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67年5月,隨著“復課鬧革命”的號召,學生們被要求重返校園。倉泰中學也響應號召,重新開放了校園,併成立了“領導小組”來組織和管理學校的各項事務。在這個特殊時期,魏來被大家一致推選為“領導小組”中的一員。
對魏來而言,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榮譽,也是他積極參與學校事務、為同學們服務的一個機會。他懷著滿腔熱情和堅定的決心,準備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所謂的“革命”中去,期望能為學校和同學們做出實質性的貢獻。在他的想象中,自已將在這個平臺上發揮重要作用,引領學校走向更好的未來。
然而,世事難料。在確定“領導小組”常委人選的關鍵時刻,出現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根據上級的規定,學校“領導小組”只能設立七個常委,但大家卻推出了八個備受矚目的候選人。這意味著,經過一輪激烈的角逐和討論後,必須有一個人要被剔除出這個核心團隊。
這個訊息在學校裡迅速傳開,引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討論和爭議。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看法和傾向,但始終無法就剔除某人達成一致的意見。在這種僵持不下的情況下,學校決定將這個問題上交到更高一級的機構——所在的公社領導小組,讓他們來做出最終的決定。
魏來原本對此並不太擔心。他出身清白,一直以來表現優秀,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和尊敬。因此,他自信地認為自已應該能夠留在常委名單中,繼續為同學們服務。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公社領導小組在經過一番仔細的審查後,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剔除魏來。原因竟然是他的母親,以及已經去世多年的養父存在所謂的“嚴重的政治歷史問題”。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魏來感到五雷轟頂,他簡直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那些曾經支援他、與他並肩作戰的同學們也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他,彷彿他成了一個不可接觸的“病毒”。這種突如其來的孤立和排斥讓魏來陷入了深深的孤獨和絕望之中。他開始懷疑自已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不知道自已究竟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會遭到如此不公的待遇。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魏來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心靈折磨。他反覆思考自已的過去和未來,試圖找到一條出路。然而,政治這個複雜而殘酷的領域卻讓他感到無所適從。他開始明白,在這個動盪的時代中,一個人的命運往往不是由自已掌握的。這種無力感和挫敗感幾乎讓他陷入了崩潰的邊緣。
然而,魏來並沒有就此沉淪下去。他意識到,只有透過不斷學習和努力提升自已,才能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中立足。於是,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已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尋找一條屬於自已的道路。雖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荊棘和挑戰,但魏來已經做好了準備,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已的夢想。
魏來雖未能躋身學校“領導小組”常委之列,但他對“革命”的熾熱情感並未因此而冷卻。相反,他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宣傳隊”的各項活動中,彷彿要將所有的熱情都傾注在這片紅色的舞臺上。這個宣傳隊由十六名青春洋溢的成員組成,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初二、初三的文藝骨幹,七名男生和九名女生,每個人都懷揣著對革命的無限憧憬。
黃金鳳和黃其鳳,這對姐妹花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初二(3)班的天空中熠熠生輝。她們的歌舞天賦令人矚目,美麗的外貌更是讓她們成為了宣傳隊的焦點。與此同時,與她們同大隊的劉子英,不僅是魏明的同窗,更以卓越的成績和機智的頭腦贏得了眾人的讚賞。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父親還是公社黨委的重要成員,這無疑為她增添了幾分榮耀。
胡春秋和曹曉妹,這兩位宣傳隊中的女生長者,以她們嫻熟的舞姿和優雅的風采,常常贏得同學們的熱烈掌聲。除此之外,宣傳隊中還有幾位來自附近小鎮的姑娘,她們在音樂和舞蹈方面各有特色,為團隊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男生中,除了魏來和他的兩位摯友外,還有初二的兩位樂器高手。其中一位的笛子演奏得出神入化,彷彿能吹出天籟之音;另一位則擅長二胡,技藝非凡,能表現出豐富的情感。另外,還有兩位身材高挑、擅長舞蹈的男生,他們的加入無疑為宣傳隊增添了更多的看點。
在這個多元化的團隊中,每個人都展現出了自已獨特的才華和興趣。魏來,身為召集人,始終秉持著“人人都是主角”的理念,盡力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已的位置上發光發熱。他從不以“領導”自居,深知團隊的力量來源於每個人的貢獻和協作。他只是默默地扮演著粘合劑的角色,將大家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在緊張的排練過程中,“二黃一劉”和小鎮上的幾位姑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每一次的練習中。她們不僅展現出了自已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更與“國家隊”的其他成員一起刻苦排練、精益求精。魏來更是以身作則,不僅努力練習嗓子、拉伸韌帶、還悉心指導其他隊員的舞蹈動作和表情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一臺精彩紛呈的歌舞節目終於呼之欲出。
這支宣傳隊在本地各個生產大隊進行了迴圈演出,每一次的亮相都引起了轟動。特別是那些鮮光亮麗的姑娘們一登上舞臺,就立刻引發了臺下觀眾的一片驚歎聲。他們的演出不僅受到了社員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更成為了與觀眾深入交流的寶貴機會。透過舞蹈、歌唱和表演等形式,他們將革命思想的精髓廣泛地傳播給了每一位觀眾。
為了緊跟當時的政治形勢和宣傳需求,魏來和他的團隊精心策劃並排練了一系列歌舞節目。其中包括膾炙人口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北京的金山上”以及震撼人心的“長征組歌”等。這些節目旨在透過藝術的形式宣傳革命思想、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
在“長征組歌”的演出中,魏來擔任了重要的角色。當他深情演繹“雪皚皚、路茫茫”這一章節時,透過一個前後劈腿的絕妙動作,完美地呈現了長征途中的艱辛與坎坷。這一精彩的表演立刻引起了在場觀眾的熱烈反響,整個場館都響起了如雷般的掌聲和歡呼聲。魏來的出色表演無疑展現了他對舞蹈的精湛技巧和出色的舞臺表現力,更讓觀眾們深刻地感受到了長征精神的偉大與崇高。
雖然沒有進行刻意的宣傳和推廣,但鄰近的江蘇太倉等地卻紛紛前來邀請他們前去演出。當地人民開著手扶拖拉機把宣傳隊的所有人員接去演出場地,以期待他們的精彩表演。這種樸實而真摯的熱情讓魏來和他的團隊深受感動,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為革命文藝事業奉獻的決心和信念。
透過歌舞的形式,魏來和他的宣傳隊成功地將革命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了人們的心中。他們為那個時代的文化革命貢獻了自已的一份力量,也為後人留下了一段難忘的紅色記憶。他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和讚譽,也為他們自已的人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