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好,我也嚐嚐。”吃了一口,長孫皇后點了點頭,“沒想到這小子還會做飯?”

“這小子恐怕會的不少,不過,明天安排御廚前去學習,他們做的飯和長孫僑比起來,差多了。”

“陛下,你看嘴角的油都在往下滴了。”長孫皇后說完,溫柔的用手帕給他擦拭嘴角。

此時的二人怎麼看也不像大唐的皇帝和皇后,更像一對普通夫妻。

邗國公府邸

這裡的主人叫房玄齡,房玄齡現在是大唐的中書令。

唐朝是群相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

三省分別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中書省起草政令,更像皇帝的高階顧問,門下省稽核政令,如果稽核不透過,哪怕是皇帝頒發的政令也會駁回,歷史上,魏徵擔任門下侍中以後,就無數次駁回李世民的詔書。

門下省稽核以後,就交給尚書省執行。

尚書省原本最大官員是尚書令,從一品,這也是唐朝實權最高的人,因為李世民武德年間擔任過尚書令,從貞觀年間開始,不再設定尚書令,主持尚書省工作的是尚書左右僕射。

尚書省左右僕射都是從二品,左僕射分管吏部、戶部和禮部,右僕射分管兵部、刑部和工部。

(實際上,貞觀年間的戶部叫民部,唐高宗李治登基以後,為了避諱李世民,改民部為戶部。

貞觀年間,只有當世民二字連用才需要避諱。)

中書省的中書令和門下省侍中都是正三品官員。

除了熟知的三省六部,還有九寺五監,後者不屬於六部,行政上和六部同級,並不是隸屬關係。

因此,唐朝除了左右僕射,其他大臣實權天花板就是正三品,一品二品都是虛銜,要麼就是死後的榮譽銜。

這也是為何李世民推行削減封王,會把火燒到裴寂身上,裴寂是朝廷左僕射,等於大唐的官員官員任免考察和錢袋子都在他手裡,李世民想要推行新政,裴寂對也好錯也罷,他都只能離開左僕射這個位置。

房玄齡和杜如晦二人相交莫逆,杜如晦就是房玄齡推薦給李世民的。

兩人無事時總喜歡小酌兩杯。

房玄齡是中書令,杜如晦是兵部尚書,二人都是朝廷妥妥的大佬人物,也是李世民心腹之人。

“玄齡,看來長孫無憲走出了泥潭!”

杜如晦和房玄齡二人坐在書房之中,顯得有些輕鬆,一年到頭,終於也快放假了。

“克明,我一直好奇,原本陛下告訴我們,說長孫無憲有可能也會參與到謀反之中,為何突然變了?”

“玄齡多謀,應該能猜出一二。”

房玄齡微笑著說道,“恐怕和長孫無憲的兒子有關,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廢物。”

杜如晦贊同的點了點頭,“這一點應該不會錯,除了陛下提到長孫僑,剛才你夫人也說了,說長孫僑是一個妙人,很有意思的少年。”

房玄齡沒有那麼輕鬆,反而有些凝重,“克明,外戚之禍才過去多少年?

輔機的事情朝廷上下議論紛紛。

如果……”。

房玄齡沒有繼續說下去,但是杜如晦明白房玄齡的意思,擔心大唐步東漢後塵。

今天從李世民和長孫無忌的話裡,他們能感受到這個少年的不凡,如果長孫僑不姓長孫,他房玄齡並不是嫉賢妒能的人,他都願意支援這樣的少年,可他姓長孫,是大唐的外戚一員。

“玄齡,你說陛下會不知道嗎?何況,皇后一直以來都擔心這件事情發生。

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過不了多久,輔機恐怕要退下來。”

最近,滿朝上下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李世民太過寵信長孫無忌了,這種聲音不僅僅是武德老臣和五姓七望的人有意見,就是原來秦王府的人也有不少議論。

“透過最近的事情,裴寂離開朝堂已成定局,封德彝走了,接下來就是裴寂了。

這樣一來,朝廷的政令實施也會通暢不少。”

“玄齡,馬上要放假了,讓家裡小的去試探試探長孫無憲的兒子?”

杜如晦對李世民的忠心沒有多少人能達到,在杜如晦看來,李世民是他伯樂,他出自京兆杜家(歷史上杜牧、杜甫都出自這個家族),年輕時就看到隋朝的問題,認為隋朝很快會覆滅,當了一段時間小吏就主動請辭回家,天下大亂以後,房玄齡將他引薦給了李世民,從此以後,杜如晦成了李世民核心幕僚。

房玄齡善於謀劃,通常一件事情可以給出幾種解決辦法,杜如晦則善於決斷,兩個人彷彿就是天生的搭檔。

杜如晦對長孫無憲並不放心,因為他了解這個人,他擔心他有更大謀劃,他更擔心皇帝因為親情被矇蔽了雙眼。

“你我家那幾個小子毫無城府和心胸,他們如何試探長孫無憲?”房玄齡接著說道,“不過,魏徵或可以一試。”

“玄成性格太過剛直,我擔心他們起衝突。”杜如晦怕事情鬧大,大家都不好收場。

“無妨,魏徵這個人我也認識多年,他並不是一根筋。

如果他性格一直這樣,瓦崗寨時期李密恐怕早就殺了他。”

房玄齡和魏徵算得上同學,二人都曾經拜大儒王通(太原王氏)為師。

不過,二人曾經一段時間也是死敵。

杜如晦贊同的點了點頭,“咳咳…咳…”。

“克明,你的身體應該好好去看看。”房玄齡提醒道。

“無妨!可能是外面太過寒冷引起的。”

“能想做出肥皂這種稀罕物的人,怎麼也不該是廢物。

但願這樣的人沒有其他心思。”如果有可能,房玄齡也不想為難一個孩子,不過,他不會允許有人危害到大唐江山。

尚書左丞,總理尚書省庶務的一個官職,相當於左右僕射的助手。

尚書左丞是一個正四品上的官職,和吏部侍郎(副吏部尚書)同級。

此時的魏徵就是這麼一個官職。

對於魏徵而言,他深知在貞觀朝當官的不容易,因為他曾經是李建成的東宮太子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