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驚人的反轉

趙匡胤稱帝后,對於兵權非常看重。

正是因為他有兵權,才能登上皇位。

趙匡胤也吸取了自己“被”黃袍加身的經驗教訓,準備收回兵權。

槍桿子裡,出政權。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對於兵權而言,大家都知道很香,而且是非常非常香,沒有人願意放手。

待趙匡胤逐步平定天下後,他也開始擔心自己的部下會走上和自己同樣的道路,靠兵權而“黃袍”加身。

於是趙匡胤在趙普的建議下,先後兩次杯酒釋兵權,牢牢控制住了軍事力量,讓部下將領都卸甲歸田。

但為何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成功?

手下將領乖乖的交出兵權,而是起兵造反?

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首先趙匡胤威信很高。

趙匡胤之所以能黃袍加身成為皇帝,首先他本身是禁軍之中重要的將領。

趙匡胤和其他將領關係也很好,一幫人還結拜為異性兄弟,稱之為義社十兄弟。

趙匡胤便是其中的老大,話事人。

在後周的多次戰爭中,趙匡胤的軍事才能和治政才能都發揮的淋漓盡致。

趙匡胤在一次次戰爭中,積攢起了巨大的威信。

所以,趙匡胤說出的話,將領們不敢違背。

其次,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並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舉動,而是他早有預謀。

趙匡胤自己就是從擁有了兵權後,才順利取得皇位。

所以在他和趙普策劃杯酒釋兵權前,就提前未雨綢繆。

趙匡胤早就想到,如果攤牌時,就算有一些兄弟頭腦發熱打算起兵叛亂,也絕對不是趙匡胤對手。

最後,宋太祖趙匡胤,也是宋朝最有胸襟、胸懷最為寬廣的皇帝。

在杯酒釋兵權時,趙匡胤為安眾人之心,一口承諾,如果他們交出軍權,以後他們將過上極為富裕的生活。

趙匡胤為了表示誠意,還承諾與將領們互相聯姻。

在杯酒釋兵權後,宋太祖兌現承諾,先把自己守寡的妹妹嫁給將領高懷德。

後來,趙匡胤又把自己兩個親閨女,分別嫁給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

兒女不夠了,還有兒子。

趙匡胤把將領張令鐸的女兒,作主嫁給自己的三弟趙光美。

透過這種深度聯姻的形式,趙匡胤成功讓將領們放下心來,不再擔心自己沒有兵權之後被狡兔死走狗烹了。

杯酒釋兵權,其實只是趙匡胤計劃的第一步。

在把全部兵權收攏之後,隨後趙匡胤又根據五代混戰的慘痛經驗去改革兵制。

讓宋朝的軍隊達到了他們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程度,這一措施可以說基本斷絕了唐末五代以來軍閥割據的惡劣局面。

但是也埋下了宋軍戰鬥力低下的開端……

“杯酒釋兵權”這種活兒看似很簡單,一杯酒之後大家都開開心心,留下了歷史美名。

但是這件事件的背後,其實像趙匡胤這樣雄才大略的雄主,必須威信、誠信、心機、胸懷缺一不可,才能達到這一效果。

項隆的腦海中,回想起了這件事。

他暗暗感嘆。

但是,項隆也知道,自己老爹想要杯酒釋兵權,“和平”的拿到各路諸侯的兵權,基本不可能。

老爹的情況,跟宋太祖趙匡胤的情況,可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老爹只能透過征伐、震懾等手段,才能將諸侯們的兵權拿到手。】

【各路諸侯是絕不會,心甘情願交出兵權的。】

【原本是當家做主的人,基本上不願意成為僕人。各路諸侯若是交出了兵權,其實就相當於從主人,變成了楚國的僕從。】

【老爹屆時,採取分化手段,對於那些軟弱的諸侯威逼利誘,奪取他們的兵權;對於那些鐵了心抵抗的諸侯,便是採用雷霆手段攻滅之,奪取兵權。】

項羽聽聞到兒子心聲後,重瞳中亦是迸射出了精光來。

這時,張良一抱拳,開口道:

“霸王,良以為,楚國對付各路諸侯,應該要採取不同的手段。

首先將各路諸侯……”

項隆聽到張良的話語後,亦是頗為讚賞。

不愧是謀聖,張良的計策,與這個通曉後世歷史走向的項隆,不謀而合。

項羽騰地站立起身,道:“子房,你的建議很有道理,孤王採納之。”

……

燕國,上谷郡,沮陽城,宮殿內。

劉季坐在首座之上,下方是盧綰、曹參等為數不多的肱骨之臣。

大殿之中,瀰漫著一股有些壓抑的氣氛。

這也難怪,劉季不久前在前去攻打彭城途中,才吃了大敗仗,損失慘重,現在又要遭到韓信的進攻。

劉季道:“現在,各路諸侯已經給本公回信了,有幾位明確答應派兵來支援本公,總兵力應該不下於五萬。”

劉季此話一出,原本沉默的眾文武大臣,都是激動了起來。

“這真是太好了!”

“有了這些諸侯的支援,韓信區區幾萬人,休想要攻打我上谷郡。”

“嘿,屆時,我們還可以反攻他韓信,將其給消滅了。”

“……”

一時間,大殿中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劉季的那張老臉上,亦是浮現出了痞笑來。

兩日之後。

同樣是在這間大殿上。

劉季與眾文武們大臣們的臉色,卻是變得分外難看。

他們的心情,也是跌到了谷底。

“爾母婢也!趙王歇、魏豹、陳餘……你們這些不要臉的狗東西,居然出爾反爾!!!”劉季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趙王歇、魏豹他們太卑鄙無恥了!”

“是啊,他們怎麼能這樣做?”

“該死的東西!”

在場的盧綰、曹參等劉季的一眾手下們,也是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因為,劉季與一眾手下大臣們,得到最新訊息,趙王歇、魏豹、陳餘、田假等各路諸侯,不僅不支援劉季了,還反過來稱劉季為叛賊,並要幫助楚霸王來進攻他劉季。

這樣的反轉,實在令劉季與一眾文武大臣們,氣的想要吐血。

正常人,都無法接受。

大罵過之後,大殿中陷入沉寂。

一眾文武大臣們,臉上都是流露出了濃濃的悲哀之色來。

“沛公,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其中一位大臣站出來,詢問道。

劉季臉色黑如鍋底。

他劉季,也是想不出任何辦法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