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閣下何人?”
陶鵬伸手去摸腰間的刀。
趙鈞一把將陶鵬往後拉開,他上前兩步,面露淺笑:“還能是誰?李易,你怎麼料到今夜我們會逃?”
李易從黑暗中走出,月光將他的臉打得透亮:“趙縣尉,你說你沒有後手,我才不會信。
陶鵬始終沒有現身,為的不就是現在這一刻?”
“但你並沒有告訴趙德昭.”
趙鈞環視左右,眯了眯眼,“你一個人來的?”
“我一個人來的.”
陶鵬暗暗拔刀出鞘。
趙鈞斜了陶鵬一眼,哭笑不得地把刀蓋了回去。
“看來你考慮清楚了.”
趙鈞面帶笑意,“我非常榮幸你的加入.”
李易抬起手不置可否,他輕嘖一聲:“不知道趙縣尉,我會作為什麼樣的角色加入?”
趙鈞斬釘截鐵地說道:“主君!”
“什麼?”
李易幾乎要驚掉了下巴,他瞪大了眼睛,“你說什麼?”
李易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說,你會是我們的主君!大事若成,你便是天子!”
趙鈞定定地看著李易,“我和陶鵬,還有我多年來積攢下來的勢力,將以你馬首是瞻!”
李易震驚不已,可一想到趙鈞處心積慮地引自己入局,似乎也合情合理。
自己若只是作為一個小角色加入,趙鈞何須那樣煞費苦心?“是因為我的父親?”
李易越來越對自己的便宜父親感到好奇了。
趙鈞淡淡道:“是,也不是。
選擇輔佐你,是我權衡了許久後下的決定。
你父親手中留下的遺產,只是其中因素之一.”
“我父親的遺產,我一點頭緒都沒有。
你不可能因為一個不確定的東西,就貿然投資我.”
李易眉頭皺緊,“我想聽你的真話.”
趙鈞斟酌了下言語,堅定說道:“這個當然只是次要因素,我最看重的,是你這個人!”
“可現在的我,一文不名,只是一介平頭百姓.”
趙鈞擺擺手:“你雖然看起來始終是在明哲保身,但我知道,你是有善心的,你一直想為百姓做些什麼。
你和如今的任何一位當權者都不同,你是在百姓中長大的孩子,你瞭解百姓疾苦,你真正知道百姓要的是什麼。
你知道是非黑白,你的眼睛見過真正的光,我相信你會為了百姓去真正的做些什麼。
而且,誰說你現在一文不名?”
趙鈞往前踏上一步,慷慨激昂地說道:“想要奪取天下,無非兩者,術與勢罷了。
雖然如今你看起來不名一文,但我一直在以詭術來為你暗中造勢。
會見蜀國公主,得到她的青睞和幫助只是其中一部分;成為趙州第一聰明人,得到響亮的名聲是另一部分;破解一道道疑案,為百姓做主,得到百姓的聲望,又是一部分。
你以為現在的你,還是之前誰都不知的人物嗎?你以為那位遼國郡主為什麼來到平棘縣,還不是因為你第一聰明人的名號?現在的你,已經初露崢嶸,擁有了劍指天下的資格!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不消二十年,這天下,便是你的!”
李易轟然一震,沒想到趙鈞竟然把自己看得那麼高。
二十年奪取天下……他暗中到底盤算了多少東西?李易不禁感到有些膽寒,趙鈞想的做的遠遠不是自己能比的。
趙鈞是以天下為棋盤來做局的,他的視野太高太遠了,自己卻始終停留在平棘縣,所以從一開始,自己就只能跟著他的意思被動向前。
“這趙州第一聰明人,該是你才對.”
李易搖了搖頭,悠悠一嘆。
“我只是一個在背後謀劃一切的陰謀家,像我這樣的人,這世上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趙鈞自嘲兩聲,旋即又熱切地望向李易,“你就不同了,你有看透黑夜的眼睛,你有撥開雲霧的雙手,你還有劍指天下的身世。
我可以把棋盤組起,但想要走出這副棋局,只能靠你.”
