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波繼續熟練地操作著電腦。

“這個QQ軟體我要求每個人都要在電腦上必須下載一個,咱們透過它來實現線上辦公。”

說完話,李曉波立刻申請了五個QQ號,而且都是七位的。

李曉波心想,我就是再申請二十個七位數QQ號,這在十年以後可值銀子了!

“這QQ可是雙刃劍,你們一定要利用它來做房屋資訊買賣的宣傳,不要用它來網戀之類的,可別去奔現讓人騙。”

“店長,啥是奔現?”

“就是見面讓人給忽悠了。”

這時朱珊珊拿來了一百多張海報。

“這是在總店那邊列印的,上面主要宣傳咱們戀家中介可以提供免費提供房源資訊釋出,讓想要買房賣房的居民可以免費在戀家中介釋出資訊。”她繼續解釋道。

“下午你們就把這一百多張海報貼在豐臺區的所有小區的公示欄上。有居民當面問或者打電話諮詢的時候,你們一定要突出‘免費'二字。”李曉波立刻佈置了下午的任務。

“一會兒你們把屋子好好打掃一下,咱們的門店定了很多綠植,並且我還定了一個大魚缸。咱們一定要佈置的溫馨一些,讓客戶來到咱們店能夠體會到一種家的溫馨感。”

李曉波交代完了任務。

他現在覺得公司的領導層們應該抓住一個契機,就是趕緊搭建一個二手房交易平臺。

雖然2000年這個時候電腦和網路都沒有普及,但是也要開始佔據這個制高點,一旦鋪開網上業務,它所帶來的收入是線下門店的幾倍幾十倍。

可是自已畢竟是個打工的,還得著眼於現實抓緊出單。

他知道未來的趨勢,但是領導層們不一定能理解。

如果人人都有那麼毒辣的投資眼光,豈不是人人都是巴菲特。

“珊珊,你跟徐店長申請一套沙發茶几唄?放在客廳這靠窗戶的地方,客戶來的時候可以在這聊天休息。”

“知道了,李店長。我馬上打電話問問。”

這個事兒朱珊珊從徐文昌那得到了支援,下午就會送來一套沙發茶几。

這時李曉波又有了一個主意,“戀家”中介必須要有一個自已的網站。

雖然這個年月只有少數公司有自已的網站,但是這是大勢所趨,否則公司怎樣能完整介紹自已呢?

恰巧徐文昌來到李曉波的店裡看看店辦的怎麼樣。

“來了,徐總,看看這店佈置的怎麼樣?”

“真乾淨,在哪弄這麼多綠植?”

“我去花卉市場買的。讓店裡有家的感覺。”

“沙發和茶几我訂好了,一會兒就送過來。”

“感謝領導支援。”

“這些都是應該有的東西。”

“徐總,咱們‘戀家’房產應該有自已的網站,這是大公司必備的。”

“我會跟趙董他們反映,公司必須在網際網路上做些事情。這的確是時代的趨勢。”

這時,李曉波桌子上的電話響了。

“您好,這裡是‘戀家’中介!”

“喂,你好。我想在西四環邊上買一個躍層,適合一家五口有老人和小孩的房子有嗎?”

李曉波瞬間在腦海裡過濾一遍,這一個多月時間他只專注於學區房,手上確實沒有躍層的房源。

但是面對客戶的時候,永遠不要說“沒有!”。

“我現在手頭上就有躍層,足夠你們一家五口居住了。”

“那挺好,我問了幾家中介都沒有,有的也是太小。我需要200平米以上的房子你們有嗎?”

“我手裡這戶就是200平米以上的。”

“好的,明天我去你們門店,然後咱們一起去看房。”

撂下電話,李曉波趕緊問徐文昌。

“徐總,趕緊給我一個200平以上的躍層房源。現在有人想要。”

“北京開發的躍層的樓盤寥寥無幾,我暫時手上也沒有。”

“那咋整?我都答應人家了說有了,這不是出爾反爾嗎?”

“我知道西翠路上新開發一個樓盤剛交鑰匙,屬於經濟適用房,一開盤就被搶空了。不知道個人手裡有沒有要賣的。”

“你說的是翠微家園嗎?”

“對,就是那兒。”

李曉波記得劉奶奶的兒子在那買了一個200平米的經濟適用房。

他的兒子是工業部的,肯定內部有好的房源。

李曉波立刻拿出諾基亞手機,查詢劉奶奶的手機號打了過去。

“劉奶奶,您好!我是小李。”

“小李啊!不認識。”

“就是‘戀家’中介的李曉波,您忘了嗎?”

“哎,你說我這記性,下回你直接說名字吧。啥事小李?”

“我有客戶想買您兒子的小區,就是您上回跟我聊天說的‘翠微嘉園’,您兒子那開發商交鑰匙了吧?”

“交鑰匙了,這房子是他們單位內部團購的,還按經濟適用房價格買的,外殼一般買不到那個小區的房子。我兒子正選裝修公司準備裝修了。”

“您兒子單位同事有沒有想往外賣的,我想幫客戶找一套那的房子。”

“那我幫你問問我兒子,看看他同事有沒有想倒一手掙點錢想賣的。”

撂下電話,李曉波焦急地等待著劉奶奶的訊息。

期待一套好房源。

徐文昌看到李曉波的一番操作。

笑著說道:“你小子挺會拉關係,客戶老人家都被你鎖定了。”

“沒辦法,中規中矩的路子得有,人際關係的途徑也不可或缺,中國社會就這樣。有的內部價,普通老百姓是拿不到的,從個人手裡買個差不多的就不錯了,這可能就是咱們中介的意義。”

過了一會兒,劉奶奶終於電話打到了李曉波的手機上。

“喂!劉奶奶怎麼樣了?有嗎?”

“我兒子他領導確實有一套,人家不著急賣,如果賣的話人家要7千一平,夠他媽黑的,我兒子他們單位買的才四千一平。”

李曉波心裡清楚,即使七千一平買這個房子,在十年以後均價會達到五六萬一平到時候翻的可不止一兩倍。

“劉奶奶,我的客戶應該想買,因為他和他妻子都在附近上班,而且還是一家五口,買那正好,讓您兒子幫著再砍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