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漁翁得利
眼皮底下養外室,重生主母嫁太子 曉屹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這個複雜的局勢中,孫意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憑藉著自已的智慧和勇氣,繼續與鄭妃展開鬥爭。
他深知,只有徹底揭露鄭妃的罪行,才能為孫家爭取到更多的支援。
與此同時,孫家與青鋒幫也在加緊聯絡,準備發動最後的攻擊。一場決定家族命運的大戰開始了。
孫家得到了一些關於鄭妃的秘密證據,這些證據足以讓鄭妃身敗名裂。然而,要將這些證據公之於眾並非易事,因為宮廷中的勢力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
孫意決定尋找一個可靠的盟友,共同將鄭妃扳倒。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了一個名叫李雲的官員,此人剛正不阿,深受百姓愛戴。孫意暗中與李雲聯絡,將證據交給他,並向他闡述了自已的計劃。
李雲對鄭妃的所作所為早有耳聞,他決定與孫意合作。在孫意和李雲的策劃下,一場精心佈局的行動悄然展開。
正在孫鄭兩家鬥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此時還是皇子的榮晟帝林允晟已經悄悄崛起了。
有很多沒有站隊正在觀望的大臣們,也在物色皇子。
最後在他們看來,林允晟最合適。
林允晟沒有強大的背景,更沒有母族支援。
林允晟雖沒有背景,但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頗具治國理政的才能。
他善用策略,懂得籠絡人心,在朝堂上逐漸嶄露頭角。
一些大臣開始向他靠攏,成為他的支持者。
然而,宮中的爭鬥並未停止。鄭妃眼見林允晟日益受寵,心生嫉妒,企圖設計陷害他。
但林允晟警覺敏銳,屢次化險為夷,這令鄭妃愈發惱怒。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允晟的勢力不斷壯大,他離皇位越來越近。
而孫意與李雲也在暗中繼續蒐集鄭妃的罪證,等待時機,給她致命一擊。
一日,鄭妃尋得機會,邀請林允晟至宮中花園賞花。林允晟明知是鴻門宴,卻仍欣然前往。酒過三巡,鄭妃藉故離開,留下林允晟一人。不久,一群黑衣人突然出現,向林允晟襲來。林允晟早有準備,與黑衣人展開一場激戰。
正當雙方僵持不下時,孫意與李雲率領一隊侍衛及時趕到,將黑衣人制服。
原來,林允晟早已料到鄭妃會有所行動,便與孫意、李雲商議好對策。此次事件後,鄭妃的罪行確鑿無疑,皇帝大怒,將其打入冷宮。
林允晟成功除掉一大勁敵,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穩固。
鄭家倒了,剩下的就是孫家了。
只是孫皇后很會見風使舵。
她開始明確支援林允晟。
兩人達成協議。
林允晟登基,太后之位還是孫皇后的。
孫家幫他剷除一切障礙。
林允晟也不是傻子。
他立刻就答應了。
有人在前面跟他衝鋒陷陣。
他就更有精力去對付其他皇子。
在孫皇后的幫助下,林允晟順利登基,成為榮晟帝。
榮晟帝是出其不意殺出來的黑馬。
登基後他開始肅清朝堂。
只是孫家在幫助他之後,又以功臣自居。
孫家的手伸得更長了,竟然想要他做一個傀儡皇帝。
榮晟帝表面不動聲色。
他在暗地裡想辦法。
朝堂要平衡,自然要有牽制孫家的世家出現。
那就是曾經被打敗的鄭國公府。
朝堂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皇上為了平衡,又開始重用鄭家。
這兩家是死敵,只有鄭家能牽制住孫家。
皇帝才能夠勵精圖治,先把大慶的民生搞好。
果然如他所料,兩家又開始打起來了。
皇上再添了一把火。
他開始選秀。
只是他故意讓孫家的秀女落選。
而在鄭家選了兩個妃子進宮。
這把孫太后差點氣死。
孫家在背地裡也罵皇上為白眼狼。
他們只有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吞。
漸漸的朝堂又恢復了平衡。
鄭貴妃獲得盛寵。
生下了錦王。
鄭家又揚眉吐氣了。
一朝君子一朝臣,說的就是這個理。
孫家籌謀這麼久,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孫皇后一直想把孫家的女兒塞進宮中。
只是皇上從未答應,他在政事上得心應手
登基沒到兩年所有的權力都抓在了他的手中。
皇帝如今誰也不怕了。
孫家和鄭家只是他手中的棋子。
棋子有用才能活命。
無用之人註定會被放棄。
於是鄭家和孫家又變著法子的卯著一股勁出謀劃策。
就是想得到皇上的重用。
這也是皇上樂意見到的結果。
如今大慶繁榮,是皇上治理有方,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好。
作為一代君王他是優秀的。
可是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
他卻是冷漠無情。
她利用皇后,對付了孫鄭兩家,卻沒有給皇后最基本的關愛。
他營造了一個深情的形象,在後宮卻對皇后不聞不問。
如今太子薨了,皇后也病了。
皇上繼續做他高高在上的帝王。
而太子與皇后,本是高高在上的兩個人,卻成為了最可憐的人。
皇上的兒子太多,也不在乎死了一個。
如今難得的是他答應了太子,要保護好他的兒子。
皇上把浚兒養在了身邊
太后急了也沒用。
孫家沒有女兒進宮。
她徹底放棄了爭權奪利
朝臣也看不懂皇上是什麼意思?
難道以後他想立皇太孫嗎?
太后好久沒有拋頭露面了。
就連太子的喪禮她也沒露面。
她好似與朝堂隔開了來。
如今她的壽辰就要到了。
沒想到一向對太后不親近的皇帝竟然也開始關注太后的壽辰。
皇帝竟然下令,讓宮中的妃嬪都要撫琴唱曲為壽宴增添熱鬧。
訊息傳到慈安宮,孫太后冷笑:“皇帝如今也學會作秀了,開始博取孝子的名聲了。”
“太后娘娘!不就是演戲嗎?娘娘陪著皇上演一場就是了。”
“罷了,哀家這身子也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只要他能顧念著一絲孫家的恩情,也就不枉費我曾經為他籌謀一番了。”
太后嘆了一口氣。
她也老了,沒有精力為孫家籌謀了。
“皇上駕到!”
太后蹙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