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咳聲開了嗓,鄭雄大聲說道。

“考了這麼久,都累了吧!”

“本侯知道你們很累,但是先別累。”

“試卷本侯看過了,都寫的很好,接下來有個好訊息,想不想知道?”

全場鴉雀無聲,沒有一個捧場的,問就是累。

好在一旁的秘書看到了鄭雄的窘境。

“侯爺,喝杯茶潤潤嗓子。”

鄭雄尷尬的神情一閃而逝,自然的接起茶杯。

“本侯也不賣關子了,恭喜你們,現在開始,你們就是府衙的一員,給你們兩天的時間休息,大後天來府衙報道。”

由於先前的冷場,鄭雄也沒說什麼開不開心的話,大手一揮道。

“今日之試就到這裡,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就這樣。”

說完便打道回府。

實在有點尷尬,有點社死的感覺。

匆匆離開。

人有的時候很好玩。

鄭雄在的時候,一個個無精打采,像是累抽了。

等鄭雄走後,這些女人反射弧立馬緩過來,一個個邊收拾東西邊與旁邊的妹子交頭接耳。

“我都不知道對了幾題,以為侯爺與我無緣,真沒想到,時來運轉,竟然中了,嘿嘿。”

“那你可以啊!比我強多了,我前面都是瞎寫,最後的策論勉強寫了幾個字,就這也能透過,我都懷疑祖墳冒了青煙。”

“祖宗保佑,既然冒了青煙,那就多冒點,保佑我成為侯爺的妾室,也不枉你們冒煙一場。”

“你。。。”

“嘖嘖,妾室沒你的份,端茶倒水的丫鬟倒是勉勉強強。”

“找打,看我撓死你。”

“撓她,我也撓。”

女人三三兩兩組成小圈子,在這個時刻,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小小,這次多虧了你勸我,不然還真沒這好事,大恩不言謝,我那未嫁的夫君和公婆還在等著看我的笑話,我得回去好好炫耀下,叫他們再看不起人,哈哈。”

“有個度啊!別到時候嫁過門連飯都沒得吃。”

“切,姐們以後也是吃皇糧的人,不給我吃飯,回頭我就找侯爺告狀,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得了吧!侯爺雖說對咱們女子恩惠挺多,但是這種家事,怕是不會管的,你真悠著點。”

“放心,我有分寸。”

聲音漸行漸遠,考場善後的人總算清靜了,麻利的收拾著東西。

考試圓滿結束。

有人歡喜自然有人愁。

參加考試的女人和她們家裡面自然是極高興。

因為很多女人的家裡都是小有家資的商人,有餘財進行培養一二,這次考試能夠考中,自是意外之喜。

權利中心是什麼,就是鄭雄這樣的才俊。

能夠近距離的接觸,就意味著能踏入權利中心。

到時候就算傍不上鄭雄的大腿,也能給自家謀一些好處,當然不能不高興。

另外一小部分則是機緣巧合讀了點書。

書嘛!讀的越多,就越是迷茫。

想想那一眼看不到頭的日子,憋了一股氣來試一試。

膽子大便有了這次的眷顧。

心情不可謂不好。

除了女人,這次考試對有一批人也是利好訊息,等著看戲。

唯一憋屈的可能就是那些本來準備下場考試的男子,兀自衡量著得失。

一個晚上,事情在迅猛發酵。

不過鄭雄依然如常上班,昨日之事已經掀不起自己絲毫波瀾了。

“老王,查到了嗎?”

“回侯爺,有點線索,但是屬下覺得不太可能。”

“有線索就說,別婆婆媽媽的。”

“似是有人打了招呼。”

這就對了,鄭雄也沒多想就說道。

“是不是胡惟庸那狗東西乾的。”

王鵬連連擺手,鄭雄與胡惟庸可謂撕破了臉,鄭雄敢罵,那是他的本事,自己可不敢亂說,附和一句都不敢,趕緊回答。

“不是不是,疑是孔家往外發了話,說您男女並用,不是儒道,勝似魔道,當為儒家不容,不可與您為伍。”

“嘿。”

這倒是鄭雄沒想到的。

畢竟現在的孔家有點尷尬,老朱對孔家的印象並不好。

金來降金,蒙來降蒙,明來降明,清來降清,主打一個萬世降表。

這是鄭雄的印象。

本來沒啥,你一個修降表的乖乖修降表就行,老朱只要個名義上的承認,天下歸心,士子歸心,這就夠了。

偏偏上一代衍聖公抱著蒙元的大腿不放。

即使打到了曲阜,孔克堅也避而不見,反而讓自己的兒子孔希學出面。

之後天下大定,老朱召孔克堅來南京,孔克堅依然不見,又叫自己兒子過去。

要知道衍聖公的名號可是在孔克堅的頭上。

孔克堅不來,對老朱來說,好像跟看不起一樣。

無疑惹毛了老朱。

一封詔書極為嚴厲。

朕聞爾祖孔子垂教於世,扶植綱常,子孫非常人等也。故歷數十代,往往作賓王家,豈獨今日哉?胡元入主中國,蔑棄禮教。彝倫攸斁,天實厭之,以喪其師。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復先王之舊。雖起自布衣,實承古先帝王之統,且古人起布衣而稱帝者,漢之高祖也。天命所在,人孰違之?

這詔書,都算指著鼻子罵漢奸了,還敢看不起我。

這才沒法。

孔克堅只能親自來南京。

來了老朱也沒好臉色。

“老秀才,近前來。你多少年紀也?”

對曰:“臣五十三歲也。”

老朱:“我看你是有福快活的人,不委付你勾當。你常常寫書與你的孩兒,我看資質也溫厚,是成家的人。你祖宗留下三綱五常,垂憲萬世的好法度。你家裡不讀書,是不守你祖宗法度,如何中?你老也常寫書教訓者,休怠惰了。於我朝代裡,你家裡再出一個好人呵不好?”

儘管經過一番波折,朱元璋出於統治需要,還是要冊封衍聖公。但是人選不是孔克堅,朱元璋對孔克堅之前不來朝見,始終心有芥蒂,而是選擇讓他的兒子孔希學襲爵。

甲辰,以孔子五十六世孫希學襲封衍聖公,希大為曲阜世襲知縣。

雖然孔克堅被老朱不喜,不許孔家入朝做官,然而有明一朝,依然給予了應有的禮遇優待。

結果孔家還是那個孔家,李自成進京,孔家投誠。

多爾袞攻克山東,孔家又上《初進表文》

甚至清朝弄個剃髮令,孔家竟然帶頭剃髮,行為令人髮指,為人所不恥。

一樁樁,一件件,孔家自是不被鄭雄待見。

只是鄭雄想不到,孔家竟然還有餘力在自己的應天府給自己找事,怕是還是閒過的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