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皇宮的重重宮牆之內,太子劉嗣邁著匆匆的步伐,從皇后寢宮中走出。

夕陽的餘暉將他的身影拉得修長,為他那身華麗的太子袍鍍上了一層金邊。

此刻,他的心中雖因母后的擔憂而泛起一絲漣漪,但更多的是被即將肩負的重任所填滿,容不得他有片刻的懈怠。

微風輕輕拂過,撩動著他的髮絲,似在試圖撫平他內心的波瀾,可他的眼神依舊堅定,腳步未曾有絲毫停歇。

東宮,宛如一座微縮的小朝廷,莊重而肅穆地坐落在皇宮的一隅。

硃紅色的宮牆高大而威嚴,彷彿在訴說著皇家的榮耀與傳承。

宮門前,兩名侍衛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長槍,身姿挺拔,宛如兩尊雕像,他們的眼神中透著警惕與忠誠,守護著這方尊貴的天地。

劉嗣穿過宮門,踏入東宮的庭院,庭院中種滿了奇花異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在為他的到來而歡呼。

然而,劉嗣卻無心欣賞這美景,他的目光堅定地投向主殿,腳步急切而沉穩。

主殿內,燈火通明。

太子家令關興早已得到訊息,正帶領著一眾東宮屬官焦急地等待著。

關興身著一襲黑色長袍,腰間繫著一條鑲嵌著美玉的腰帶,顯得英氣十足。

他面容英俊,眼神中透著精明與幹練,作為關羽之子,他繼承了父親的英勇與智慧,在東宮屬官中威望頗高。

他的手指不自覺地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顯示出他內心的焦急。

其餘屬官們或交頭接耳,或眉頭緊鎖,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有的在小聲議論著度田之事的難度,有的則在暗自思忖著應對之策。

劉嗣大步走進主殿,眾人立刻整齊地跪地行禮,聲音洪亮:“參見太子殿下!”

劉嗣微微抬手,示意眾人起身,他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的臉龐,神色凝重地說道:“諸位,父皇已下令,命本宮前往幽州主持度田之事。”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殿內迴盪,彷彿帶著一種無形的壓力。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譁然。有的屬官興奮地摩拳擦掌,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彷彿看到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期待,似乎已經想象到在幽州大展宏圖的場景。

有的則眉頭緊皺,神色憂慮,深知這度田之事困難重重,絕非易事。

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擔憂,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幽州豪強的反抗、複雜的局勢等畫面。

“殿下。”一位年輕的屬官向前邁出一步,拱手說道。

“這幽州度田,豪強反抗激烈,危險重重,依下官之見,我們不如向陛下推辭此事,以免陷入困境。”

他面容清秀,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與不安。

他的雙手微微顫抖,似乎在害怕提出這個建議會觸怒太子,但又不得不為太子的安危著想。

話音剛落,另一位屬官立刻反駁道:“此言差矣!殿下身為儲君,這正是為陛下分憂、展現才能的絕佳機會。若此時推辭,豈不被天下人恥笑?我們應當迎難而上,為殿下出謀劃策,共克難關。”

這位屬官身材魁梧,滿臉鬍鬚,聲音如洪鐘般響亮,他的眼神中透著堅定與果敢。他用力地揮了一下手,彷彿在向眾人展示他的決心。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面紅耳赤。

劉嗣靜靜地聽著,面色平靜,但內心卻在急速思索。

這度田之事關乎大漢的根基,父皇將此重任交予他,既是信任,也是考驗。

若推辭,不僅會辜負父皇的期望,還可能影響自己在朝堂上的威望;若接受,前方又佈滿荊棘,稍有不慎,便可能功虧一簣。

他的目光在眾人身上來回掃視,試圖從他們的話語和表情中找到一絲靈感和支援。

片刻後,劉嗣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他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推辭是不可能的,只有迎難而上這一個選項。諸位皆是本宮的心腹,本宮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準備好去幽州度田的事情,為本宮獻計獻策。”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彷彿在向眾人宣告,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將勇往直前。他挺直了脊樑,雙手背在身後,展現出儲君的威嚴與擔當。

關興向前一步,拱手說道:“殿下,幽州豪強勢力盤根錯節,我們想要順利度田,必須先摸清他們的底細,分化瓦解他們的聯盟。”他微微皺眉,眼神中透著思索,彷彿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戰略圖。

