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之前皇后給自已提過,明城似乎對八妹格外不同,現在這是有人跟自已搶兒媳婦了?

別讓他知道是誰,不然……

楊八妹:( ´゚ω゚)?

看到雍帝懷疑的眼神,就知道他想錯了,大雍國這麼開放的嗎?

她還不到兩歲呀!

“陛下,不是給我賜婚,是我大哥啦!”楊八妹解釋道。

“哦,那還好,他想求娶哪家千金,怎麼不親自來向朕請旨?”

楊八妹摸摸鼻子,“陛下,我可以起來說嗎?御書房的地板真硬。”

雍帝一把抱起她,在旁邊坐下,命李德盛去御膳房準備一些軟糯的糕點端來。

“好,朕聽你慢慢說。”

楊八妹把前因後果都跟雍帝說了,還說了自已和大哥的計劃。

“陛下,您就幫幫我吧!”說完露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

雍帝聽完無奈的笑笑,合著這丫頭是來告狀,順便讓自已幫她的未來嫂嫂出氣啊。

“那朕就下一道聖旨,為楊延平和李家嫡女賜婚。”

楊八妹見雍帝明白了她的意思,拿起桌上的糕點開始吃,咬下一口,眼睛都亮了。

“吼吼吃!”嘴裡含著糕點,口齒不清的說著。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一碟糕點就見底了,某小孩不好意思地看向雍帝,眼裡寫完了“還有麼,我還想吃”。

對於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當然是滿足她了。

楊八妹出宮時,小肚子吃得鼓鼓的,跟在她身後的春枝兩隻手提滿了糕點盒。

想到臨走之前,雍帝說明日就下旨,還讓李德盛吩咐御膳房子以後每日備一份糕點送去將軍府,別提有多滿足了。

“八妹!”

身後傳來的喊聲讓她停下腳步,看到向她跑過來的墨明城,一臉疑惑。

“你怎麼在這裡,這個時候你不是在練武嗎?”

“我出發的時候聽說你進宮了,就想著在這裡等你,一起回將軍府。”墨明城因為練武,這些日子長高了許多,身體也更加強壯,尤其是周身的氣質越發沉穩。

墨明城身後的小福子:才不是,明明都走到半道了,聽到郡主進宮,又巴巴地跑回宮門口等著。

“真的嗎?”楊八妹狐疑的看著他,見他沒什麼異常,轉身在前面走著。

墨明城盯著她的背影,怎麼看怎麼覺得可愛。

第二日下朝後。

李府。

“老爺,李公公帶著聖旨朝咱們府裡來了,這會兒已經過了街口,您快出去迎接吧!”李管家跑到正堂,對剛下朝回府的李洵說道。

“什麼?”李洵對於李新月的事並不知曉,只認為雍帝此時下旨,難道是西瀛國和東夷國有什麼動作了。

他吩咐管家叫上全府上下,在李府門口等著。

李德盛帶著宣讀聖旨的儀仗到了李府,開口便是:“恭喜李大人,賀喜李大人了!”

李洵:?

“李大人,接旨吧!”

李洵帶著府中眾人跪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兵書尚書李洵之嫡女恭謹端敏,持躬淑慎,敬凜夙宵之節。

今賜婚於忠勇大將軍楊業之嫡長子楊延平,望二人同心同德,擇吉日完婚。

欽此。”

李洵對這突然的賜婚一頭霧水,雖然他與楊業關係不錯,可不曾聽聞自家女兒與楊家少爺有何來往。

而且聖旨只說嫡女,可是他有兩個女兒,這指的是哪一個?

當下也顧不得想太多,聖旨已下,只能這樣了。

“臣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德盛走後,他拿著聖旨看向繼夫人和兩個女兒,沉著臉讓她們跟自已去正堂。

“你們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李洵看著神色各異的兩個女兒,嚴肅問道。

李新雨難掩激動,難道是因為詩會那日,自已主動上前打招呼,讓李延平對自已一見傾心!

他表現出不搭理轉身走開,只是為了保護自已的名節,不讓人非議。

此次讓陛下為他們賜婚也是想給足她體面。

一定是這個樣子的!

她也按照自已的想法給李洵說了,李洵卻對自已小女兒的說辭表示懷疑。

他看向一旁一言不發的李新月,注意到她雙手無措的絞著手帕,想起詩會那日她也去參加了,問道:“新月,你沒什麼想說的嗎?”

“父親,女兒……沒有。”她想了想,那日的事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她也不想告狀,反正最後也不會相信她。

繼夫人見此情況,趕緊插話。

“老爺,妾身也覺得雨兒說的對,雨兒回來時就與我說了她與楊小將軍的事情,新月又不曾見過,陛下賜婚的必定是雨兒。”

李洵看向臉色越發蒼白的李新月,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是新月自她母親去世,甚少出現在眾人面前,也很少出府,那聖旨上的多半就是新雨了。

“既然聖旨已下,楊將軍夫妻必然知曉此事,應當不日就會前來下聘,商議婚期,你這段時日多教教新雨規矩,別嫁人了還不知禮數。”

“妾身明白。”

因為是陛下賜婚,也就不用男方上門提親,直接定親下聘,確定婚期就行。

果然當天下午,李洵就接到了楊業夫妻攜長子後日上門下聘的帖子,他命府中下人將全府上下打掃佈置一番,準備迎接貴客。

————

“爹爹,孃親,要記得我跟你們說的哦,還有大哥,到時候你就別說話,看我怎麼收拾她!”

臨出門前,楊八妹再次強調,今天除了是去給未來嫂嫂下聘,還要幫她出氣,給她立威!

三人看著一臉嚴肅的八妹,都無奈了,只能點點頭。

沒辦法,誰讓陛下也樂意陪著她鬧呢。

到了李府,李洵帶著繼夫人和李新雨親自等在府門前,長子李新風一直在外求學,今日也未能回府。

本來他們不用如此,誰讓今日安定郡主也要一同前來,出於禮數,他們也得出門迎接。

不一會兒就看到了將軍府的馬車和下聘的隊伍,楊業和楊延平騎馬行在隊伍前面,後面由楊家將的將士們抬著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聘禮。

在街邊圍觀的百姓也忍不住驚歎,這是大手筆啊,楊家對於這門親事果真看重。

不過想到這是楊家嫡長子定親,不說他妹妹安定郡主的身份,就如今楊家在大雍國的地位,這也是應當有的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