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土地稅
大唐:開局老爹造李世民的反 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天天被人罵也難受。”長孫僑起身,丟了三個銅板在桌子上,“結賬!”
鄭麗婉起身跟在長孫僑身邊,“僑哥哥,今天是最後一天假期了。”
“就是,連一個婚假都沒有。”長孫僑吐槽道。
“什麼婚假?朝廷不是允許你休假九天嗎?”
在唐朝,官員成親可以放假九天。
“有什麼用?剛剛你也看到了,宮裡傳話,讓我入宮議事。”長孫僑無語的攤了攤手。
“走吧!不要讓陛下他們等你太久。”
“不急,我先送你回府。”
“嗯!”鄭麗婉笑得很甜蜜,和長孫僑在一起,她感覺很輕鬆,沒有那麼多規矩,長孫僑的平等觀念,更是讓她感到幸福。
皇宮之中,御書房裡,今年一月初三,按理來說明天才正式工作,無法,事情太多,大家又遇到李二這樣的工作狂魔,加班就成了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玄齡,早上報紙看了沒有?”
“看了,看來大家都急了。”房玄齡帶著微笑說道。
“利益和自已無關時,大家都會當成看戲,只有利益和自已掛鉤時,大家才會痛。”魏徵搖了搖頭說道。
“信,你到長安不久,你怎麼看這件事情?”
李世民看向一個五十多歲的人,這個人就是剛入京不久的商業部長武士彠。
“陛下,土地這件事情上面,藍田縣做法有可取之處,不過大唐地方大族這麼多土地,朝廷無力收回來,這需要大量錢糧才行。”武士彠想了想,接著說道,“雍州刺史所說土地交換這件事情,臣認為可行。”
“鄭部長,你的意見呢?”
鄭善果從禮部尚書已經變成大唐教育部長。
鄭善果說道,“陛下,眼下臣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不過,東籬的意見也許是一條出路。”
“王部長呢?”李世民看向王橙陽問道。
“臣認為可行,需要多條腿走路。”
“克明,草原如今情況如何?”
“陛下,我們還是到沙盤前來說。”
……
“陛下,雍州刺史到了。”無難的聲音在門口響了起來。
“讓他進來。”
長孫僑大大咧咧走了進來,李世民直接說道,“他你可能不認識,他叫武士彠,大唐商務部長。”
長孫僑看向武士彠,雖然上了年紀,臉上留下了歲月的殺豬刀,不過,依然能看出,年輕時也是一個英俊非凡的人,難怪他女兒能將李治迷得團團轉。
武士彠第一次見到長孫僑,對於這個年輕人,武士彠自然知道。
“應國公!”長孫僑拱手打起了招呼。
“長孫刺史真是年少有為。”
“過獎了!”
“好了!先聽克明介紹草原的情況。”
杜如晦說道,“經過大半年時間,草原的情況基本摸底。
眼下,草原八十個州劃定完成。
根據此前長孫僑刺史的建議,朝廷開發草原時,要注重生態保護,那就是將來每隔100裡需要種植林場,防風固土。
……”
杜如晦大概做了一個介紹。
房玄齡補充道,“朝廷第一步規劃的是草原建城八十座,每個州至少保證二十年會有一座城池。
這樣一來,二十年後草原就能正式納入大唐了。”
長孫僑搖了搖頭,李世民說道,“你有不同想法?”
長孫僑看向房玄齡,“房院長,政務院打算如何修建草原城池?”
“圈地,規劃以後修築城牆,同時遷移人口,賣土地讓大家修建居所。”
“恐怕眼下不合適。”長孫僑看著眾人,隨即說道,“大唐現在不允許強制遷移人口前往,那麼大家前去,就必須要有更多的利益。
大唐很多稅收不合理,過於短視。”
李世民臉一黑,“說明白點。”
“例如出售土地,我指的是宅基地,就是大家住宅用地。
朝廷出售是拿到錢了,一次拿到不少,這就相當於一錘子買賣,今後收稅怎麼辦?
因此,朝廷應該免費提供宅基地,今後每年繳納土地稅。”
“說詳細點。”
“以長安為例,一畝院子的土地大概10萬錢,蓋房子其實只需要3萬錢,總價13萬錢,有多少家庭能負擔得起?政府收了稅,今後政府就沒有這個收入,怎麼辦?只能其他地方加稅。
因此,我的建議是,土地免費,房子每年需要繳納土地稅,房子永久是百姓的。
10萬錢的土地錢可以分攤,房子價值3萬錢,按照1%收取,每年就是300錢,看上去很多,實則不然,因為普通家庭根本不需要這麼大面積,鄉村土地稅收可以定得更低。
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將來都會年年有財政收入。
隨著人口增加,住房需求必定增加,也就是說,稅收會越來越多。
否則,地方政府必定就會瘋狂出售土地,他們不會管今後的人如何,只管自已能收更多的稅,眼前的百姓得到更多福利。”
長孫僑的話讓所有的人瞳孔放大,因為這是一個全新概念,就像長孫僑所說,一次10萬錢賣出去是舒服,但是,今後就沒有了這筆收入,同時,也會增加普通人買房的難度。
“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將來地方政府就可以把重心放在發展工商業上面,不用天天盯著土地。”武士彠第一個贊同道。
“辦法是不錯,不過,已經有宅基地的人呢?”長孫無忌問道。
“以前,從沒有人說過房子是個人私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裡的王也可以理解為國家,既然是國家的,不交稅屬於正常的,如今全部是自已的,自然需要交稅。
不過,要明確一樣,那就是免稅面積,要確保窮人能活下去。”
長孫僑的話雖然有點不要臉,不過也屬於正常,自古以來就沒有明確產業歸屬問題。
“草原上倒是可以先試。”房玄齡建議道。
“草原上其他問題呢?”李世民繼續問道。
“要有足夠吸引力,吸引大家前去。
有了利益,不愁大家不前去。
只要有人,建城速度會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