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出宮
穿成背景板後,我靠搞事苟活 雲無諾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皇后急步走到床邊,問:“怎麼回事?”
跪在地上的瓊枝猜測道:“累了,受到驚嚇暈了過去。”
“本宮不是讓你照顧好公主。”
向來溫和的皇后怒了,眼中慍色漸濃,望向瓊枝的眼神寫著明晃晃的斬立決。
瓊枝委屈地撈起被撕裂的衣服。
“奴婢已經盡力了。”
“母后,女兒聽聞妹妹傷重,特地來看望妹妹。”
安華哪還有平時的趾高氣揚,她衣裳凌亂,髮髻珠釵披散,說不出的狼狽。
見到皇后來了,捂著嘴巴啜泣,像是受到天大的委屈。
皇后目光一頓,雖然這不是她的親生女兒,但好歹養了十三歲,處出了感情,她也不允許別人欺辱安華。
“這又是誰幹的?”
“母后,是這個賤人乾的,她敢打我,我要殺了她。”
“娘娘,我都是為了保護大殿下,大殿下受了傷,經受不住任何刺激了。”
兩人的聲音疊加在一起,吵得皇后胸悶氣短,金嬤嬤立刻上前為皇后順氣,湊到皇后耳邊小聲地將發生的事告訴皇后娘娘。
安華抓心撓肝的,這個老不死的肯定在和母后說她的壞話。
可她一動,皇后娘娘就掃來警告的目光,安華到底只有十三歲,不敢忤逆長輩。
聽完全程,皇后目光一凜,厲聲道:“跪下。”
嘩啦啦,除了金嬤嬤和安華公主,寢宮裡的人烏拉拉跪了一片。
“跪下!”
這一句更語氣更重,皇后看向安華的目光滿是失望。
安華臉色煞白,她怎麼也沒想到母后會讓她跪下,她不是母后的女兒,可她朝夕相處地陪了母后十餘年呀,母后的怎麼可以這樣對她。
安華屈辱地緩緩跪下,眼淚一顆一顆地掉落。
往日裡,皇后把她看做眼珠子疼,哪忍心看她這般。
如今,她是鐵了心腸要給安華教訓,不然以後糖餈該如何立足。
“不顧學業,不敬長輩,欺壓姊妹,本宮平時就是這麼教導你的。”
三頂大帽扣下來,差點壓歪安華的脖子。皇后打死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她捨不得懲罰安華。
但糖餈剛認回來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她要是不表態,糖餈以後都別想越過安華,貴婦們也會輕看了她的糖餈。
安華哭得稀里嘩啦的,眼看就要哭死過去,她抽抽搭搭的,如喪考妣。
“女兒知女兒不是母后親生的……可母后為何要汙衊女兒,不顧女兒名聲,母后這是要逼死安華嗎!”
本是認錯道歉就能解決的問題,硬是被安華昇華成了嫡母虐到庶女。
皇后氣得手指都在哆嗦,這就是她一手養大的女兒嗎?
“你真是……不知悔改。”
“女兒何錯之有。”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大啟未來的女帝,她有什麼錯。
錯的是皇后,放著她這顆珍珠不要,竟然要大字不識一個的賤婢。
錯的是那個賤婢,膽敢活著出現在母后身邊,和她爭奪母后。
錯的是她那低賤的生母,斬草要除根都不知道。
威嚴的聲音傳來,一抹明黃從外面走了進來,刺了多少人的眼。
“夠了。”
“事情真相還未查明,皇后未免太偏向那個丫頭了。”
皇帝的目光淡淡地掃向床榻上的糖餈,帶著不喜。這個丫頭,不該出現的。
皇后嫡女又如何,被人偷換身份,終究是個無福的,不能害了他大啟的江山社稷。
至於安華,皇帝壓死心中因為那個賤婢而引起的遷怒。
安華還是個孩子,是朕的女兒,稍加打磨便是一代明君。
在場的人,都是人精,自然明白了皇帝的立場。
安華公主找到了靠山,嚎啕大哭,像是皇后真的把她怎麼了。
“父皇,兒臣好心來看妹妹,竟被母后說得如此不堪。”
皇后再也不心慈手軟了,她冷冷道。
“那是你姐姐,是大啟的嫡長公主。”
堅定不移的女聲,一字一頓落到皇帝和安華的心尖。
這話是說給安華聽的,也是說給皇帝聽的。
他能坐穩江山,是她孃家在背後支援打點,她的皇兒死於皇帝的冷血縱容。
那她的女兒定是要繼承這大啟的江山。
“胡鬧,”皇帝不悅,“且不說朝廷官員、黎明百姓皆知安華為嫡長公主。”
“事情還未查清,皇后不怕這場鬧劇傷了安華的心,壞了多年的母女情分。”
安華擦了把眼淚,乖巧道:“兒臣不怪母后,母后愛子心切,只要母后把她們趕出去,兒臣就原諒母后。”
皇后目光溫柔地看向糖餈,再看向皇帝時,如冰雪般冷淡。
“臣妾有眼無珠、識人不清,但絕不會認錯女兒。”
帝后間氣氛冷凝,瓊枝低頭思索,這兩位是要撕破臉了嗎?
可原著中並沒有這一段,原著中皇后一視同仁,沒有偏向過糖餈。
帝后間也是相敬如賓,從未紅過臉,現如今,劇情像脫韁的野馬,兜不住呀。
要是他倆不合了,糖餈怎麼辦,沒有皇帝的認可,她身份名不正言不順的。
外面小宮女匆匆來報。
“太后娘娘駕到。”
皇帝和皇后連忙整理衣裳,迎接太后……
太后鶴髮童顏,目光有神,精神矍鑠。
“皇上也在。”
這倒是新奇。
皇帝臉色難看,那個賤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狸貓換太子,他堂堂九五至尊如何不氣。
“發生此事,朕已經下令徹查,順道來看看孩子。”
太后也是來看孩子的,心中慶幸,當初保下了那個孩子。
“孩子呢?”
“母后,您怎麼親自來了,等孩子身體好了,兒媳帶著她去給您請安。”
“左右閒著,哀家實在想看看這孩子是何等容顏,讓皇后一眼就認定。”
太后細細端詳床上昏迷的孩子,眉眼間與皇后八成相似。
她重重地嘆了口氣,“皇帝,這就是仙兒的親生孩子。”
仙兒是皇后娘娘的閨名。
“兒臣明白,兒臣不會虧待這孩子的。”
“即日起,她便是皇后嫡次女,安華失散在外的同胞妹妹。”
“改日行冊封。”
皇后臉色一變,剛要反駁,她可以讓安華當嫡女,但她的親生女兒,一定要是這大啟的嫡長公主。
卻被太后拉住了手腕。
寢宮內,屏退下人,皇后再也忍不住,撲到太后身上哭。
“姑母,您為何要同意皇上的決定,我的糖餈才該是長公主。”
“仙兒,你糊塗。”
太后恨鐵不成鋼道:“皇帝要封女帝,大臣心知肚明,朝堂上君臣面和心不和,安華師從謝太傅,得文人認可又有明君才能。”
“那個孩子呢,在冷宮待了十三年,她拿什麼去和安華爭。”
“若她是個爭氣的,長女次女又有什麼要緊,她若是不爭氣,又壞了你和安華的母女情分,我百年之後,誰來護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