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前聽聞虞老本是散修出身,在散修之中,有著很高的威望,後來因得先帝賞識,故追隨先帝,闖出了一番大業。”

柳元欽佩地說道。

別看虞明一把老骨頭,但其可是貨真價實的御虛境圓滿的境界。

也就是,八境圓滿。

因為資質和年齡等各方面原因,這才困於九境之前。

虞明擼了一把鬍子,精神頓時抖擻了起來,笑呵呵地說道:“都是些陳年舊事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我想讓虞老幫我聯絡兩個人。”柳元道。

“誰?”虞明問道。

柳元緩緩說道:“霸刀,影刃。”

眾人眉頭一皺。

普通的散修,大多都是因為資質不行而被各大勢力拒之門外。

而強大的散修,則往往是由於自己太行,而對各大勢力嗤之以鼻,或者醉心修煉,或者不喜束縛。

而柳元口中的霸刀、影刃,正屬於強大的散修一列。

這兩人,都在修煉界赫赫有名,桀驁不馴,行事乖張,有著強大的實力,不少宗門、王朝都曾經向他們丟擲過橄欖枝。

霸刀痴迷於刀。

影刃高歌“原諒我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總而言之,不少勢力都吃了這二人的閉門羹。

虞明臉色犯難,道:“此二人素來不喜與王朝、宗門等勢力為伍,即便能聯絡上他們,他們也未必會賣我這把老骨頭的面子。”

柳元則搖搖頭,笑道:“只要虞老能夠替我聯絡上他們,後續之事,便交給我了。”

這時,柳元取出兩道錦囊,放到虞明手裡。

“這道錦囊給霸刀,這道給影刃,勞煩虞老替我轉交給他們了。”

虞明皺了皺眉,看著手裡兩道打了“柳”字標籤的錦囊,點點頭,道:“老朽盡力為之。”

這兩道錦囊,柳元早已經準備好了。

即便池瑤這一次不削藩,柳元也會讓虞明將這錦囊轉交給霸刀、影刃二人。

這屬於柳元原定計劃的一環。

只不過......現在提前了一些罷了。

“對了。”

柳元似乎想起了什麼,又叫住了虞明,道:“陛下日後若是問起這兩人,只希望虞老能說是您親自全權操辦。”

虞明一怔,道:“柳相這是何意?”

柳元笑了笑:“陛下對我太過恩寵,我有些惶恐不安,故不敢有太多的動作,聯絡霸刀、影刃兩位散修,若是引起陛下不喜,便希望虞老能替我分擔一些,若是能有些許功勞,那自然是虞老有功了!”

虞明哈哈大笑:“你小子,現在比我還老油條了!”

政事堂裡的眾人也都面露笑容。

尤其是柳大富,滿含欣慰之色,心道:“在如此年紀便懂得收斂鋒芒,不愧是我柳大富的好大兒!”

年少得志,猶如一夜暴富。

許多人的表現:狂。

但柳元則不然。

此時的柳元,在大夏王朝,尤其是池瑤面前,那相當於當紅炸子雞,頂流中頂流。

正所謂“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的,名望大於實際。

柳元不敢自詡自己肩負得起這樣的期望。

因此,只得行“中庸之道”。

對於他人而言,柳元如果時時出彩,事事能幹,名望甚高,彰顯出強大的實力,他們就會對柳元的一切用放大鏡來觀察。

一旦柳元有所失誤,定然招致一片謾罵,甚至是禍患加身。

而“聖人千慮,必有一失”,何有柳元乎?

故而,柳元往往將大部分的功勞讓給他人。

簡單說,事事都有柳元的身影,證明他的確是幹活了,很努力很負責,為了大夏嘔心瀝血。

而事事都不是柳元居主要功勞,說明柳元並不是主導,而是起輔助作用。

有功,可得小賞。

有錯,亦無大過。

正是柳元時時秉承的處世之道。

用個通俗的說法:穩健。

......

......

這一次政事堂議事,柳元主要佈置了三個任務。

第一,黃大彪募集的八萬兵馬,分成兩批,五萬人奔赴定北,兩萬人秘密留京。

第二,由司徒斌、柳大富兩大戶部干將,分別聯絡萬寶樓、玄武宗,購進武器裝備,武裝秘密軍隊。

第三,由虞明負責聯絡霸刀、影刃兩位散修。

眾人知道:

削藩令已經蓋上了大夏國璽,詔令一到各路諸侯手裡,那可能就會掀起一場大禍。

即便池瑤陛下手中握著一張底牌,但眾人也不敢耽誤幾分。

因此,虞明、司徒斌、柳大富等人立即邁出政事堂,著手去辦。

“黃大人,留步。”

正當黃大彪也提出告辭時,柳元開口叫住了黃大彪。

“柳相,可還有吩咐?”

黃大彪爽朗地笑道。

“黃大人,想必你也知道,這次我們佈置的後手,何處才是關鍵?”柳元眨了眨眼。

黃大彪是多年的老油條了,直接便答道:“柳相,我以為關鍵就在於秘密留京的兩萬兵馬。”

“不錯,正是如此!”柳元頷首,笑了笑,“可這兩萬兵馬,無人領軍,戰力再強也是一盤散沙。”

黃大彪點了點頭:“柳相所言甚是。”

“所以......”柳元看了看黃大彪,凝著眸子,“你把衣服脫下來,讓我看看你胸膛......”

“柳相你這是何意?”

柳元話沒說完,黃大彪便是一怔,立即後退半步。

柳元:“????”

黃大彪緊皺著眉頭:“柳相你有些日子沒去紅袖招、瓊月閣了,莫不是改了性趣?”

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