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閣內,氣氛變得無比詭異起來。

張延齡不是這樣的,也不該是這樣的。

他咋就變了呢?

咋就變得不是他自已了呢?

弘治皇帝也陷入兩難。

一來,他清楚大明帝國的頑疾在哪。

二來,試行推廣這件事,必須內閣牽頭,皇帝不能背這個鍋。

三來,皇權與內閣不能有矛盾,必須是內閣和朝臣對立,才能保持朝堂平衡。

周經內心得意,他要整頓吏治,就必要抓住機會重拳出擊。

別看內閣掌管一切權利,可大明朝唯一能呼風喚雨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皇帝。

皇帝的軟肋是誰?

那就是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的軟肋是誰?

那就是她弟弟:建昌伯張延齡、壽寧伯張鶴齡。

再送張延齡去後宮的路上,周經就不斷地給他洗腦。

核心就一句話:你姐命苦,實在是太苦了!

張延齡立馬就跳下週經的後背,一把抓住他的脖領子質問,是誰欺負張皇后了。

周經接著一步一步的誘導,把矛頭引向了何氏記賬法。

最後還給了一個蓋棺定律:你姐和你姐夫的錢,是不是你的錢?

張延齡覺得周經的話說的沒毛病,他們哥倆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家業,就是靠他姐和姐夫。

周經見張延齡上套之後又問他,那現在有人搶他們倆的錢怎麼辦?

張延齡當即就火了,搶我姐和姐夫的錢,不就是斷了我老張家的財路?這尼瑪能忍?

然後,張延齡就虛心求教解決的辦法,周經就把新式記賬法的利害關係一說。

張延齡當即表示,必須說服阿姐,把這個東西推行下去。

周經又假意勸阻,說這件事得罪的人太多,得不償失。

最後,給了張鶴齡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那就是提議在永平府和內庫府試行此記賬法,這樣才誰也不得罪,也不會給皇后娘娘惹麻煩。

至於內庫府……

太監們都是皇帝的狗,沒有皇帝他們屁都不是。

哪怕有一萬個不願意,也會支援皇帝、皇后的最終抉擇。

至於內庫府爛賬,周經相信王嶽會處理的很好。

王嶽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兒,他最見不得自已吃虧。

有了皇族的帶頭,王嶽也能找到藉口,對他的政敵予以打擊。

如此持續下去,新式記賬法的風波和矛盾,就會一直持續在朝堂之上。

不出一年,這種全新的記賬方法就能在東廠的不懈努力下,徹底推廣下去。

就在皇帝和大明重臣們為難之際,三份八百里加急奏報送來暖閣。

撫寧縣衙、撫寧衛、錦衣衛,聯名為訟棍趙夢吉請功。

弘治皇帝開啟奏報,裡面提及了建文遺族,提及了倭寇犯境。

他先是眉頭緊鎖,隨後舒展開,暢快大笑起來。

“何汝大、孟鰲、李猛,不愧為撫寧縣的頂樑柱,幹得漂亮。”

弘治皇帝說完,把奏報遞給內閣三老,“大家都看看吧,這才是我大明的希望,我大明的英豪。”

內閣三老看完奏報,六部尚書也依次審閱。

王嶽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奏報上和東廠沒有任何關係。

嗯,東廠就需要這樣的人才。

王嶽正要開口,把趙夢吉納入麾下的時候,卻被牟斌搶先。

牟斌對著弘治皇帝躬身施禮,“陛下,臣有事稟報。”

“愛卿,但說無妨。”

“其實,這個趙夢吉,是臣……不是,他是朱昉為臣推薦的百戶。”

“朱昉推薦的?”弘治皇帝立刻想到了一門忠烈的保國公朱家,“看不出來,這個趙夢吉還是文武全才。何汝大和朱昉為國納士,忠心可嘉。”

臥槽!

牟斌,你撒謊眼睛都不眨一下嗎?

被牟斌搶先,王嶽就感覺自已比吃了屎還噁心。

人丟了,已經不能挽回了,王嶽腦子一轉,立馬有了計策。

“陛下,東廠請求協助撫寧衛抗倭。”

王嶽雙膝跪地,“老奴願意下軍令狀,懇請陛下把撫寧衛後勤補給工做交給東廠。如若少了一絲一毫的補給,老奴提頭來見!”

剎那間,風向就變了。

已經不再是記賬法的問題,而是變成了軍功歸屬的問題。

兵部尚書劉大夏神色一凜,“陛下,沿海州縣匪患嚴重,臣認為東廠督促後勤最為恰當!”

劉大夏和王嶽是政敵,此時為他說話,這讓王嶽大感意外。

然而,讓他更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牟斌也是深深一躬身,“陛下,臣贊同劉尚書的提議。”

倭寇犯境,其餘的五大尚書也是紛紛行禮,“臣等附議!”

