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紅昌的刻意引導下,很快劉協祭母的訊息,便在宮中傳開了。

其中自然不乏世家安排的“鼬鼠”。

………………

司空府,書房內。

楊彪看著手中的情報仰天長笑。

此時跪坐在一旁的楊修好奇的問道

“父親,何故開懷大笑?”

“哈~哈~哈~修兒你也看看。”說完楊彪便將手中的情報,遞到楊修的面前。

接過情報,楊修仔細研讀了幾遍。

思索了片刻,依舊不解的問道。

“父親,這陛下登基祭奠亡母,不是人之常情嗎?難道其中有什麼問題?”

“有什麼問題?問題可大了去了!”

“你知道他祭奠的祭品是什麼嗎!”

“來,你再看看這份情報。”

說完,楊彪又從桌案上取出一張絹布,遞到楊修面前。

看完絹布上所寫的內容,在結合劉協的舉動,楊修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嘶~陛下也太狠毒了吧!”

“他這是在拿何太后一家老小的性命,來祭奠他的母親啊~”

聽見楊修的感嘆,楊彪破口大罵道

“愚蠢!”

“你難道看不出來,何太后就是個幌子嗎!小皇帝的目的是除掉弘農王!”

“不…不可能吧…”

“他們不是親兄弟嗎?”

楊彪恨鐵不成鋼看向楊修

“兄弟!生在皇家,哪還有兄弟,不過是權力路上的絆腳石而已!”

“那也沒必要殺了他啊……”

“沒必要?不!是太有必要了!”

“你想過沒有,要是有人效仿董卓,請弘農王出山,那小皇帝的皇位,還坐的安穩嗎!”

“如今弘農王已死,小皇帝就是先帝唯一的繼承人了。”

“加上他的主動讓權,現在他的地位已經固若金湯,再難被撼動分毫!”

“這…這…”

楊修一時間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行了,你也不用太擔心。”

“這小皇帝雖然頗有些手段,但是畢竟年幼,心智還不夠成熟。”

“他既然已經暗中收服了王越。”

“但凡他能多忍幾個月,讓王越偷偷在弘農王的食物中下毒,造成弘農王暴斃的假象,老夫都能高看他一眼。”

“至於現在嘛……”

“・_・?現在怎麼了。”

“現在?跟他那個心高氣傲,自以為是的死鬼老爹一樣。”

“最終逃不過被架空的命運,只能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皇帝!”

“那孩兒還要去參加比試嗎?”

“去,為什麼不去,你不光要去,還要拔奪頭籌,要知道,這文武擂臺,說到底,不過是小皇帝挑選班底的手段。”

“只是當今天下的英才,無不是出自世家,無論他再怎麼挑選,最終掌權的依舊會落到咱們的手裡。”

“只不過若是修兒能在小皇帝的班底中嶄露頭角,將來未嘗不能位列三公之位,屆時咱們楊家,就是五世三公了!”

楊修聞言眼神中湧現出強烈的鬥志!

………………

太傅府,大堂中。

袁隗高居主位之上,其下是袁家一脈的重要人物。

袁隗一邊品茶,一邊說道

“都說說吧,對於咱們陛下乾的好事,你們是什麼看法。”

“老師還能有什麼看法~”

“那小皇帝雖然有些手段,可是他畢竟年幼,距離及冠都尚有十年,等到他親政,那也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了。”

“要我說,咱們眼下的心腹大患,還是楊彪和黃琬兩人的聯手。”

“是啊,那黃琬身為司徒,本就位列三公,如今陛下雖然改組內閣,但其副手之位,卻無人可以撼動。”

“所以才麻煩啊,如今老師雖然負責百官事宜,可是那黃琬卻是執掌禮教的主官,這不就往太傅大人身邊埋釘子嗎!”

“若非如此,咱們也不至於,和楊黨之人扯皮一整天。”

“結果還沒扯出個輸贏。”

袁隗看著自己手下的這幫人,只想著如何爭權奪利,絲毫沒有察覺出潛在的威脅,也是略顯無奈。

於是他又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大侄子,當朝九卿之一的太僕袁基。

“士紀,此事你怎麼看。”

“叔父,依侄兒之見,咱們的陛下,接下來恐怕還會有大動作。”

袁隗聞言立馬來了興致。

“哦~說說看~”

“叔父,小侄以為,經過十常侍與何進之亂,陛下已經清楚兩極對立最終結果,只會爆發大規模衝突。”

“因此陛下才會想到,扶持三方勢力,讓三方相互制約。”

“這樣他的龍椅就能坐的穩了。”

“只不過陛下卻不清楚,董卓這廝看似手握重兵無比強大,可他的這點實力,若是放眼天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恐怕陛下正是發現自己錯估了董卓的實力,才會這麼著急動手,因為只有弘農王死了,他的地位才不會受到威脅。”

“如今陛下已無後顧之憂,接下來,自然就是設法維護三方的平衡了!”

袁隗十分欣慰的點了點頭。

“不錯,老夫也是這般猜測的。”

“士紀,那你再說說,咱們的小皇帝會採用什麼手段,來維護三方的平衡。”

袁基聽到袁隗的認可,心中大喜。

“呵~呵~既然陛下想要維護平衡,那手段無非就是壓強扶弱。”

“只不過陛下如今在朝堂上全無根基,自然也就不存在壓強了。”

“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扶弱!”

袁隗再次欣慰的點了點頭。

“那你說說,陛下會怎麼扶弱。”

袁基一臉自信的說道

“董卓這廝執掌的兵力,雖然放眼全國並不算什麼,但震懾京城足矣。”

“眼下只需在朝堂上,為董卓鋪設人脈,平衡之勢便可形成。”

此時袁隗嘴角,比AK還難壓。

“那陛下會如何為董卓鋪設人脈。”

袁基此時自信心爆棚,昂首挺胸道

“最簡單的辦法自然是拉攏黃琬。”

“可惜黃琬乃是楊賜舉薦之人,自然不可能去和楊彪打擂臺。”

“所以陛下便將目標,放在了被貶的蔡邕身上,恐怕等到蔡邕入京以後,陛下就會假借蔡邕之名,為黨錮之人平反。”

“到時那些曾經遭受黨錮牽連之人,必然會簇擁蔡邕,屆時再加上董卓的威懾,這平衡自然便形成了!”

此時袁隗再也壓制不住心中的喜悅。

“好!好!好!士紀不愧是我袁家的麒麟兒,見識果然不凡。”

“那依你之見,咱們要如何破局。”

“自然是搶先一步!”

說完袁基掃視了一圈“不知那位大人,願意領這不世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