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太極宮高二倒背經
我剛當上駙馬,爹你咋造反了? 不如且住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太極宮高二倒背經
佛經十萬字,倒轉亦玄機。
眼見著太后的誕辰就到了,本來小公主是連個像樣的首飾都拿不出來了,正好前一天下午,之前李芙蓉送的那些財寶到了一批,公主這才有了幾件不錯的首飾。
這天清早,小公主就起來拉著高二進宮去了,高二本來想把師兄也拉上,無塵卻忙著煉丹,就沒去。
兩人坐著車馬到了太極宮,此時不少王子公主都已經到了,只等皇帝和太后。
小公主和幾個要好的姐妹在一邊說著私房話,幾人還不時看向高二,隨後就是一陣傻笑。
高二站了一會兒,是全身不自在,看了一圈也是沒個認識的人,十分煩躁。
一會兒,一個內侍出來喊了一嗓子,皇帝楊妃和太后就出來了,三人分列坐在了中央主位上,眾人皆行禮稱萬歲。
皇帝道:“今日是太后誕辰,在列的都是皇家的王子王孫,公主駙馬,便只當是個家宴,為太后祝壽是了。”
楊妃和太后也說了幾句場面話,隨後就是後輩們一個個上前給老太后送賀禮。
高二見老太后面前不一會就擺的密密麻麻,也是眼饞,想著自已什麼時候過生日也要學著搞這麼一套。此時也是輪到他家上前賀壽了,小公主一把拉著在發呆的高二就走了上前。
小公主先軟軟地喊了好幾聲奶奶,喊得太后心裡甜甜的,高二也跟著喊,可這老太壓根不看他,高二隻能在邊上當個空氣人。
太后說道:“瑩兒啊,之前你大婚時,奶奶身體不好沒去,你不會怪奶奶吧。”
“哪裡會啊,奶奶的身體最重要了,瑩兒每天都請佛祖保佑奶奶著呢。”
高二腹誹,你保佑個錘子,家裡一個佛像都沒,你朝著空氣拜呢,也不揭穿她。
“哎呦,奶奶就知道你孝順,唉,之前奶奶送你的那個鑲寶石大金釵你怎麼不戴呢?是覺得不好看麼。”
公主臉色也是一變,一手抓著邊上高二狠狠掐了一把。還是很有涵養地緩了緩顏色,說道:“那個太貴重了,我喜歡得緊,怕弄壞了,捨不得戴,就放家裡呢。”
“這有什麼捨不得呢,你下次來就戴上,讓奶奶好好看看,要是弄壞了,奶奶再送你幾個。”
公主也是點頭,隨後又送上了那幾幅字。太后是年紀大了些,可眼力還是有的,看著那幾個字是一個比一個喜歡。
“好孫女,這幾個字一看就是出自大家,這寫字之人怕是有近百年的書法功底了,奶奶也是看過不少名家真跡,卻不知道這些字是哪位大家的呢。”
公主也是如實相告:“這些是高二的師兄寫的,他近日來府上做客,聽聞太后要過壽,就寫了這些字送給奶奶呢。”
太后也是臉色一變,之前她只聽說高二家裡是個養狗的,所以有些輕慢,卻不想高二師門中還有這等書法大家,就問高二:“駙馬,倒是沒聽人說起過,你師承何處啊。”
高二正要開始吹噓,小公主一邊攔下他,又狠狠捏了一把。公主搶上前說道:“高二的師父是個野道士,隱居不問世事,他師兄道號無塵,也是窮得活不下去才來投靠我們的。”
太后聽了不太高興,埋怨道:“他師父怎麼說也是你的長輩,怎麼能說是野道士呢,不過這民間不願顯露名聲的能人卻是有的,這樣有才能的人沒有受到重用,就是朝廷的失職了。”
公主連忙說:“瑩兒隨口說錯了話,奶奶勿怪。”
邊上皇帝也坐不住了,太后前半句是在訓孫女,後半句可是說給他聽了,他正準備怎麼回太后話,邊上的楊國舅出來行禮,啟奏道:“太后,微臣身為宰相,未能給朝廷舉薦良才,是臣的失職了,臣必定親自到駙馬請見無塵道長,若是真有良才,一定舉用。”
太后見他話說的滴水不漏,也是點頭。
楊妃這時也在一邊說:“太后,這駙馬除了有這麼個厲害師兄外,卻還有別的本事呢,他在我那芙蓉院,聽聞太后喜愛佛法,就把那佛經五大篇都倒背如流,想著要在太后面前盡孝心呢。”
老太后聽了也是精神一振,說:“我就愛聽佛經,駙馬你且背來。”
旁邊的內侍也是拿出佛經準備,當今皇家重佛禮佛,唸佛經也是很隆重的事,要讓人在一邊對著佛經逐字對照,若是讀錯,便是對佛祖不敬。和後世隨便念幾句交差的酒肉和尚不同,此時的唸經是個高風險的技術活。
終於輪到高二出場了,高二甩開了小公主扒拉著的手,大步上前行禮。正調整情緒,準備背,邊上勘校佛經的內侍問道:“駙馬是從哪一篇佛經先開始背起啊?”
這可把高二問住了,他只是背了那五篇佛經,可是佛經名字還真沒記住,高二就糊弄說:“就那五篇,你好好看著,可別跟不上我。”
旁白有的反對楊家的官員已經開始譏諷:“連佛經名字都不知道,還倒背如流。”
楊妃臉色也是一陣難看:“壞了,只讓兒子背經,卻忘了記名字。”
高二隨後就開始吟唱了起來,一陣嘰裡咕嚕。邊上的人也不少也熟讀佛經,都是發懵,不知道高二背的是哪一篇。
小公主也是傻了,這兩個便宜師兄弟,不會真把佛經倒著背了吧。
下面有腦子快的反應過來了,小聲說:“這是《法華經》。”
“不是吧,《法華經》我也研讀多年,怎麼不記得有這段?”
“是《法華經》,是倒著背的。”
這下大廳裡眾人都炸了鍋,高二也是不受影響,還是在那唱。
眾人紛紛找佛經來對照,皇帝楊妃也連忙找身邊要了佛經來看,勘校佛經的內侍也很快對上了高二的點。眾人在那聽著高二念,萬分驚奇。
高二就站在那背,從《法華經》到《楞嚴經》、《圓覺經》、《金剛經》,最後《心經》。本來眾人天矇矇亮進的宮,現在是日早上了三杆,已經西落了。開始大家也是驚奇,還跟著對照,後面是越來越困,再後面只有勘校的內侍在撐著對照,其他人要麼閉目養神,要麼在那苦哈哈撐著。至於那太后,早就坐著眯著眼睛,一動不動,邊上兩個侍女扶著,防止她摔倒。皇帝早就想讓高二停下來了,可是見太后在那眯著眼睛沒說話,也就暗暗忍著,一邊楊妃早趴著睡著了。那些站著的大臣王子們也不敢亂動,心裡卻是在編排高二全家,有膽子大的更是在編排編寫經書的臭和尚了。
“⋯⋯時多蜜羅波若般深行,薩菩在自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