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騙錢的圈套
鑑寶:開局我就有外掛 勇敢的鑫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葉先生,真是太抱歉了!”
兩人走後,林有緣誠摯的向葉良道歉。
她確實也不知道,這個瓷瓶居然是贗品,而且自己本來明明佔了大便宜,卻對葉良說出那樣的話。
葉良並未放在心上:“我說過,沒事啦,不怪你的。”
“但確實是我的問題。”
林有緣心中過意不去,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你看現在時間也不早了。正好我在希爾敦大酒店有個飯局,要不你也一起吧?就當是我道歉了!”
吃飯?
希爾敦大酒店?
說起來,葉良還真沒有去那裡吃過。
正好也有些餓了,不吃白不吃!於是他直接答應下來:“好吧!”
兩個人來到希爾敦大酒店。
林有緣目光鎖定其中一桌,那裡早就坐了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年輕人,一身儒雅之氣。
林有緣直接朝他走過去,禮貌的說道:“張先生,不好意思,久等了!”
這個人叫張賢,是個鑑定師,其實林有緣這次主要就是請他吃飯。
“嗯。”
張賢點點頭,看起來很清高,但一雙目光落在林有緣窈窕的體型上面,尤其是看到那引人入勝的那啥,直接就移不開目光了。
甚至。
眼眸深處有慾望閃爍。
“葉良,這位是張賢,鑑定業內首屈一指的大師;張先生,這位是我的朋友葉良,在鑑定方面也有一些實力。”
林有緣簡單的給兩人做了介紹。
“在鑑定方面有些實力?”
張賢聽到這話,忽然搖頭:“林小姐,現在有些年輕人,就喜歡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行騙,你可要把眼睛擦亮嘍。”
這話的意思不言而喻,無非就是嘲諷葉良啥也不是,很有可能是行騙的。
林有緣聽到這話,頓時臉色不太好看。
葉良卻微微聳肩,也沒說啥。他只是來吃個飯而已。
不一會。
飯菜上齊,葉良正大快朵頤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驚喜的聲音:
“老張,你怎麼在這?”
“老王,是你啊!”
張賢聽到這個聲音,轉頭一看,立刻笑起來:“沒想到吃個飯都能碰到你,還真是有緣啊。怎麼樣,最近生意如何?”
說著,他猛然拍了一下額頭,歉意的對林有緣說道:“林小姐,不好意思,忘記跟你介紹了。”
“這是我的一個朋友,叫王成禮,做的是玉石方面的生意。”
王成禮走上來,伸出右手:“林小姐,你好!敝人王成禮,專門做玉石加工品的售賣生意的。”
說著,他遞出一張名片交給林有緣。
林有緣禮貌的客氣了幾句,然後拿過名片放在包裡。
“老王,最近生意咋樣?”坐定之後,張賢繼續問道。
老王嘿嘿一笑,突然低聲道:“我最近,運氣還真不錯!”
“前不久我包的那個玉石礦你還記得吧?現在開始量產了,還出了成品!正好啊,我今天帶了一批神色極好的料子,準備來東海市最好的玉石店看看行情。”
“哦?”
張賢眉毛一挑,忽然臉上閃過不悅之色:“老王,這我可就得說道說道你了!”
“有這麼好的料子,你都不早跟我說一聲,這是不拿我當朋友啊!”
王成禮尷尬一笑,連忙說道:“你不是搞鑑定的嗎?我這個料子跟你也沒太大的聯絡啊!”
“話不能這麼說。”
張賢目光落在林有緣身上:“我是不做這個生意,但是我有這方面的途徑啊!林小姐就是專門做這個的!”
“哦,還有這事?”
王成禮直接從旁邊的箱子裡面拿出一個鐲子:“來來來,林小姐,你看看,我這鐲子怎麼樣?”
林有緣看了一眼,確實是精品。
不管是材料,還是打磨,還是成色,都絕對是上上品!
張賢看到林有緣心動的表情,嘴角勾起一個笑容:“林小姐,這個鐲子可不一般。若是按照十萬一對的價格來售賣,你覺得能有市場嗎?”
“十萬一對……”
林有緣思慮片刻,說道:“這鐲子賣出十二萬一對應該都沒有問題。”
“十二萬……”
張賢笑了,看向王成禮:“老王,你的定價是多少?”
老王想了想,伸出六個手指:“我只是負責開發和製作,沒有銷售的渠道和店面,所以打算六萬一對,出給東海最大的百福玉器行。”
只賣六萬?
林有緣頓時就心動了。
這可是翻倍的利潤啊,就算算上店面、銷售人員的工資,也絕對大大的賺錢!
林有緣當即說道:“既然大家都是朋友,那我也不能讓王先生您吃虧。這樣吧,七萬一對,我買了!”
好傢伙,直接加了一萬。
一旁的葉良卻琢磨出點味道來了。
眼前的這兩個人,怎麼好像是在唱雙簧呢?而且這個王成禮來的這麼巧合……
該不會是有詐吧?
葉良雙眼微微一眯,凝聚目光朝王成禮的箱子看去。
【叮】
【X—透視眼等級不夠,無法透視,是否消耗五萬元人民幣進行升級?】
五萬塊!
葉良剛剛在店裡面抽到的一等獎賣了十萬,後面繼續抽花了一萬,升級眼睛又花了兩萬,正好還剩下七萬。
寫輪眼遲早是要升級的。
既然這樣,那早升級早用吧!
“升級。”
【叮】
【升級成功,目前寫輪眼等級為LV4,透視靈氣眼。】
果然,眼睛裡面再次傳來清涼的感覺。
葉良朝著裝滿桌子的箱子裡面看去。
好傢伙。
除了前面三對是上好的玉鐲,後面全是殘次品,價值不到前面的十分之一!
林有緣要是買下來,絕對血虧的節奏。
這分明就是個針對她的圈套。
葉良本身不是不喜歡多管閒事的,但是這個張賢好像剛開始那會嘲笑過自己……
那說不定,今天自己要當一次人生導師了。
他輕咳一聲,對林有緣說道:“林小姐,其實這個玉鐲的情況還不好說,你可以先買三對回去,看看市場效果,再做定奪要不要全面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