一天,母親看看自已考了五百多分時欣喜若狂的表情,便面帶微笑回了句:

“沒有啊,這兩天發揮的不錯,我感覺我能考五百多分呢。”

母親笑了笑,“好啊,發揮得好就行。”

自家兒子什麼水平她還不清楚嘛,說能考五百分,多半是哄自已開心的。

李華想了想,扭扭捏捏又說了一句,“媽,能給我錢嗎?”

母親低頭搓著麻將,隨口說了句,“昨天不是剛給你零花錢嗎,你又想買什麼?”

“我想買房。”

“什麼玩意?”

不說李母了,和她一起打牌的三個阿姨也都是那副“我有沒有聽錯”的表情。

“華子,你這是談朋友了,趕著明天結婚生娃娃是吧。”

一個阿姨開起來玩笑,頓時引起了鬨堂大笑。

李母做的更絕,從牌桌上摸了兩張麻將遞給李華,一張五萬,一張八萬,

“拿著吧,十多萬,不少了,趕明兒把媳婦帶回來,我再給你幾萬塊。”

李華嘴角抽搐了下,果然啊,從家裡拿出第一桶金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現在說動母親去買拆遷房估計她也不會答應。

李華只能換了一個要求,“媽,我想換臺新電腦。”

“早說嘛,等著啊。”

母親瞥了他一眼,然後進了房間拿出一個小黑皮包,“再順便給自已買個手機吧,也是要讀大學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