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沐剛在桌子邊坐著,劉夫人便從一旁灶上端來茶水,熱氣騰騰,滿上一小杯,遞到秦沐面前。

秦沐神情凜了凜,思慮再三,還是端起來微抿一口,便聽得劉夫人笑道:“村長,還真感謝你的政策,自從老身的夫君戰歿後,就剩我娘倆二人,家裡缺了個壯年勞力,兒子又還剛成人,親也未娶,真不知該如何過活。

好在是村長你新頒行的撫卹政策,讓我娘倆生活有了保障,真感謝你了”

秦沐笑了笑,微抿一口,道:“為保衛村民抗擊韃子而死,自是英雄,若不撫卹家屬,豈不是喪盡天理,人心何存,大娘不需感謝,這是你們應得的”

劉夫人見著秦沐態度如此之好,不由得膽也大了些,聲音忽然又低了下來,幽幽道:“上次路邊的事,是老身一時糊塗,還請村長見諒,也不要說出去,不然我這把老骨頭是沒臉活在這世間了”

她這麼說著,卻是以退為進,坐到桌子另一邊,卻是凳子盡頭,離秦沐近近的。

秦沐想起了那日香豔場景,一熟婦不著衣衫的樣子,不由得笑道:“這我怎會說出去,每個人都難免會有衝動時候”

劉夫人點了點頭,感動不已,竟哭了起來:“我那不成器兒子,上不進學,偏偏又體弱多病,幹不得農活,大娘也是為了營生,才不顧老臉想出了這麼個歪主意”

秦沐想了想,只怕隨著日後戰爭的擴大,村裡還會有不少這樣的孤寡家庭,倒屬實有點沉重了,只是相比於不反抗導致的大家都被韃子殺光,犧牲部分人換得家人存活,也是沒辦法之舉了。

要怪也就只能怪這韃子,侵凌國土,屠殺漢人,才讓這無數的生離死別不斷上演。

大宋兩次市民化關鍵轉型都被打斷,第一次是那女真人,富甲天下的百萬之民汴京,發達成熟的手工業,全球首次的國家社會保障體系,老有所養,殘有所教,都被通通打碎。

而這蒙古人,將已三百年不見兵戈、戶口繁盛的川蜀之地,直殺的血流成海,老蜀人為之一空,光是成都一城,就有一百四十萬具屍體,又令人何言。

起自川蜀的交子紙幣體系,也急速貶值,成為一堆廢紙,南宋已重建的發達商業社會也由此成為泡影,遷徙自由、職業自由都成為昨日繁花。

路引、戶籍、匠戶、軍戶、宵禁,重現江湖,所謂大明寶鈔在沒有經過戰爭摧殘下自一開始便是廢紙,民間退化回以物易物,若非後期開關引進白銀以及官府控制力下降,重建了宋代的市民商業化社會,整個明朝都不過是黑暗的一潭死水。

可惜大明那麼點希望的曙光也立馬在滿洲人的鐵蹄下煙消雲散了,由此淪得近代兩百年的落後捱打。

中華文明被西方式的現代文明替換大半,只在語言文字和飲食風俗習慣有所保留。

嗚呼哀哉!

可便也是這樣,當總結中華文明在近代何以落敗被西方現代文明替換時,便有“人”引經據典一直追溯到了先秦中華文明的原生期來尋找所謂劣根性。

更甚者明裡暗裡嘲諷你漢人不行,秦制、窪地、劣根性、瓦房店化、小黃人,由裡到外的術語都在論證你就是不行,一開始就不行。

來給那個韃子朝廷開脫,然後便再無負擔地鼓吹大清遠邁歷朝,疆域版圖人口軍事武功,壯哉!我岱清固倫國。

好像他大清或者說東亞是孤立存在的平行時空一樣。

在海洋貿易興盛和亞歐陸上貿易衰落以及槍炮所帶來的步兵復興大背景下,所謂內亞遊牧民族無論是人口還是戰力都急速下滑。

他帶清碰到的最強大對手所謂準噶爾汗國,人口不過五十萬,戰兵五萬,而且因為火槍時代來臨,即便是內亞遊牧民族也捨棄了艱苦的騎射訓練,轉為馬上火槍手,可十七十八世紀的所謂火槍,射速和精度都極其感人,戰場實際戰鬥力還不如高射速高準度的弓箭。

只是射程遠而且簡單易上手,訓練成本低罷了。這樣反而利於有人口優勢的定居農耕民族,火槍時代,動員力意味著一切,中古騎兵馬鐙時代的所謂少數騎馬精銳橫著走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在西方體現在騎士階層的衰落,在東方則是他代清固倫國以一兩千索倫騎射手配著一兩萬火槍綠營兵就能滅了看起來疆域遼闊的準噶爾汗國。

這準噶爾汗國的體量放到中古,甚至連同為遊牧為主的西夏都不如,西夏三百萬的人口,最大動員兵力七十萬,它那準噶爾汗國人口是西夏六分之一,兵力是十四分之一,還是費拉不堪的火繩槍騎兵。

就這麼點體量,他代清都打了七十年,三代皇帝。含金量可想而知。

等真碰上了有點強度和人口以及動員力的緬甸,他代清馬上就吃癟了,四戰四敗,最後還是靠著血厚耐操讓緬甸不勝其煩議和收場了。

在火槍和步兵時代初現端倪的18世紀,他代清還想著以中古的少數騎馬精銳配著一大群炮灰步兵的幾萬兵力就想滅了定居民族的國,不得不說是十分可笑了。

而代清固倫國真意識不到他這套戰爭體制的弊端麼,只是不敢大規模動員漢人怕反過來顛覆他的異族統治罷了。

而且也確實沒有遇到外部強大的對手所以也沒有急迫動力,那緬甸雖然有點強度,但終究體量太小,還不足以滅了代清。

於是就這麼得過且過,終於在19世紀後半頁碰上了成熟火槍火炮時代動員體制下的歐洲列強,被捶得如何慘,我們也都知道了。

哪怕是甲午戰爭,在官方收編的淮軍覆滅後,它大清也不敢動員,立馬光速滑跪,導致空有體量優勢的代清被倭國以小博大,盡肆凌辱。

所以意識到滿清王朝的領土含金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那個貢獻了滿清大部分開拓領土的準噶爾汗國放到北宋就是不入流勢力,放到明代就相當於一個朵顏三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