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二手房市場仍然非常火爆。

“戀家房產”的銷售總額在逐年提高,只是礙於趙董事長不願意繼續再其他城市擴充套件業務,導致“吾愛吾家”等競爭對手在其他大城市已經開始佈局,留給“戀家房產”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徐文昌終於忍無可忍。

他計算了一下各個股東的股權份額,趙董佔40%,徐文昌佔20%,劉賀佔15%,李佳超佔15%,李曉波佔5%,劉成佔5%。

趙董顯然佔據著最多的股份,原本只要大家都反對他,趙董也只能順從大家的意見。可是這裡偏偏有個趙董的小舅子劉賀,他所佔的15%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他和趙董一聯合掌握著整個“戀家房產”的控制權。

徐文昌整天飯不吃茶不思,想想自已所有的身家都在“戀家房產”,卻因為一個趙董耽誤了自已的發展,心有不甘卻又無能為力。

他唯一還是想指望的就是李曉波給他出主意,因為他早就察覺出李曉波可以預測未來,至於具體怎麼做到的,他也不知道。

他只好再次撥通了李曉波的電話。

“曉波,我最近真是想不開了,自從上次咱來談完後,我心裡還是有這個坎,我真不想再被趙董耽誤下去了。”

李曉波一聽,知道徐文昌這是抑鬱了。

本來李曉波奔著退出“戀家房產”的想法堅持幾個月就撤出。

可是聽徐文昌確實遇到了困難,而且他剛來“戀家”的時候,徐文昌對自已提供了很多幫助。

在大家迷茫之際選擇退出,確實也顯得有點不太仗義。

按理說商場無所謂,大家為利而聚,為利而散。

但是李曉波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眼看著最初的單位大家因為理念不合就要分崩離析之際,自已還是應該出點力,想想辦法。

“徐哥,你也別太著急,大家應該坐在一起商量一下,面臨公司的重大抉擇問題,就應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團結才能把公司做好。”

“曉波,你有所不知,這個趙董每天沉迷於酒色,他的老婆孩子都已出國定居,本來想讓他在國內多賺些錢然後都去美國發展,可是他在家不停的更換女人,根本無心想公司的事情。”

“這種人要是能主動賣出股權,離開這個公司就好了。大家就都好乾。”

“怎麼可能,他現在就指著啃北京市場這塊骨頭慢慢啃,大家都沒招,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李曉波一想這種人真是佔著茅坑不拉屎,自已不進步還得拉著一群人下水,真是不想辦法整他不行了。

“他小舅子劉賀似乎對公司的事一直不聞不問吧?”

“是,當初也是被趙董拉進來搞得投資,成了他的重要籌碼,誰都動不了他。”

“這個劉賀的主業是幹什麼的?”

“聽說他在中關村那邊開了個英語培訓學校,他和北大的同學于敏黃合夥辦的。”

“是那個新方向培訓學校吧。”

“對對對,就是他和于敏黃合辦的。”

“好的,我知道了,我去會會劉賀,你就聽我的訊息吧。”

“新方向培訓學校”在十年以後就已經火遍了大江南北,在很多大中城市都有“新方向”獨棟的教學樓。劉賀後來因為和于敏黃不合,自已搞直播帶貨去了。他在以後很多年都很憎恨于敏黃。

于敏黃最後成了最大贏家,他的“新北方”最後成了自已的獨資公司,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被他想辦法擠出去了。

我要讓劉賀在“新北方”站穩腳跟,甚至有可能把于敏黃趕走,讓他去開“新北方烹飪學校”吧。

他馬上開著自已的廣本,來到了不遠處的“新北方培訓學校”。

他以前只見過一次劉賀,他進入培訓學校所在的十樓。

前臺負責招生的女老師,問道:“請問先生是為您家孩子報名的嗎?”

“你好,我想找劉賀劉老師。”

“他正在上英語課,馬上就下課了,您坐這等一會兒吧。”

“我可以在這參觀一下學校嗎?”

“可以,您隨便看看吧。”

李曉波走進學校,這個樓層都是英語培訓班。

學校聘用的很多一看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

北京的名校畢業生資源比較多,培訓班這行可謂是一本萬利。

只要老師講的發音準確,外加名校學歷,一般都會得到家長的認可。

再加上稍微吹一吹牛逼做做宣傳就可以做的不錯,這個行業簡直就跟撿錢一樣。

他看著教室裡面陳舊的教學裝置跟十多年前簡直天壤之別。

老師使用的是牆上掛著木製黑板和笨重的粉筆,講完知識點需要擦的時候,只能用透溼的抹布擦。

不像未來的老師們只要用PPT投影就可以了,不怎麼需要再黑板上寫字。

過了十來分鐘,劉賀終於下課了。

只見他穿著一身老式西服,帶著黑框眼鏡,梳著九十年代流行的偏分,小眼彎眉,方臉微胖,個子偏矮,是個標準的知識分子且略帶憨厚的形象。

一見是李曉波在等自已。

滿臉堆笑伸手上前跟李曉波握了握手。

“李總,我在網上看見你的神龍平臺搭建的非常不錯,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你的註冊會員。”

“看來劉老師也關注了我公司的網站,我是想把我的網站做成全國最大的網際網路資訊共享平臺,現在只是起步階段,很多業務我還沒有開始做,摸石頭過河,只能慢慢來。”

劉賀以前聽說過李曉波是個非常有眼光的商人,當時“戀家房產”開股東會時徐文昌提出給他5%的乾股,其他股東沒有任何意見,因為此人簡直能預測公司的未來走向,他所看好的樓盤基本沒有不火的,“戀家房產”有今天的規模是離不開李曉波的指導的。

雖然劉賀只依賴他的姐夫趙董,對公司的事不怎麼上心,但是他聽說李曉波的貢獻,對他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李總來我這,我似乎看清了我們培訓學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