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嫻兒沒理那四個丫頭,先看了嫁妝單子。
第一項便是玉溪莊,包括一百畝一等田,一百畝二等田,還有一個院子。
第二項是各色擺件,玉的、象牙的、木雕的、陶瓷的,大到八扇屏風,小到蓮花小掌玻璃鏡,種類繁多。
第三項是首飾,金的、銀的、玉的、寶石的,光看名字就覺得滿目珠翠。
第四項是衣料,綢的、緞的、紗的,名字稀奇又好聽。
第五項是藥材,山參、靈芝、鹿葺、血燕窩,等等。
謝嫻兒心中暗喜,這麼多嫁妝,當真是價值不斐。
劉嬤嬤是第一次在這位有些呆的四姑娘眼裡看到精光,她不沉心頭一沉,這抹精光可不是有些呆傻的四姑娘該有的。
再仔細一瞧,四姑娘的眼神雖然沒有離開嫁妝單子,但還是原來的呆板樣,剛才許是看錯了。
看完後,謝嫻兒抵制住滿心歡喜,把嫁妝單子遞給劉嬤嬤,又開始看奴契。
除了周嬤嬤一家四口,綠枝,三個婆子,又多了六個人的契。
其中四個人分別是白鷺、白鴿、白鷗、白鶴,應該是這四個丫頭了。
另外還有一個劉良,一個譚氏。
謝嫻兒拿著這兩張契問道,“這兩個人是誰?”
劉嬤嬤笑道,“劉良是老婆子的兒子,莊子裡的於管事老了,回兒子身邊享福去了。
大夫人就派良小子去接了於管事的班。
譚氏是老婆子的兒媳婦.”
謝嫻兒早就聽周嬤嬤和綠枝說過,劉嬤嬤是個寡婦,劉良從小沒有父親少教養,最是混帳和無賴,喜歡吃酒,醉了就打架生事。
府裡下人知道他的底細,都不敢把自家姑娘嫁給他。
後來,還是劉嬤嬤使錢託了關係,娶了一個剛賣進府的姑娘做媳婦。
即是這樣,也經常把他媳婦打得哭爹喊娘,鼻青臉腫。
在他媳婦懷孕四個月的時候,也沒有停手,結果把胎兒也打落了。
如今過去了四五年,他媳婦再也沒懷上過。
一個把持著自己的屋裡,一個管著自己的外面,自己的家都被這兩母子當完了。
謝嫻兒笑笑,越混帳越貪婪才越容易收拾不是。
便道,“劉嬤嬤如此懂規矩的老人,小劉管事肯定錯不了的.”
劉嬤嬤聽謝嫻兒已經開始叫自己兒子管事了,高興得不得了,也第一次看四姑娘順眼起來。
又對那四個丫頭說道,“還不快來見過主子.”
那四個丫趕緊上前來跪下磕了頭,依次作了自我介紹。
白鴿是這裡面年紀最大的,今年十五歲,眉目清秀,體貌偏豐。
白鷺是長得最好的,柳眉杏眼,肌膚如玉,十四歲。
白鷗是最愛笑的,未語三分笑,一笑還有兩個討喜的小酒窩。
白鶴是最瘦的也是歲數最小的,才十二歲,還沒完全長開。
謝嫻兒點頭讓她們起身,綠枝便拿了剛做的四個空荷包給她們當見面禮。
另外三個還好些,那個顏色最好的白鷺捏捏荷包是空的,微不察地撇了撇嘴,這個轉瞬即逝的小動作還是被謝嫻兒看到了。
這幾張奴契謝嫻兒並沒有交給劉嬤嬤,而是讓周嬤嬤幫她收起來。
劉嬤嬤還等著謝嫻兒把奴契也交給自己保管的,見四姑娘直接給了周嬤嬤。
心裡不太自在,面上又不好說。
又一想,那幾張紙有個屁用,到哪裡都是財權最管用。
自己不僅把持著她的嫁妝,以後她院子裡的月錢也一定要抓在手心裡才行。
謝嫻兒只是馬家一個臨時工這件事只有謝家和馬家的上層知道,連許多主子都不知道內情,劉嬤嬤這些奴才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她只得了大夫人的囑咐,四姑娘年青不知事,嫁妝要把持住了,不能讓四姑娘隨意亂用。
劉嬤嬤又建議道,“現如今姑娘已經有五個丫頭了,還是應當給她們分分工。
咱們府的定例是,姑娘們都是兩個大丫頭,四個二等丫頭,小丫頭們若干.”