“家令所言極是。”劉嗣微微點頭,目光中滿是讚許。

“我們還需穩定民心,讓百姓知曉度田乃是為了他們的福祉,爭取他們的支援。如此,方能在幽州站穩腳跟。”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是一顆定心丸,讓屬官們心中的不安漸漸消散。

這時,一位謀士模樣的屬官說道:“殿下,依下官之見,我們不妨在幽州設立臨時幕府,選拔當地賢能之士為官,藉助他們的力量來推行度田。這樣既能瞭解當地情況,又能減少百姓的牴觸情緒。”

他身著一襲灰色長袍,面容消瘦,眼神中透著睿智。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著這個計劃的每一個細節。

劉嗣聽後,眼睛一亮,說道:“此計甚妙!還有,我們要加強與軍中將領的聯絡,確保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得到有力的支援。”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後又圍繞著度田的具體細節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從如何清查土地、統計人口,到如何應對豪強的反抗、保障官員的安全,每一個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有人提出用利誘的方式拉攏部分豪強,有人建議加強對官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應變能力。

不知不覺,夜幕已經降臨。

殿外,一輪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月光透過窗戶,灑在眾人的身上,彷彿為這場激烈的討論增添了一絲寧靜的氛圍。

殿內,燈火依舊通明,眾人的討論聲此起彼伏。

劉嗣看著眼前這群忠心耿耿的屬官,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此去幽州,困難重重,但有了他們的支援,他彷彿擁有了無盡的力量。

“諸位,天色已晚,大家先回去休息吧。明日一早,我們繼續商議。”

劉嗣看著眾人疲憊卻又充滿鬥志的面容,心中滿是感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對屬官們的關心。

眾人行禮告退,殿內漸漸安靜下來。

劉嗣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明月,思緒飄向了遠方。

-----------------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劉嗣的臉上。

他早早地起了床,簡單洗漱後,便來到了書房。

太子劉嗣身著一襲玄色長袍,袍角繡著金色龍紋,腰間束帶鑲嵌美玉,身姿筆挺地站在書房中央,神色凝重。

他深知幽州度田一事艱難,今日特意召見司馬懿與費禕,期望能從這兩位智囊處尋得破局之法。

不多時,司馬懿與費禕步入書房。

司馬懿身形清瘦,一襲灰袍更襯得他面色冷峻,鷹隼般的雙眸透著精明與深沉。

這些年他雖不被大漢天子劉禪所喜,但內心抱負從未消減,此次被太子重用,眼中難掩激動與渴望。

費禕則面容溫和,一襲藍色官服整潔得體,舉手投足間盡顯沉穩儒雅,作為朝中重臣,他對幽州局勢同樣憂心忡忡。

三人互相行禮後,劉嗣抬手示意二人坐下,迫不及待地開口:“二位,本宮此次身負幽州度田重任,深知前路艱難,特請二位前來,望能獻出良策,助本宮一臂之力。”

他的眼神滿是期待,緊緊盯著二人。

司馬懿微微欠身,嘴角浮起一絲志在必得的淺笑,拱手道:“殿下,臣在幽州經營多年,積攢下不少人脈。其中不乏有識之士,對當地豪強的行徑早有不滿。臣願修書一封,說服他們作為殿下內應。這些人熟悉幽州地形與各方勢力,關鍵時刻,定能為殿下所用,扭轉乾坤。”

說話間,他眼中閃爍著自信光芒,彷彿已看到那些內應在幽州為太子效力的場景。

劉嗣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急切追問:“哦?若真能如此,甚好!不知仲達所言之人,可靠程度如何?”

他前傾身體,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探究。

司馬懿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後道:“殿下放心,這些人與臣交情匪淺,且都渴望改變現狀,對殿下忠心可鑑。臣願以性命擔保,他們定不會辜負殿下期望。”

他挺直脊背,語氣斬釘截鐵,表情嚴肅莊重。

這時,費禕輕咳一聲,向前傾身,緩緩說道:“殿下,幽州之地,蠻人眾多,匈奴與鮮卑又在周邊虎視眈眈。不過,這看似危機四伏的局勢,也並非毫無轉機。臣以為,可設法與匈奴、鮮卑溝通,許以利益,讓他們為我所用,共同對付抗拒屯田的幽州豪強。”

劉嗣皺起眉頭,眼中露出一絲疑慮:“與匈奴、鮮卑合作,談何容易?他們野心勃勃,恐難以控制。”

