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機,你有一個好侄兒。”蕭禹對著身旁的長孫無忌說道。

“這小子倒是比他爹強一些。”長孫無忌笑呵呵的說道。

最近一段時間下來,長孫無忌喜歡上了這個侄兒,知進退,聰慧異常。

“好,不枉皇后對你的教誨!”李世民點了點頭。

長孫無忌突然發現李世民比自已還不要臉,他沒記錯的話,長孫僑只是昨天見了自已妹妹一面。

人吃飽了就想動一下,在眾人滿意的目光中,長孫僑看著眾人離開。

“今天這事辛苦你了。”秦瓊一臉和善的說道。

“伯父客氣了。

對了,伯父,我給廚房說了,有幾道湯可以補氣血,平時可以多喝一點。”

“有心了,今後秦家欠你一個人情。”

“伯父見外了。”長孫僑並沒有拒絕,秦瓊的人情可不好得。

看著長孫僑離開的背影,秦善道說道,“阿耶,他一點都不簡單。”

歷史上秦瓊有三個兒子,秦善道是老大,秦懷道其次,如今的秦懷道才3歲。

根據出土的墓誌銘顯示,秦善道是秦瓊最有出息的兒子,就是唐初開國二代裡面也是佼佼者。

秦瓊死後,秦懷道繼承了秦瓊爵位,很多人不理解,古代為何人死了會追封?追封對於死了的人作用不大,但是對於繼承爵位的人而言是大好事,按照降一級的辦法,第一代繼承爵位也就是降半級左右,因為追封都會提高爵位。

秦善道做到了十二衛大將軍,正三品,勳官也做到了十二級最高的上柱國,不依靠父蔭做到這一點,屬實難得。

此時的秦善道也才不到十八歲。

“你怎麼看他?”

“冷靜,面對陛下和滿朝重臣,不卑不亢,實話說,兒做不到。”

秦瓊點了點頭,他點頭並不是說長孫僑的事情,而是秦善道的態度,在秦瓊看來,你能力差點不要緊,但是不能自大,同時要有容人之量。

“善道成長了,長孫僑知進退,尤其擅長察言觀色,你和他年齡相近,有時間你們多走動走動。”秦瓊並不傻,可以說很聰明。

歷史上,貞觀元年開始,秦瓊就一直病了,直到貞觀十二年去世,說秦瓊一點不擔心鳥盡弓藏是假的,尤其是像秦瓊這樣瞭解歷史的人,只不過,他低估了李世民,也許是因為出身貴族的自信,也許是對自已能力的自信,李世民的確算得上善待手下文臣武將。

“孩兒記住了!”

出了秦府,長孫僑沒想到,長孫無忌在等他。

“叔父!”

“上馬車!”長孫無忌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忠叔,你們跟著我們。”吩咐完長孫忠,長孫僑踏上了長孫無忌的馬車。

“陛下打算年後讓你去國子監讀書。”馬車有些窄,二人坐在上面所剩空間不大了。

聽到讀書,長孫僑就開始皺眉,自已夢中讀了三十年書,他實在不想讀四書五經這種書,在他看來,這些書不能強國富民,讀他的價值在哪兒?

“呵呵…,看你小子表情不太願意?”長孫無忌笑呵呵的說道。

“叔父,我真不想去國子監讀書。”長孫僑拒絕道。

“你知道陛下對你的期望嗎?”長孫無忌看著長孫僑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不知道…”長孫僑搖了搖頭,他總共也才見李世民兩次,他能對自已有什麼期望。

“陛下希望栽培你,將來成為太子助力。”長孫無忌輕聲說道。

聲音輕得可以聽到外面馬兒呼吸的聲音。

長孫僑更覺得操蛋,太子李承乾的確從小聰慧仁孝,但是他爹的光芒太甚,尤其是皇后去世以後,加之李世民對嫡次子李泰的寵愛,逐漸讓李承乾心態失衡,也迷失了自已,最終走上了造反的道路。

長孫僑是勵志想做一個躺平的男人,只要將來提前解決掉女帝,自已這一生就比較穩當了。

“叔父,我姓長孫,皇后也姓長孫。

朝中不少人心中有很多擔憂。”長孫僑提醒道,他知道,以長孫無忌智慧,自然很快就能想到。

“你姑姑多次和我說過這件事情,朝中也有不少議論的聲音。”長孫無忌心情有些低落,他和長孫僑不一樣,長孫無忌是一個一心想青史留名的人,這樣的人怎麼甘於寂寞。

“四叔,今後侄兒有您和姑母關照,足矣!”

長孫僑的話落在長孫無忌耳朵裡就是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為了長孫家族少捱罵,長孫僑主動不參與到朝政之中去。

“我能看出,你心中也有抱負,你就甘心嗎?”

長孫無忌的話,長孫僑這段時間也在想,老天讓自已知道了未來走向,也學到了很多跨越時代的知識,自已甘心嗎?

說實話,長孫僑不甘心,但是他能怎麼辦?發展工業?那隻會讓統治者實力更加強大,將來百姓活不下去想造反都無能為力,因為發展工業,統治者必然有更先進的武器。

長孫僑就算造船出海,找到高產的紅薯、土豆、玉米等糧作物,那又如何?能改變百姓被壓迫的命運嗎?

改變不了,不改變皇權的政治制度,百姓永遠被層層欺壓,那麼自已進入朝堂的意義在哪兒?

如果依舊是皇權制度,根本用不到自已,貞觀朝堂,應該是歷史上文臣武將最多的時代,加上心胸開闊的皇帝,自已能做的乏善可陳。

改變政治制度,遠比歷史上任何一項改革都兇險,首先最大阻力是皇室,長孫僑根本無法觸碰,也不能去觸碰…

想到這些,長孫僑有些心灰意冷,他知道皇權制度的侷限性,如果不改革,皇權制度一萬年都無法工業化,因為有兩點阻礙:一是神聖的皇權加上儒家教育,早已經在大家心中形成無數無法觸碰的禁區,有了禁區,必然會限制大家思想;第二就是法治的形成,君王高高在上,法治永遠無法形成,沒有法治,根本無法做零到壹的創新,因為今天的勞動成功會被手握權力的人搶奪……

“四叔有些高看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