“三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弘治皇帝看向內閣三老。

三人紛紛點頭,“臣等附議。”

弘治皇帝鬥志昂揚,抗倭之餘,他也沒忘記新式的記賬法:

“傳朕旨意,新式記賬法在永平府、內庫府試行。東廠、錦衣衛共同協查,凡有徇私舞弊者,定斬不赦!”

“由戶部調撥糧草軍械,東廠督促後勤,儘快將錢糧補給運往撫寧縣。如有貽誤戰機者,殺無赦!”

“撫寧縣令何汝大,暫任平倭將軍。李猛、孟鰲為先鋒,節制撫寧縣一切軍政事物,撫寧衛、錦衣衛所強強聯合,殲滅來犯之敵!”

“建昌伯張延齡,冒死進諫有功,賞麒麟服一套,金魚腰帶一條,順天府西山方圓五里範圍,納入建昌伯封地。”

說到這,弘治皇帝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牟斌,“撫寧縣時員、錦衣衛百戶趙夢吉,領百人督戰,人員自選!”

群臣躬身行禮,高升歌頌道,“陛下聖明!”

大明朝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起來,整個京城的目光也全都聚焦在撫寧縣。

離開暖閣,王嶽看向牟斌,十分不甘心的一拱手,“謝了!”

“老王。”牟斌滿眼真誠,“以後你怎麼使絆子,我都接招。但這次,咱們要齊心協力了。軍功,錦衣衛絕不獨佔。”

“老牟,你瞧不起咱家?”王嶽傲嬌的抬起手,和牟斌擊掌為誓,“咱家雖然是沒卵子的,但也知道國仇家恨,也知道權利是誰給的。等滅了倭寇,咱倆在接著鬥!”

牟斌轉身離開,走了幾步突然回過頭,“老王,陛下旨意,督戰隊人員自選。”

“咱家曉得了。”王嶽擺擺手,示意牟斌離開。

遠處,張延齡拉著周經的衣袖,就是不撒手,“老周,陛下真的賞我麒麟服金腰帶,還把西山也給我了?”

“是,賞了!”周經滿眼無奈,“伯爺,這讓別人看見,下官以後還怎麼做人?”

“你讓我鬆手也行。”張延齡嚴肅認真的看著周經,“以後再有這樣的好事,你一定要先想著我。我要拿大明金腰帶,也必須拿一條金腰帶,證明我張家人不是廢物。”

“……”周經神色複雜的看著張延齡,“下官一定想著你,好事全都想這你,讓你先立功!”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張延齡喜笑開顏的鬆開手,哼著小曲得意洋洋的走出皇城。

牟斌腳步匆匆的回到鎮撫司。

立刻讓人準備了百戶的官服和腰牌,並且把趙夢吉的名字登入在冊。

“準備快馬,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官憑印信送去撫寧縣。”

“都給老子記住了,趙夢吉是咱們錦衣衛的人!”

下屬離開,牟斌的臉上露出愉悅輕鬆的笑容。

走到書案前,親手寫了一份請帖。

找來小吏交代道,“立刻送去保國公府,就說本官在鴻圖閣備下酒宴,邀請保國公暢飲!”

朝臣們陸續離開暖閣,弘治皇帝也徹底鬆了一口氣。

神色複雜的看著張皇后,“愛妃,果真要如此?”

“陛下,臣妾確實有私心。臣弟什麼德行,臣妾最清楚不過了。難得他要忠君愛國一回,臣妾沒理由拒絕。”

張皇后目光憂慮,看向詹事府的方向,“厚照尚且年幼,將來繼承大統,也不能沒有自已的班底。此時,正是絕佳機會。”

“愛妃,那就是個不成型的草臺班子……”

“初生牛犢不怕虎,亂拳打死老師傅。”張皇后依偎在弘治皇帝懷裡,“一力降十會,四兩撥千斤,總要選一個。陛下,你被他們逼得太苦了,臣妾不想厚照也這樣。”

“愛妃!”弘治皇帝把張皇后死死的摟在懷裡,內心五味雜陳。

大明朝的官場,風雲際會。

能上位的人,都是比對手強的人。

哪怕是菜雞互啄,最終也會出現個魁首。

回顧大明朝開國的歷程,朱元璋最初的老班底,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才能。

就連常勝將軍常遇春、魏國公徐達,也都是泥腿子出身。

但他們曾經說過,鳳陽的老兄弟們,前期都戰績平平。

當獨自帶領小隊伍之後,幾乎每天都在和元軍玩命。

元軍驍勇善戰,他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用最小的代價打贏元軍。

時間久了,在怎麼無能之輩,只要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生存下來,軍事才能上也會有質的飛躍。

想想沛縣、南陽、鳳陽……

一個縣的人才,不一定能取得天下,但足以逐鹿中原。

心念至此,弘治皇帝堅定的目光,也落在了詹事府的方向:

太子,朕就給你留下這個草臺班子。

能不能讓這個草臺班子陸地成聖,就看你自已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