趙鈞將手搭在李易的肩膀,緩緩攥緊:“跟我來吧,我們需要你,這個世界需要你.”
李易拍掉趙鈞的手,眸中帶著退縮:“可是,現在的生活雖然有黑暗,但我過得很好啊。
宋國之後,會有長時間的安定繁榮。
亂世好不容易就要結束,我們何必橫插一槓子,把這就快要平息的湖面,攪得天翻地覆?”
“你怎麼知道宋國之後會有安定繁榮?”
趙鈞皺眉不解,“梁、唐、晉、漢、周,哪一國之後戰爭停了下來?更何況現在北有北漢遼國,南有南漢唐國,西有回鶻吐蕃,東有錢氏吳越,中原雖地大物博,但同樣是四戰之地。
宋國不過是趙匡胤一個竊位之賊所建,他得國不正!自他杯酒釋兵權後,宋國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趙匡胤活著,各方勢力還不敢動彈,這些矛盾還不會激發。
只要他一死,宋國必將分崩離析,他如何就能帶給百姓安定繁榮?”
李易陷入沉默,他知曉歷史,知道宋國會有三百多年的國祚,可他不能用這個來駁辯趙鈞。
而且,趙鈞說的沒錯。
宋國雖然有了一段時間的安定,但總體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優秀且持久繁榮的政權。
自從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位,宋國就開始往下坡路走了。
澶淵之盟、西夏立國、靖康之恥、搜山檢海……如果繼位的是趙德昭呢?會不會改變許多?李易眸光一閃,誠懇問道:“比起輔佐我這條無根之木,趙德昭難道不是個更好的角色嗎?他會讓你輕鬆許多.”
“趙德昭?他這次都不一定能活著回京,我怎麼指望得上他?”
趙鈞冷笑兩聲,“而且,宋國的矛盾從立國時就有太多隱患,那些隱患連趙匡胤都解決不了,趙德昭比趙匡胤遠遠不如,就更甭提了.”
“什麼?趙德昭這一次不一定活著回京?”
李易眸子一縮,很快反應過來,“你是說那賬簿?誰竟敢對皇子出手?難道是……白晝?”
那本賬簿最初是由薛琮掌握的,而薛琮身邊跟著的狐言則是白晝的人,她之所以保護薛琮,八成就是因為這賬簿。
如果說誰最不想讓這本賬簿公之於眾,必然是白晝。
李易快速分析:“那本賬簿關係著宋國許多官員的身家性命,白晝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刺殺皇子,說明這白晝必是宋國朝堂某人的手筆,而且那人的勢力極大!”
李易心裡焦急,若是趙德昭出了事,那楚平……明日必須告訴他,要他小心提防。
“不錯,你分析得很對.”
趙鈞讚賞地說道,“我與白晝合作過幾次,知他們所謀不小。
可惜我對這個組織的瞭解並不深,並不知道主使者是誰。
呵呵,有這個白晝在,宋國官場不會安定,你且看吧,宋國亂象,不日將至.”
趙鈞面露嘲弄之色。
宋國亂象,不日將至嗎?可依照我對宋國的瞭解,接下來它會吞併南唐、吳越、以及南北兩漢,擁有三百多年的國祚啊……我強行摻和進去,攪亂了歷史的發展,這樣真的好嗎?趙鈞見李易猶疑不決,立即躬身下拜,行揖拜禮:“主君,不知你現下有何安排?是與我立刻回北漢養精蓄銳,還是暫且緩緩,將家小慢慢轉移?”
陶鵬愣了愣,也立刻跟著行揖拜禮,一副聽從調遣的意思。
李易卻連退兩步,他捏緊拳頭,挑了下眉頭:“不,我不會加入你們,你們還是另擇賢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