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7日A股相關訊息綜述

## 一、影響市場重要訊息

### (一)貨幣政策方面

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重點抓好多項工作,其中包括用好用足支援資本市場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探索常態化的制度安排,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執行。這一舉措傳遞出積極訊號,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而1月7日市場上也有關於央媽“降息放水”的解讀,降息使資金使用成本降低,企業貸款融資更易,對於股市而言,市場上資金增多,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A股市場迎來普漲行情。

### (二)國際經濟關係方面

1月7日有訊息稱中方高層與美國財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達成共識,願意在美政權交替期間“保持溝通、管控分歧,穩定中美經濟關係”。這一對話成果對於A股市場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在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的預期下,投資者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緩。

### (三)科技盛會CES方面

2025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於1月7 - 10日舉行,該展會涵蓋音訊、影片、遊戲、元宇宙、自動駕駛、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多個科技領域。展會期間,英偉達釋出全新GeForce RTX 50系列Blackwell架構GPU,英特爾首款Intel 18A製程晶片亮相併確認下半年釋出,這些科技成果的釋出刺激了市場對相關科技領域的投資熱情,相關科技板塊在A股市場表現活躍。

### (四)國內行業政策方面

珠海市電子化學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 - 2027年)(徵求意見稿)提到重點發展8英寸、12英寸矽片,碳化矽、氮化鎵等新一代化合物半導體襯底材料及外延片等內容,前瞻佈局下一代半導體材料。這一政策有助於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吸引資金流入該板塊。

## 二、影響上市公司利好訊息

### (一)金新農

2024年生豬銷售收入16.47億元,同比增長44.03%。公司經營規模、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在中國豬飼料生產企業中位居前列,前三季度營收增速為8%,年報增速達到44%,顯示出四季度銷售增速迅猛。

### (二)天邁科技

控股股東變更為啟明基金,這一控股權變更會帶來新的資源或者可能引進新的管理層,市場往往對這類變動帶來業績改善懷有預期,股票復牌後受到關注。

### (三)盛德鑫泰

中標1.75億元東方電氣不鏽管採購專案,中標金額佔公司2023年度營業收入的8.84%。

### (四)亞香股份

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泰國亞香與重慶欣欣向榮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擬在泰國新建一條合成香蘭素生產線並設立銷售合資公司。投建生產線並設立銷售平臺是對海外市場的拓展布局,生產線達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4億元。

### (五)繼峰股份

子公司獲得乘用車座椅總成專案定點,將為客戶開發、生產座椅總成產品。專案預計於2026年4月和5月開始量產,專案生命週期均為3年,生命週期總金額合計31億元。

### (六)德爾股份

固態電池上海試製線完成樣品試製準備工作,這是固態電池研發程序中的重要里程碑。

### (七)寶地礦業、地鐵設計、華陽智慧、宏創控股

分別涉及資產重組相關事項,如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籌劃股權收購或併購等,這些資產重組行為如果成功實施,有望改善公司的經營業績與利潤。

## 三、影響上市公司利空訊息

### (一)萬潤股份

預計2024年淨利潤同比下降65% - 75%,公司主營LED光源器件和LED照明產品。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同比下降49%,四季度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導致淨利潤大幅下降。

### (二)普利製藥

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自2025年1月7日開市起股票簡稱由“普利製藥”變更為“*ST普利”。

### (三)*ST博信和*ST嘉寓

*ST博信即使後續8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市值也無法回到5億元以上,將被觸發交易類強制退市;*ST嘉寓股票存在可能因股價低於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 (四)海爾生物、上海萊士復牌大跌

這兩家公司終止籌劃資產重組事項後復牌,雖然提出回購股票舉措,但仍大幅下跌。

## 四、今日投資輿情熱點

### (一)科技板塊

1. **半導體與AI產業鏈**

- 半導體板塊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走強。一方面,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國產替代程序加速,政策支援力度較大;另一方面,在CES大會的刺激下,英偉達、英特爾等國際科技巨頭髮布的新技術產品引發市場對晶片產業鏈的關注。投資者對半導體相關上市公司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2. **資料通訊領域**

- 像CPO(共封裝光學)概念受到關注。隨著資料中心對高速率、低功耗通訊技術的需求增加,CPO技術有望成為未來高效能運算和資料中心網路的主流解決方案。相關公司在當日受到資金追捧,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

### (二)流感概念

受甲型H1N1流感亞型流行的影響,抗病毒概念股成為當日市場的亮點。魯抗醫藥、新華製藥、華北製藥等個股漲停,反映出市場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類企業的關注,投資者預期這些企業的產品需求會在流感流行期間增加。

### (三)新能源板塊

1. **可控核聚變概念**

- 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重視,可控核聚變被視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突破口。相關政策利好疊加市場情緒提升,使得相關企業成為資金追逐的物件。

2. **電源裝置行業**

- 在新能源發電市場發展的驅動下,如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對電源裝置的需求持續增長。而且儲能技術的進步也為電源裝置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投資者對該行業的發展前景看好。

## 五、明天怎麼走

### (一)宏觀經濟與政策支撐

從宏觀經濟來看,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預期依然存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也有助於穩定市場。如央行貨幣政策的支援以及政府對新興產業的政策扶持等,都為A股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如果宏觀政策能夠持續穩定執行,市場有望保持一定的活躍度。

### (二)行業板塊發展動力

1. **科技板塊**

- 如果CES大會帶來的科技熱潮能夠持續發酵,計算機裝置、半導體、光纖通訊等科技板塊可能繼續受益。特別是在AI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國產晶片產業鏈發展需求下,相關企業有望繼續獲得資金關注,推動板塊和相關個股上漲。

2. **消費板塊**

- 隨著春節假期的臨近,消費股可能迎來短期的催化。白酒、食品飲料等消費領域的核心資產可能會有一定的表現。投資者情緒可能因節日消費需求的預期而有所提升,進而影響消費板塊的市場表現。

3. **醫藥板塊**

- 雖然當日醫藥股表現不佳,但隨著養老服務改革政策落地,長期來看醫養結合、智慧養老領域仍有投資佈局的價值。如果醫藥企業能夠在研發投入、產品創新等方面取得進展,部分優質醫藥股也有反彈的可能。

### (三)風險因素

1. **全球宏觀經濟與地緣政治風險**

- 儘管當日有中美經貿關係的積極訊號,但全球宏觀經濟波動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然存在。例如國際貿易摩擦、全球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可能對A股市場產生影響,尤其是對外向型企業以及依賴進口原材料等企業的影響更大。

2. **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波動**

- 當日市場的走勢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訊息面的刺激和資金流向的短期波動。如果市場情緒再次轉向謹慎或者資金出現大規模流出,可能導致市場回撥。例如個股的突發利空訊息可能引發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從而影響板塊和市場整體的走勢。

總體而言,明天A股走勢存在多種可能性。在多種積極因素和風險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市場可能會在部分板塊的帶動下繼續呈現出結構性行情,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行業動態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等因素,謹慎做出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