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悍匪相邀
數日後,錢不二來報:“啟稟軍師,之前去往南京的兄弟們都陸續回來了,帶來了二少爺的訊息。”
夏完淳:“默哥哥是不是已經降清了?”
錢不二答到:“二少爺已經剃髮降清,拜在了洪老賊門下。此外二少爺還發表了一篇《華夏論》,並將賭棋所得500銀子全部捐給了清廷!”
縱然是夏完淳已經提前猜到了錢默的心意,此時也是無比震撼。
那日錢默對他說不可效仿“荊軻刺秦”之舉,他便已經猜到了錢默要效仿蘇秦死間齊閔王,行弱燕滅強齊之策!
(戰國時燕國內部大亂,幾乎被齊國滅國,蘇秦為報燕昭王知遇之恩,不惜入齊離間秦齊關係,更是鼓動貪婪的齊閔王在帶領5國伐秦的同時出兵吞併了宋國,最後齊國惹了眾怒,樂毅率領燕趙為主的5國聯軍3月之間連下齊國70餘城,齊國幾乎亡國,蘇秦不惜死間最終完成了弱燕勝強齊的壯舉。)
打入清廷內部萬分兇險,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錢默居然如此決絕。又是認賊為師,又是丟擲了給漢奸洗白的《華夏論》,還拿出了500白銀。
夏完淳心想:只是如此一來,默哥哥怕是要揹負“天下第一奸賊”的罵名了!
“我華夏之傳承,不在於衣冠外形,而在於理法精神。”
“洪承疇大人,為天下百姓安居樂業,殫精竭慮,捨生忘死,不計個人小節,促民族之融合,全天下之大義。”
默哥哥還真是字字誅心,只怕是不止漢奸們可以洗白,就是原來在明清之間搖擺不定的人也都有理由心安理得的降清了。
此刻,他覺得錢默既熟悉又陌生,“這還是和自己打小相識的那個默哥哥嗎?”
“如此佈局,如此心機,如此雄辯,如此文章?不是大忠大孝之人,便是大奸大惡之徒。”
突然想起了錢默的囑咐:若有朝一日小隱聽到了為兄的流言,或是開始懷疑為兄了,便可開啟第一個錦囊。
開啟錦囊只見一首詩,是白居易的《放言》: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夏完淳心想:是啊,如果周公在沒有還政前就死了;王莽在沒有篡漢前就亡了,那麼歷史上對這2人的評價恐怕會截然相反。只有足夠的時間才能辨明真偽!
又想起了當時自己和默哥哥的承諾,夏完淳簡直羞愧的無地自容了。默哥哥真乃無雙國士,比之蘇秦有過之而無不及,自己怎麼可以去懷疑默哥哥。
詩下還有一段話,小隱鈞鑒:
“為兄已命人將白銀1,分下100注,當得白銀數十萬兩,不日這筆銀兩會由錢不二安排運回太湖。”
“此番爹爹已變賣所有財產,除現銀11外,其餘家產已變換成糧食,布匹,煤炭,火藥,精鐵等物資,供小隱反清之用。”
“為兄已命人將我錢氏祖先骸骨火化,墳塋遷移。小妹即將生產,你二人如今得以重逢,吾心甚慰。為兄與爹爹當儘快脫身與家人團聚,小隱勿憂!”
“若為兄所料不差,明年天下各地將有反清高潮,眼下錢糧充足,小隱只需招兵買馬,積攢力量,明年當大有可為!羽翼豐滿之前,切莫強行出擊,引得清軍追繳!”
“錢管家,有多少銀兩運回寨中?”夏完淳問到。
錢不二:“軍師放心,老爺回南京時在下已令家人暗中分開下注,金額較小並未引起官兵注意,眼下已經全部轉運回寨中,共計白銀50!”
夏完淳說到:“如今我義軍也算資產頗豐,現任命錢不二為我義軍司庫,掌管錢糧物資一應事項。”
“吳首領,寨中有多少可戰之兵?”
吳七答:“啟稟軍師吳七招募的義軍142人,加上錢管家帶來的錢氏子弟家丁40人,可戰之兵共182人。”
“寨中還有火銃20支,馬10匹。”
夏完淳:“眼下寨中物資豐富,可繼續招募反清義士,積蓄力量,但注意保密,切莫叫官兵給盯上我們。”
吳七:“軍師放心,吳某已經聯絡太湖周邊其他幾股義軍加入我們,屆時我們的力量將大大增強。”
“只是其中“浪裡飛”率領的這股義軍有300餘人,還有數艘大船,力量要強於我們,這幫人名為義軍,其實是積年的水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怕是不肯歸附。”
“其部戰力比我義軍如何?”夏完淳問到。
吳七答:“浪裡飛”手下多是亡命之徒,戰力彪悍,官軍曾數次嘗試剿滅,皆是損兵折將。”
“我義軍多是漁民出生,雖然精通水性,也有和官軍周旋的經驗,但與之相比還是欠缺了一些勇武。”
報,“浪裡飛”派人送信說:“願意舉兵抗清,請吳大當家往飛鷹嶼一聚,大家協商合作事宜。”
吳七說到:“這浪裡飛一直都是打著義軍的幌子做水寇的勾當,此番突然相邀合作抗清,只怕其中有詐。應該是近期大量物資人員不斷上島,引起了他們的注意,恐對我們不利!”
夏完淳笑到:“過來送信的人還等著我們回覆,人家既然來刺探情報,就邀請他參觀一下寨子吧,順便讓火銃隊演練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