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接過新衣,面露喜色,“咱們小妹真有本事!買新衣給哥哥、嫂嫂穿!”

阮夢掏出筆墨,遞給大哥,笑道,“賬房先生,即刻就可以上崗了!”

大哥摸摸阮夢的頭。

老二轉身,和老三一起,將罈子和其他購買的食材、物資,紛紛往屋裡抬。

大哥、大嫂抬腿,走到屋外,看著驢子問,“大嫂給你的錢,應該不夠買頭驢子吧?”

老三笑著介紹,“借的!酒樓老闆,主動借的!”

“小妹都沒開口,對方生怕小妹跑了似地,主動塞來的!”

“就是上次,大嫂賣野豬肉那家,賀家酒樓!”

大嫂笑問,“這麼說,買賣是談成了?”

“談成了,談成了!這不,除了借驢子,給了定金,還送了鹽和醋!”

老三介紹時,別提多高興了。

老二笑著解釋過程,大嫂點頭,“當時,咱們穿著流犯衣服,掌櫃也沒有挑三揀四,可以殺價,還算公道!”

老二附和,“就是!我告訴小妹說,掌櫃檢視豬肉時,還來小兒給咱們倒水喝,小妹也說,掌櫃是個好人。”

“估計也是因為這,小妹才直奔賀家酒樓。”

阮謙認真聽著,一直沒插話。

當老二添油加醋,描述阮夢和掌櫃協商經過,阮夢解開包袱,將還冒著熱氣的包子,塞到大哥、大嫂手中。

“妹妹......”

老三在身後,試探著開口,“還有沒有多的?”

阮夢轉頭,就聽三哥說,“我想給柳阿婆送去。”

“她一個吃涼瓜,也沒什麼營養。”

阮夢微笑,將包袱遞過去,讓三哥自已拿。

就是三哥不開口,自已或是大嫂,也會去的。

先前做出撈汁海鮮,因為量少,還要送進城裡,自家人沒樣才嘗一口,才沒有送去。

再說阮家人,一無所有時,不喜歡登門,給別人添麻煩。

但若生活好轉,不是忘恩負義的人。

老三離開後,老二隨口說,“做這麼一缸的湯汁,得多少生蠔?”

他轉頭,看向阮夢,建議道,“小妹,要不然,我們叫宋家人和范家人一起,幫咱們挖?”

“咱們分他們一點錢,或者他們需要什麼,咱們進城買了,送給他們?”

阮夢看著單純的二哥,轉頭看向大哥,“聽大哥的,看大哥的安排。”

阮謙滿心歡喜地看向大哥時,大哥卻將“球”踢回來,“大哥想聽,小妹是怎麼看的?”

猜到大哥會發問,引導他們思考,阮夢彎唇。

“大嫂治家,曾說過一句話......”

“上杆子的,不是買賣。”

“宋、範兩家,雖然從前爹與他們家,官階不同,但也算差上不差下。”

“現在,咱們生意有了門路,叫他們幫忙,會不會讓人覺得,高人一等?”

“僱傭別人,還是差遣他們?他們心裡會不會好受?”

“如果,他們遇到危險,就憑他們在路上,對大哥和我的照顧,我們都要第一個上。”

“因為在救人上,咱們依然是平等的。”

“如果,他們被村民們欺負,我們也不應該袖手旁觀,設身處地,如果是我們遭遇危險,他們也會一樣。”

“但有句老話,談錢傷感情,也是好的感情,越要珍惜,涉及到錢,越要謹慎。”

“僱傭他們幫忙,和結錢,還是不一樣的。二哥是一番好心,我知道,但咱們也不能一廂情願,就讓他們心裡不舒坦。”

“以後有了隔閡,就得不償失了。”

老二臉色漸漸變紅,似乎有些慚愧,發現自已考慮少了,幸虧沒有貿然開口,否則,真可能傷了情分。

阮夢又安慰他道:

“我這樣說,不是隻顧自家,不願搭著他們一起,過好日子......”

“只是覺得,需要好的時機,和方法。”

“如同村民們,我們和他們沒有任何掛礙,如果他們提出幫忙,我不會拒絕。”

“但如果,這錢可以讓不熟悉的村民賺,為什麼不能讓,原本就對咱們很好的宋家和范家賺?”

“我是願意的,但如果可能讓他們覺得不舒坦,我寧願不開口。”

阮益有所頓悟,緩緩點頭。

阮謙和妻子對視,滿意點點頭。

阮謙問老二,“二弟覺得,小妹說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