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安定郡主
重生:滿門忠烈之楊家將 末日瑤塵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忠勇大將軍之女楊延琪接旨!”
楊業牽著楊八妹跪在最前面,“臣女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惟爾身份尊貴,德才兼備,恩澤廣被。朕特封爾為郡主,賜號為安定。爾其明禮義,守規矩,光大門楣,以示寵命。
郡主之職,掌管門第,輔佐皇帝,撫育子民。爾其勿忘初心,勉力盡責,為天下表率,以顯赫家聲。
加俸祿,著禮部安排儀式,頒佈賞賜,以昭顯國之威儀。
欽此!”
“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再行跪拜大禮後起身。
李德盛滿面笑容的把聖旨雙手遞給楊業,“恭喜楊將軍,恭喜安定郡主了!”
佘賽花讓春枝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荷包呈給他,其餘一起來宣讀聖旨的宮人也都給了賞銀。
“李公公辛苦了!”
李德盛掂了掂荷包的重量,臉上的笑容更真了幾分:“夫人客氣了,以後還望安定郡主多多照顧了。”
從陛下登基,有功的公侯伯爵,丞相將軍都冊封完後,已經許久沒有如此盛大的冊封儀式了,不同品級的冊封聖旨宣讀能拿到的賞銀自然也不同。
郡主地位是僅次於公主的,更何況是有封號的郡主,能以國之都城定封號的,楊八妹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且雍帝膝下並無公主,只有三個皇子,她的地位更是大雍都城的其他世家貴女望塵莫及的。
周圍觀看的百姓也都議論紛紛,有的羨慕,有的疑惑,也有一些人從之前皇后娘娘的表現,看出皇后非常喜愛和看重楊八妹的人,對此一點兒也不驚訝,他們都認為會直接封楊八妹為公主的。
雍帝原本的意思確實是認楊八妹為乾女兒,冊封為公主,一步到位,但是被皇后及時阻止了,跟他講述了墨明城和八妹的淵源,這才退而求其次,封了郡主。
要是他們倆成了,以後也就相當於女兒了。
“安定” 這個封號也是皇后提議的,既然要給八妹尊榮和地位,那就給最好的,讓所有人都看看,這是大雍朝最尊貴的郡主。
楊業和佘賽花在皇后的信中都知道了雍帝他們的打算,只有楊八妹暈暈乎乎不知道咋回事,怎麼突然就成郡主了?
她確實是救了雍帝,可是沒有任何人知道啊,難道是在鎮國寺被太子哥哥看到了?
這也不對,她一個還在喝奶的小不點兒,太子哥哥怎麼可能會覺得是她,聽說是什麼釋安大師叫雍帝去的,就算要懷疑,應該也是懷疑釋安大師吧。
不過想著自已有一大筆的賞賜,以後每月都有工資了,而且還是非常可觀的工資,就把這問題拋諸腦後了,應該是皇后姨姨幫她向雍帝要的吧。
“喲嚯,我愛皇后姨姨,皇后姨姨愛我!”
楊八妹:瘋狂撒花花♡o。.(✿ฺ。✿ฺ)
墨明城也很開心,尤其在知道父皇本想冊封八妹為公主,被母后阻止了後。
這段時間他一直沉下心學習,學武也格外認真,除了睡覺幾乎其他時間都在學。
在宮裡學四書五經,書畫騎射,兵書兵法,在將軍府學習各種武藝,他現在已經可以和楊大郎過招了。
他和楊七郎差不多大,兩人的練武天賦都極高,也正如楊業所想,他們倆一起產生了非常好的增益作用,短時間內的進步特別大。
加上楊八妹經常會以送水送吃的名頭,在裡面加一些對他們身體有益的丹藥,所有人的身體素質和狀態都達到了最強,對於他倆簡直是如虎添翼。
因為倆人長時間在一起學習切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太晚了墨明城也會在將軍府留宿,基本都是跟楊七郎一起睡。
他們在休息時間分享各自的趣事時,知道兩人因為調皮在同年同月同日捱打,更是惺惺相惜,恨不得結為異姓兄弟。
在楊七郎知道墨明城對自家八妹格外不同時,也成為楊家第一個支援他的人。不過最後墨明城把八妹“騙”走後,哭得稀里嘩啦的也是他。
楊七郎無論如何也想不通,墨明城怎麼就看上了八妹呢,主要當時八妹才多大點兒啊!
當然這就是很久很久以後的事了。
楊八妹被封安定郡主,有人開心就有人生氣。
惠妃得知這訊息時在自已宮裡大發脾氣,人人都知道皇后與佘賽花的關係,雍帝無緣無故封佘賽花的女兒為郡主,不就是在昭之於眾,他很看重皇后,看重太子嗎!
那就算她利用蠱讓雍帝聽話,用計謀讓他廢后廢太子,最後傳位於明灝,也肯定不能服眾。
雍帝這是在逼她,一點兒後路都不給她留啊!
可她不知道的是雍帝根本沒把心思放在這兒,也沒把她放在眼裡。
雍帝現在一心想著要怎麼護好大雍朝的小福星,如釋安大師所說,大雍只要有楊八妹在,無論什麼問題,什麼敵人都可以解決。
惠妃的貼身宮女見惠妃如此癲狂的模樣,派人去請二皇子過來勸一勸。
墨明灝來到母妃寢殿時,只見一地狼藉,殿內伺候的所有宮女都被趕出去了。
“母妃。”墨明灝輕輕喚了一聲。
背對著殿門,癱坐在地上的惠妃聽到聲音,並沒有回頭。
“母妃,您怎麼了?”墨明灝擔憂地走到惠妃身後蹲下,手輕撫著她的後背。
“我在他身邊十二年了,他從來都沒有相信過我,從來沒有……”惠妃像是對墨明灝說,也像對著面前的虛空說,但也許是在對多年前做選擇時的自已說。
她有時也會在想,如果十二年前的自已義無反顧地跟著凌不凡回西瀛國,如今會是什麼場景,凌不凡會一如既往的寵愛她嗎?
他口口聲聲最愛的是自已,但是凌不凡如今後宮佳麗三千,皇子公主成群,這真的是愛嗎?
雖然是自已算計了雍帝,可自他登基後,後宮除了皇后和自已,再無其他人,大臣也不止一次進諫,讓雍帝選秀,充盈後宮,為皇家開枝散葉。
雍帝總是用國之初立,朝政為重推脫,雖然那些大臣都有自已的心思,想要把自家的女兒塞進後宮,鞏固朝堂的地位,可這是人之常情,雍帝卻扛下了諸多壓力。
這麼多年,她對他,可能也有動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