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今夕是何年
時光荏苒,春去秋來。
大晉永和三年。
五月的時節逐漸有了炎熱,曾經的小縣酒郎,已是萬春州治郡,轄七縣三十五鎮,以釀酒聞名天下各州,一百多年裡,人口興盛,不斷有他州之人拖家帶口遷移過來定居,原先破舊的小縣早已擁擠不堪,五十年前,在顧家主持下,將原來的城牆鞏固翻新後改成內城牆,而城牆外,修建定居而來的百姓依次根據官府劃地建起一棟棟房舍閣樓,依託外城重修的城牆縱橫十多里之外,將周圍村寨都圍了進去。
外城大大小小的釀酒坊,大道上是南來北往的商販來此販酒,拉上整整一車或幾車,去往北方、西域,或者沿海等州。
如今的酒郎郡人口、商貿雖然還比不得京城,但也是天下屈指可數的繁榮大郡了。而酒郎聞名的除了酒水,還有名門顧家。
一百多年來,顧家高壽是人盡皆知的,自顧拜武、顧庸相繼離世後,那位聞名遐邇的顧郎君接手了家中買賣,又身居官位,縱然刺史等封疆大吏在其面前,都顯得小心謹慎。
不過後面的五十年裡,他老妻離世後,顧家交給了孫輩,後來又交到了曾孫輩,這數十年裡,眾人就再沒聽到過那位顧郎君的訊息,傳聞可能在老妻去世後也跟著去了,也有傳聞說是隱居夜幽山,修道了。
有跟顧家關係熟絡的人,旁敲側擊的打聽,發現其實顧家人,對那位一百多歲的曾祖,鮮有人知曉。
只知道西廂的那處院落,是不能開的,幾十年下來,除了那扇漆紅大門,周圍已經長滿了荒草。
畢竟,如今的顧家實在太大了,有一兩處荒院再正常不過。
……
知知……知……知……
蟬鳴一陣接著一陣響在池塘邊楊柳上,此時有兩人坐在涼亭當中,兩人年齡相當,約莫三十左右,相貌堂堂,蓄著鬚髯。
“聽商隊的說,北面可能會不太平。”其中一人輕聲道。
“樾劼人發難了?”
另一個相貌看上去稍年輕一點的男子這樣問了一聲,他兩人是親兄弟,只相差一歲,都是顧家的曾孫輩。
如今家中的擔子都落在兄弟兩人肩上。
“差不多,今年從北地回來的幾個商販,與為兄關係甚好,他們說樾劼皇帝厲兵秣馬,陳兵平陽。”
聽完兄長這番話,顧懷之心裡也泛起不安,雖然萬春州處於南面,可中原一旦遭受戰火,買賣勢必受影響不說,萬一朝廷兵馬抵抗不得,中原淪陷,那樾劼人說不得還會繼續南下,那顧家是戰還是投降?
“大哥,咱們顧家怎麼說也有朝廷的官職,倘若中原遭受戰火,顧家男丁也該為國盡忠才是。”
“若真是如此,也就只能這般了。”
顧尚忠起身準備離開,做一些買賣上的事,忽地就被顧懷之叫住,“兄長,我想起一件事,曾聽父親說過,若是家中遇上不可逆的難事,可到西廂……父親說……說……我們曾祖尚在。”
“胡言亂語,那有人活這麼多年的,曾祖要是活到現在,少說兩百歲了。”
顧尚忠沒好氣的笑了笑,自家這兄弟真是越老越迷信,別說活兩百歲的人,就算是鬼,他都只是聽聞過一些,也從未見過。
笑說幾句,他便忙事去了,而顧懷之還念著剛才想起的事,那是父親臨終前,偷偷告訴他的,而且這件事只傳家中老么。
畢竟那位曾祖父就是顧家老么。
這些年來,他一直記在心裡不曾提及過,若不是聽到戰火可能燒到南面,為顧家考慮,他今日也不會說出來。
天光劃過雲端。
過了一百多年的天空,依舊沒有變過,而下方的世道變化太快,大晉的十三州,已去了三州,雲、燕、並如今已落到樾劼人手中。
前些年就連西京也被樾劼人奪了去。
外敵穩坐北面、西面虎視眈眈,東都京城之中,剛滿十二的皇帝,正神色不安的看著一幫文武為出兵的事吵吵嚷嚷。
為此事,這幫文武還請出了前大將軍斐胄,他已老的走不動了,是坐在椅子上,被侍衛抬上大殿的。
他已兩百多歲,可謂大晉的三朝老臣,從繡衣司一個挎刀開始,到的繡衣司解散,走上朝堂,後來又帶兵與北方崛起的樾劼人打了大大小小上百仗,互有勝負,這一路走來,官封護國大將軍,順昌侯。
只是到了第三任皇帝登基後,他便激流勇退,躲在宅第裡頤養天年,到的如今朝堂為出兵或者說和的事爭吵不斷,不得不將這位老臣請出來。
斐胄頭上白髮稀稀拉拉,鬍鬚也掉了許多,他歪著脖子,雙眼渾濁的看著大殿裡爭吵不已的兩撥人。
氣得差點從椅上站起來。
他將手中的柺杖扔過去,砸在一個叫嚷求和的文臣身上,對方是丞相之子,在朝中向來跋扈。
“爾等爭來爭去,胡人就退了?”斐胄眯著眼睛,身子努力的往前傾了傾,他聲音一出口,爭吵的文武頓時都安靜下來,活兩百多年的人,那可是世間少有的,不管是不是前大將軍,他們都要禮讓三分的。
“先帝文宣皇帝在時,別說胡人,就連外來的畜生都不敢在大晉邊界撒野……怎的到了爾等這輩,就懦弱無能……”
斐胄蠕著幾乎無牙的嘴,聲音低沉:“先是丟了雲、燕,後來又丟了並……去年丟了西京吧?現在準備丟哪裡?爾等可知道,文宣先帝時,我大晉是何等威風……那些高來高去的修道中人,都不敢與朝廷叫板……朝內有太師李玄輔、司督龐奉朝,對外,有繡衣司各州司提,監察天下……到的現在,爾等這般,先帝怕是能氣得掀開棺材板爬上來罵爾等一句廢物!”
“你這老傢伙敢在陛下面前放肆!”之前被斐胄打了一個柺杖的文臣,像是逮著了老人的話柄,站出來叫道:“活了這麼大歲數,早該入土了,你要是忠臣,就該陪幾位先帝一起下去!”
此言一出,整個殿內都安靜下來。
快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