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沒人知道這三天華府到底經歷了什麼。

只知道三天後,當太后儀態雍容的從華府走出時,整個人似乎更有韻味了,也變的比以往更迷人了些,容光煥發。

要說唯一的怪異之處?

可能就是太后走起路來姿勢總是很古怪,時不時的還需要身旁的路先生攙扶一下......

不過好在。

既上朝堂,垂簾聽政,那是有珠簾相隔的,再加上距離過遠,文武百官也難以發現什麼異樣。

今日的路滄瀾依舊站在了慕容世嬿身邊,目光平靜的掃視著下方那前來面聖的東齊使臣。

“啟稟太后,外臣此來,是特奉了我家陛下的旨意,邀太后您共同出兵,討伐魏國的。”

東齊使臣一臉諂媚的作揖行禮。

但慕容世嬿卻顯然不吃這一套,只冷笑道:

“邀我們出兵伐魏?貴使是不是搞錯了?

“如今西魏與東齊結盟天下皆知,魏國可是足足許給你們十倍軍資,和一半占城呢。

“而貴國為了魏國,也是不惜與我燕國決裂,在魏燕決戰的關頭,公然撤兵。

“這昨日盟約還歷歷在目,今日便又要與我們再談合兵伐魏?

“貴使這大白天的,怎麼還說起夢話來了呢......”

聞言,那齊使臉上也是一陣火辣辣的疼,感覺臊得慌。

因為這事說到底,本就是他們齊國理虧......

你說,本來燕齊結盟結的好好的,人家燕國事先還給了你們邊境三座城。

結果你齊國見利眼開,覺得人魏國開的價更高,於是轉頭就把燕國給扔一邊,跟魏國好去了。

後來被魏國矇騙後,又想起燕國來,想要合力出兵伐魏?

鬧呢?

是不是不發火就把別人當傻子啊?

脾氣就是再好,也受不了被當“備胎”啊!

不過,那齊使就算是想到了這一點,臉上的羞愧也並未持續太久。

因為他突然記起,東齊可是堂堂亂世第三國,是大國啊!

反觀北燕呢?

百年來從來都是排在諸國之末。

就是這次僥倖打贏了西魏,那也不代表就可以反過來騎在他們頭頂上啊!

跟你再結盟是看得起你,你還敢挑三揀四的??

夠不著西魏,還夠不著你嗎?

想通這一點後,連帶齊使的腰桿都挺直了幾分,重新睥睨著說道:

“太后此話就未免有失公允了吧?

“燕齊結盟,共同伐魏,這本來沒什麼問題,可問題是,燕軍竟然能以區區三萬甲,陣斬魏軍七萬人?

“有這般強的戰力,那事先竟然還讓我齊國替你們去攻城拔寨,去死人?這,就有些不對了吧?

“還是說......太后這是當我們齊國好欺負嗎?”

慕容世嬿柳眉輕蹙,一時竟還真有些不知該怎麼接話。

好在身邊的路滄瀾及時圓場,雙手攏袖,淡淡的說道:

“首先,攻城拔寨,本身就會死人,不光是你們齊軍死了,我燕山男兒同樣死傷無數。

“貴國既事先收下我們邊境三城,那心裡本就該有所準備才是......

“其次,若我們燕國真是在利用你們齊軍,那你們齊軍領兵的將領難道是豬不成?就真的心甘情願為我們所用?

“既然連你們領兵的齊將都沒意見,那貴使將此話放在我燕國朝堂上講出來,又是何意?碰瓷嗎?

“最後,以三萬人陣斬七萬魏軍,的確是我燕國打出的戰績,但那只是代表我燕國足夠幸運。

“畢竟,此戰運氣成分佔比很大,能贏,是因為魏軍一如既往的輕視我們燕國,這才會有此次的含光谷盡數覆滅。

“說句不好聽的。

“若無你齊國此次臨時退兵,逼得我們燕國只能背水一戰,我燕軍......還未必真就能勝了這數倍魏軍!”

路滄瀾的話並沒有刻意掩飾,所以很快便傳遍了整個朝堂。

不光是懟的那齊使一陣啞言。

就連朝上的眾臣們思來想去,也覺得頗有道理,先後附後道:

“不錯,我燕軍此次能大獲全勝,說起來還全是你齊國逼的,你齊國也有臉拿這事來問責我們?”

“哼哼,被魏國那皇帝老兒騙了才想起我們燕國來?貴使真是好算計。”

“還給城呢?堂堂亂世第三國,竟然連一點信用都不講,盟約說背棄就背棄,早知道這城就是給狗都不給你們。”

“當初將我們棄之如敝屣,如今竟也好意思再找上門來?”

“......”

朝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讓那齊使很是氣憤,轉過頭來忍不住就說道:

“你們!”

但朝臣們紛紛冷笑,無一人理會他。

齊使這才憤然甩袖,扭頭看向珠簾後的北燕太后,作揖說道:

“好好好,貴國的心意我已然明白。

“外臣這就回國上奏我王,讓他派大軍來親自與你們交涉!”

說罷,齊使轉身就要離去。

但這時,路滄瀾的聲音卻再次響起:

“齊使且慢!”

齊使冷冷的轉過頭來:

“不知貴國還有什麼吩咐?”

路滄瀾淡笑一聲:

“你看你,怎麼還急了呢?我們也沒說不與貴國合作啊......”

此話一出,別說朝臣們個個驚疑了。

就連身邊的慕容世嬿都不禁有些詫異的望著他。

但出於對路滄瀾的信任,她並沒有出聲阻止。

而見北燕太后似乎都沒有“反對”,齊使這才重新轉過身來,神態間似乎又恢復了往日的傲慢,說道:

“這麼說來,貴國是肯與我齊國合作了?

“那不如就請太后定下發兵期限,我齊軍也好從旁策應。”

“這......”

“這個先不急。”

就在慕容世嬿還有些遲疑之時,只聽路滄瀾再次說道:

“既是盟約,便講究互有好處。

“此番伐魏,是你齊國主張,你們的好處你們肯定心裡知道,那我燕國能有什麼好處呢?”

齊使微眯起眼,淡聲說道:

“這天下人皆知,魏國向來欺壓燕國百姓,視燕民為豬狗,隨意屠之。

“如今我齊國一同出兵替你們燕國討公道,這難道還不夠嗎?”

路滄瀾搖了搖頭,語氣平靜但認真的說道:

“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