謝嫻兒點點頭,她對白鴿的映像還不錯,穩重,行事也還算有個眉眼高低。
便道,“綠枝是我用順手了的,白鴿要大些,這兩個就是一等丫頭了。
剩下三個就是二等的吧.”
劉嬤嬤本來還等著謝嫻兒徵求自己的意見,然後她就舉薦白鴿和白鷺當一等丫頭的,沒想到謝嫻兒直接就指定了。
趙嬤嬤曾經暗示過她,白鷺顏色好,若好好培養培養,說不定會有些造化。
趙嬤嬤是安平院子裡的管事嬤嬤。
想到這些,劉嬤嬤便低聲說道,“姑娘,綠枝委實太小了些,恐怕當不了大丫頭.”
謝嫻兒諾諾道,“怎麼辦呢,我都說了。
要不,等綠枝犯了錯再換?”
劉嬤嬤心裡極不樂意,但也不能當眾太給四姑娘難堪,再怎樣她也是主子。
想著拿個小丫頭片子的錯還不容易,權且讓她高興幾天。
只得點頭道,“姑娘說的是.”
旁邊的綠枝可謂是幾起幾落,雖然最後還是保住了大丫頭的位置,卻不一定坐的穩。
急得眼淚在眼圈打轉,也不敢出聲。
她原來雖然是近身服侍四姑娘,定的卻是灑掃小丫頭,月錢只三百文,若是名正言順升到姑娘的大丫頭,就能拿到一千文了,家裡的進項也能多一些。
這之後,劉嬤嬤便顯少來落霞院。
劉良要帶著媳婦去玉溪莊,她要幫著兒子媳婦做做準備。
劉嬤嬤一不在,另外兩個婆子也躲起懶來,經常不見人影,即使來了也是窩在她們的屋裡說笑。
之後的催嫁、安床之類的程式,好像沒有謝嫻兒任何事。
她也樂得自在,帶著周嬤嬤和幾個丫頭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了些小東西。
轉眼便到了要出嫁的頭一天,剛吃過早飯,劉良兩口子在劉嬤嬤的帶領下來給謝嫻兒磕頭,然後去玉溪莊上任。
上晌,嫁衣、蓋頭、首飾、化妝盒等物就送來了,這些東西由周嬤嬤管著。
送小叔輩的玉筆筒、送侄子輩的玉掛件及賞奴婢的銀祼子也送了來,用荷包裝好,由劉嬤嬤保管。
接著,又來了幾個拿著紅綢彩綾的婆子,她們把院子和正房,特別是臥房好好拾掇了一番。
房裡掛紅著綠後,倒也喜氣多了。
下晌,沒有出嫁的三姑娘謝婉兒、五姑娘謝妍兒、六姑娘謝姝兒便結伴來給謝嫻兒添妝。
謝婉兒第一個進屋,衝謝嫻兒笑道,“四妹妹大喜.”
然後把一個寶石赤金簪遞給謝嫻兒。
這位就是謝嫻兒剛穿過來那天哭著求她別鬧了的女孩兒。
雖然她的笑容有些疏離,但至少沒有嫌棄。
謝嫻兒站起身接過簪子,笑道,“謝謝三姐姐.”
第二個進來的是五姑娘謝妍兒,也就是那天把指甲掐進謝嫻兒肉裡的熊孩子,她拿了一對珍珠吊墜添妝。
毫不掩飾對謝嫻兒的不滿,連著甩了幾個眼刀子才說道,“恭喜四姐姐得償所願嫁進了馬家.”
謝嫻兒不跟熊孩子一般見識,依然笑著接過吊墜,道,“謝謝五妹妹.”
最後一個是六姑娘謝姝兒,今年只有十一歲,她送了一條綾帕給謝嫻兒道,“這是我親手繡的,四姐姐別嫌棄.”
……………………………………………………新書養肥期,求點選、收藏、推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