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劍派。

幾千裡跋涉,受盡苦寒風刃,讓江湖多少英雄好漢竟折腰。

而它,此時此刻近在眼前,一步之遙!

穿過山門!

強試著克服刺眼強光後,眾來者皆瞠目結舌,不能自已!

耀熠生輝中,群山萬殿,氣勢如虹迎面而來!

這便是太白?

太白劍派內,雪山萬殿,氣勢磅礴。穹宇樓閣,鑲入天中。鑲金琢玉,古樸奢華,猶入勝境嘆為天人作!

亭臺樓閣,多不勝數。雕樑畫棟,巧奪天工。樓殿聳立,尤入天闕。

眼下之人早已忘卻風雪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早已如入仙境,歎為觀止!

腳踩平整青石鋪就的主道,兩旁則是兩排用整塊巨石雕琢的盤龍巨柱。祥雲雷紋雕刻之上,古樸奢華,威嚴矗立。

盤龍巨柱之間,一塊塊雕刻著精美紋飾的巨石方墩,口口巨大火盆置於方墩之上。盆內熊熊烽火,烈烈作響!

踏著青石鋪就的主道。兩側盤龍巨柱和烈烈烽火的盡頭,是玄鐵鎖鏈圍繞著的一塊贔屓託負的巨大的劍碑。

劍碑上,蒼勁刻畫著一個巨型“劍”字,劍碑背後則是刻畫著三句劍仙古訓:

好劍者,俠!自當立而有信。自當立信於人!立信於已!

仗劍者,豪!自當敢於正道。自當懲惡揚善!匡扶正道!

持劍者,威!自當救苦於世。自當心存家國!造化眾生!

圍繞劍碑周圍的玄鐵鎖鏈則寓意的是:好劍者,出劍且三思!仗劍者,出劍且謹慎!持劍者,出劍當慎重!

至此之人無一不被劍仙氣魄,劍仙古訓,劍仙寓意所折服。皆以低頭悲眉示以對劍仙對太白劍派的崇敬與敬仰。

劍碑後方。透過一段主道,再踏七階石臺而上,是青石砌成的方形高臺。高臺之上,龍柱四起,錦旗圍繞。

高臺中間,是一尊恢弘大氣的三足青銅巨鼎。雷紋浮繞,祥雲瑞彩,魚鳥瑞獸皆雕刻於上。磅礴大氣,古樸威嚴!

據說,三足巨鼎,正陽大殿,還有殿前的九階五層蟠龍石壁,都是按皇城規格修築!

三足巨鼎和九五之字的寓意自不必多說,而這些都和山門前 天下劍魁 四字一樣,均出自皇帝老兒之手。並且這一切的原材、物料及開銷都由皇家一併承擔!

繞過高臺再登主道。

高大龍柱和方墩峰火臺一直相伴兩側。

主道盡頭,便是傍山而建的巍峨大殿。太白劍派的正殿——正陽殿。

正陽大殿。

紅牆巨柱做壁,琉璃金瓦為頂,熠熠生輝。

正陽殿與門內多方建築有所不同,門內其他建築多以青石為主,只顯古樸典雅。反觀正陽大殿,僅僅殿外九階五層的蟠龍階梯,大殿周圍的雕花石護欄,用材全是以清一色的漢白高玉為料。富麗堂皇,氣勢磅礴。

殿內巨柱林立,穹頂帷幔飛舞。仙韻飄飄,恢弘大氣。殿內正北,那座巨大金色劍仙持劍神像,光彩奪目,威嚴霸氣,傲視太清。

太白劍派地處雪峰之中,門內建築多以傍山而建。尤其是正陽殿後的景象真像是一把把巨劍鑲在一座座青白色的劍峰上。這雲山萬殿,這造化天工,這要不是仙人手筆,試問天下,有哪個地方敢與其倫比?

一門之隔,外面是人間絕跡的惡境,內裡卻是猶如玉京的天工之城。這一刻,風雪再無法束縛來此之人的眼睛,直叫這剛經受完無盡苦寒,風雪似刀的人們如入仙境,忘乎所以!

“是有點大哈?”袁恆感嘆道。

“豈止是大呀!袁叔快看那山!看那樓!看………”

張劍懷驚呼著,叫喊著。

卻不曾想,引他們而來的太白迎賓弟子平淡的說道:“這是我派前院,佔地雖小但因地勢低平便建它用作迎賓禮拜。平常除了打打掃掃,門內弟子很少來此活動,大多都在山上!”

聽聞此言,張劍懷目瞪口呆道:

“你們管這叫‘院兒’?”

“這…還小?”

迎賓弟子解釋道:

“山上的確比這裡大太多了,雖沒前院這般奢色華彩,但也有幾處風雪崢嶸,一峰獨唱的奇景佳色。”

驚歎萬千中,跟隨太白弟子的指引穿過他們口中的前院,繼續踏階而上。

太白劍派依山傍建,自山門而來,步步向上,直至太白最高處的太白劍坪。

其中,數之不盡的亭臺樓閣竟山而立,絲毫不輸其峰勢,到竟有敢比天高的氣勢。

可令張劍懷如何也沒想到的是,進了太白還要爬山。而且,太白門內山路之險更甚之前雪道。

並不是因為山勢。

以他認知中,山路,尤其山勢兇惡的山路,要盤山而上。反觀太白山路都是直上直下,是真的要硬翻過去!

幸好腳下有臺階,不然他還以為他們太白弟子平常都是用飛的呢。

抱怨歸抱怨,但終是踏著臺階一步步登上了此行的目的——太白劍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