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父子交心,斬草除根
大唐:李二想廢我,絕對不可能! 張魚小丸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世民帶著李承乾走出武德殿,一道光照射在二人面前,讓人心情豁然開朗,
檢測到宿主受到李世民認可,獎勵穩妥點五十點。
好傢伙,看來是認可程度不同,獎勵的穩妥點也不同,這一次真是發達咯。
“承乾,今天的事,尉遲敬德已經向我講述,你讓為父刮目相看啊。”
“父親,你在說什麼,我怎麼聽不懂。”
李世民笑聲非常爽朗,用力摸著長子的頭,小子還跟我藏拙是吧,
尉遲敬德跟他講完經過後,他非常高興,也非常欣慰,
誰不想有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呢,何況這個孩子還是自已的嫡長子,
他又何嘗沒有想過,要是以後自已的長子不成氣候,
而其他的孩子很出色,自已又該怎麼辦呢,
現在這個問題也許有了答案,長子以後說不定比自已還出色,八歲就和自已生死與共。
他殺了大哥建成,長子殺了四叔元吉,以後天下人就算要罵,也有人幫我分擔啊。
李承乾要是知道親爹讓他一起承擔罵名,怕不是立馬吐他幾口。
坑兒是吧?
經此一事,本就對長子寄予厚望的李世民,心裡更是多出一種,相互依靠的的感覺,
他一個人承受了太多壓力,千古一帝也是人,也需要感情,需要人陪伴。
歷史上的李世民,能夠和所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功臣共富貴,更遑論自已家的孩子。
“承乾,你可想好了,今天的事傳出去,不光天下的人會罵我們父子,
史書也會記載,後人更不知如何評價我父子,你就不怕遭受千古罵名。”
“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區區幾個字,讓李世民停下腳步,他這是著相了啊,
太過計較得失,反而沒有一孩童灑脫。
看著兒子傲嬌的模樣,心中的喜愛之情生到極點,一把將李承乾託在自已肩膀上,
“我們走,去找你母親。”
他是李世民,擁有賢惠的妻子,聰穎的長子,
一干老兄弟們陪著,這世上有什麼風浪跨不過去。
李承乾騎在天可汗的肩膀上,就像現代的父親馱兒子一樣,這難道就是人生巔峰?
不,遠遠不止如此。
“快和父親說說,你是怎麼知道我會去樹林裡。”
“還有你小子挺會藏,父親都沒發現。”
“那叫吉利服,根據周圍環境製作的衣服,便於隱藏自已。”
“哎呦,好點子,我怎麼沒想到。”
一路上吵吵鬧鬧,忽悠完爺爺李淵,在忽悠李世民,
他不如改個封號,叫忽悠大王得了。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註定會載入史冊的事件結束,
父子餘暉下的影子,也緩緩消失在玄武門前。
李承乾被護送回秦王府後,躺下一睡不醒,直到第二天上午,
“真是心力交瘁,竟然睡了一宿。”
打了個哈欠剛要起身,就看見母親胳膊拄著腦袋,眼袋沉重,看起來非常疲憊。
“母親這是守了我一夜。”
心下有些慚愧,說是去拉屎,結果拉到玄武門,又拉到武德殿,太極宮被拉了個遍。
母親怎麼會不擔心呢,看見自已熟睡,她忍下心中的擔憂,就這樣守了自已一晚,
伸手想要將母親扶著躺下,可動作太大,吵醒了長孫氏,
“承乾,你醒來了。”
李承乾手上的動作停下,立馬低頭承認錯誤,
“母親,是孩兒不好,讓您擔憂了。”
長孫氏看著眼前這個既熟悉,又好像一夜之間長大的兒子,
沒有責怪,沒有懲罰,甚至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承乾,你父親以後會成為皇帝,皇帝是天下最尊貴的人,你想不想當太子。”
長孫氏目光深邃,看著李承乾的眼神中,帶著濃濃的期盼之色,
現在李世民已經掃除一切障礙,以後必是板上釘釘的皇帝,
那這儲君之位,她必須為兒子籌謀,這是她當母親的責任,更是關乎天下的大事,
李承乾見母親這麼直接,知道她這一夜可能思考了很多,
包括自已不再是那個稚嫩的孩童,更包含了對這次政變的反思,
倘若太子早定,社稷安穩,便不會發生這種沉痛的事情,
“我當然要成為太子,只有成為太子,才能保護母親。”
他目光堅毅,這是對母親的承諾,更是對自已的約定。
“好,好孩子,母親相信你。”
都說母子連心,有時候不用說太多話,態度到了自然會明白。
自已有母親的支援,就代表有長孫家的支援,這是一筆巨大的政治資源,
又穩了億點點!
看著母親熟睡之後,李承乾跑到秦王府前面,
李世民正在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討論事情,
房玄齡和杜如晦也在,兩老頭也是一夜沒睡,精神都出現恍惚,
“現下太子和齊王的子嗣,已經全部被斬首,
這份東宮的名單裡,足有一百多人的親信,該不該除去,你們說說。”
李承乾剛到,就聽見這番話,想到以前和自已玩耍的人,全都被處死,心裡其實是有點可憐他們的,
但是馬上就捨棄這個想法,權力就是這麼殘忍,
如果敗的人是秦王府,玄武門之變就會變成昆明池之變,
死的就是他李承乾,李泰,李麗質。
“父親,不可。”
走進屋內,看著眾人,既然已經出場,那就不用怕鋒芒畢露。
年輕人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只一點,他是李世民的嫡長子,
誰敢質疑他的妖孽之處,這就是身份的好處,他就是大唐最正統的接班人,
李承乾殺害李元吉的事情,被李世民嚴令封鎖,
因此除了尉遲敬德,長孫無忌,長孫王妃,沒人知道事情真相,
“哦,是承乾來了,你來說說,為什麼不可。”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看著兒子,他現在已經在有意識的培養李承乾。
“不過四字,各為其主,根源已經消失,
他們不過是些無根浮萍,大唐有很多人都不是父親原本的部下,
現在呢,他們不是一樣為父親效命,
父親的胸懷,才是讓他們效忠的原因,更何況東宮的將士,
他們本就是我大唐的人,我們難道就不能容下他們,為大唐效命,為父親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