他靠向椅背,眼神中充滿擔憂。

費禕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釋:“殿下,他們雖野心不小,但也有自身利益訴求。如今他們在北方草原生存亦面臨諸多困難,若能從幽州獲取所需物資與大漢的支援,定會心動。我們只需巧妙周旋,把握好分寸,定能驅使他們為殿下效力。”

他眼神堅定,言辭懇切,試圖打消劉嗣的顧慮。

劉嗣陷入沉思,片刻後又問:“那依文偉之見,如何讓他們知曉合作之利,又如何確保他們信守承諾?”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費禕,期待著滿意的答覆。

費禕沉思片刻,答道:“殿下,我們可先派能言善辯之士前去談判,展示我大漢的誠意與實力,同時許以瓷器、布匹等物資,以及我大漢冊封的名位。至於信守承諾,可設立監督機制,派遣我方人員監督他們的行動,一旦違約,立即停止合作並予以懲戒。”

他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臉上透著自信與從容。

司馬懿接著補充:“殿下,除藉助外部力量,還需從內部瓦解豪強聯盟。讓幽州百姓明白度田的好處,讓他們主動支援我們,屆時豪強便會孤立無援。”

他雙手交疊在身前,眼神中透著老謀深算。

劉嗣聽後,眼中露出讚賞之色,重重地點頭:“二位所言極是,本宮心中已有幾分把握。此去幽州,還望二位與本宮攜手共進,不負父皇所託。”

他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臉上滿是堅定與決心。

司馬懿與費禕連忙起身,拱手行禮:“臣等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殿下完成度田大業。”

二人聲音洪亮,眼神中充滿忠誠與使命感。

劉嗣望著窗外,心中已開始勾勒在幽州的行動藍圖,有了這二人的計策,他對即將到來的挑戰,多了幾分信心與底氣。

此時,東宮大殿之中。

屬官們已經陸續到來,他們的臉上雖然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中卻充滿了幹勁。

有的在與身邊的人交流著昨晚想到的新點子,有的則在整理著手中的資料。

“殿下,昨夜下官經過深思熟慮,又想到了一個辦法。”

關興上前說道:“我們可以在幽州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邀請當地的豪強和官員參加。在宴會上,我們可以展示朝廷的實力和誠意,同時暗中觀察他們的動向,尋找分化他們的機會。”

劉嗣聽後,微微點頭,說道:“此計可行。不過,我們要確保宴會的安全,不能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有機可乘。”

他的眼神中透著謹慎,深知在這複雜的局勢中,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決定成敗。

隨後,眾人又商議了宴會的具體安排,從邀請的人員名單、宴會的菜品,到安保措施、席間的交談策略,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精心的策劃。

他們討論著如何在宴會上展示朝廷的威嚴,如何與豪強們周旋,如何從他們的話語中獲取有用的資訊。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劉嗣和屬官們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前往幽州的事宜。

他們收集了大量關於幽州的資料,包括地理環境、風土人情、豪強勢力分佈等,為度田工作做足了準備。

劉嗣親自查閱每一份資料,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與屬官們反覆商討應對各種情況的策略,不斷完善計劃。

終於,出發的日子到了。

東宮門前,一輛輛馬車整齊排列,車上裝滿了各種物資。

劉嗣身著一襲黑色的披風,頭戴一頂金色的冠冕,顯得英姿颯爽。

他站在馬車前,目光堅定地看著遠方,彷彿已經看到了在幽州的奮鬥與勝利。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決心,彷彿在向遠方的幽州宣告他的到來。

“殿下,一切準備就緒,可以出發了。”關興走上前,恭敬地說道。

劉嗣微微點頭,轉身對屬官們說道:“諸位,此去幽州,路途遙遠,困難重重。但我們肩負著陛下的重託,肩負著大漢的未來。我等必須克服一切困難,完成度田大業!”

他的聲音激昂而有力,在空氣中迴盪,點燃了屬官們心中的鬥志。他的雙手揮舞著,激勵著每一位屬官。

“遵命!”屬官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堅定的神情,彷彿已經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戰的準備。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劉嗣登上馬車,車隊緩緩駛出東宮。

他們將穿越山川河流,奔赴幽州,迎接那充滿挑戰的度田任務。

而劉嗣,也將在這片土地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車輪滾滾,揚起一片塵土,彷彿在訴說著他們的壯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