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楚瑞戰爭的重大變化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深刻地影響著各國的決策。

它所造成的影響正在醱酵,其中影響最為激烈的歐洲地區,已經讓很多國家作出戰略性改變。

宋國首都興海郊區,宋國王室的避暑城堡之中。

首相金闊海放下內閣事務,匆匆前來面見宋王展鐵。

他神色凝重地向宋王展鐵進言:“王上,如今楚瑞戰爭有了確切的結果,這場戰爭如我們所料的那樣,引發了歐洲局勢的驟變。

楚瑞戰爭之前的歐洲與楚銳戰爭之後的歐洲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再也不能用老眼光,分析之前的局勢。

特別是楚國戰敗,引發了楚國內部的問題。

楚國這種大國,哪怕是輸了,對其國力的削弱也很有限。

一旦內部的問題爆了,很可能全面引爆楚國存在的問題。

楚國開始只是小商人抗稅,楚國如果能及時解決,他們很可能扭轉危機。

但楚國朝廷太過傲慢,沒有理會這些人的訴求。

我們這些局外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我們的推波助瀾下,楚國的局勢全面惡化。

現在不只是利益受損的漢人底層百姓。

待遇更加不好的原住民,他們也趁著這個亂局,出來搞事情。

這就不是普通的騷亂,而是發展成叛亂。”

宋王展鐵對於楚國發生的事情,他了解的也比較清楚,他想聽一聽大臣眼中,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當他聽到楚國發生的原住民叛亂,還有他們宋國插手時,他眉頭立刻緊皺。

這件事情,絕對是在帝國的底線附近晃盪,隨時可能遭受帝國的制裁。

他對於這件事情,根本就不瞭解,難道這些大臣,已經心野到這種程度。

“金首相,楚國原住民叛亂的事情,我國也插手了嗎?”

首相金闊海聽到宋王展鐵問出這個問題。

他立刻解釋道:“王上,我們最多隻是支援利益受損的漢人,引發騷亂。

讓楚國無法整合內部,失去對外擴張的能力。

支援原住民叛亂,這可是不能觸碰的雷區。

臣絕對不會拿宋國的前途去賭。”

首相金闊海立刻解釋相關問題,他可不想因為這件事,讓宋王展鐵認為他已經不堪大用。

宋王展鐵點點頭:“知道什麼是雷區就好,有些東西絕對不能碰。

風險和利益根本不相符,不是智者所為。”

宋王展鐵說完這句話,示意首相金闊海,繼續說他剛才沒有說完的話。

首相金闊海語氣凝重:“楚國因國內戰亂造成的動盪,已然元氣大傷。

它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脅。

以楚國現在的實力,根本沒辦法對外擴張。

更何況瑞國已經與曹國聯手,更不會停在兩國邊界線不動。

瑞國南方五府之前被楚國佔領,當地的大量工廠被破壞,機器和工人被楚國拉到國內。

這樣大的仇,瑞國佔據上風,絕對不會不報復。

但瑞國先要初步修復南方五府,讓軍隊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瑞國才會考慮征伐楚國。

楚國知道瑞國準備好之後,就會進攻他們。

楚瑞之間的這場戰爭是楚國開啟,但什麼時候結束,那就不是楚國說的算。

楚國這段時間,整合內部的同時,會抓緊時間備戰,絕對不會開闢第二戰場。

我們應當抓住這個時機,重新審視我國的戰略佈局。”

宋王展鐵躺在藤椅上,微微皺眉,思索著首相金闊海的話語。

他深知,楚國一直以來都是宋國的宿敵。

宋國的霸主之路,生生被楚國斷絕。

這種深仇大恨,哪怕是楚王魯晨陽忘記,他也絕對不會忘記。

但如今的局勢,確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金闊海繼續說道:“王上,楚國的內部動盪使其無暇他顧。

我們完全可以放棄本土防禦計劃,把國內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拓展殖民地,增強我們的國力。

現在殖民地投入的資源太少,遼國招募的當地僕從軍,都能給我們造成一些麻煩。

不能碾壓土著軍隊打,那就是恥辱。

如今各國為了自保,都已經放棄維護海外殖民地。

特別是楚國的殖民地,有著大量的黃金和鐵礦,這都是我國急需的礦產。

當年與楚國爭奪殖民地,我國沒有競爭過楚國,現在完全可以落井下石。

哪怕是之後守不住殖民地,但已經開採出來的礦石,總不會丟了。

我們宋國雖沒有足夠的能力參與大陸上的爭霸。

但我們要抓緊這個殖民地勢力空白期,向海外進發,搶佔殖民地。

臣計算我們非洲的殖民地再擴大三倍,哪怕是完全貧瘠的土地,能獲取的資源就已經與瑞國相當。

殖民地才是我國的機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宋王展鐵眼中閃過一絲疑慮:“海外殖民地,這樣做會不會有風險。

現在歐洲局勢變化太迅速,國內空虛會給某些國家可乘之機。”

金闊海拱手回道:“王上,風險固然存在,但此時正是機遇大於風險之時。

其他強國或因內部事務,或因專注於眼前的紛爭,對海外的關注相對較少。

非洲中南部地區的殖民地,完全是我國與遼國分食。

我國在歐洲地區,無法與這些地區強國爭霸。

但面對遼國的威脅,完全不怕。

遼國建國以來,沒有經歷一場大戰,軍隊是名副其實的少爺兵。

他們欺負一下土著還行,從實力角度出發,根本打不過我國。

至於王上擔憂的事情,臣考慮許久,認為這不是問題。

我國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根本不與陸地相連。

我國的海軍在歐洲,至少也是前三水平,甚至可以說是坐二望一。

只有帝國的地中海艦隊,擁有強於我軍的軍艦。

任何想要進攻我國的勢力,只要他無法突破軍艦,那就是痴心妄想。”

宋王展鐵聽完首相金闊海所講述的內容。

他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思考片刻後說道:“金愛卿所言不無道理,但我們也需謹慎行事。

楚國雖陷入困境,但仍不可小覷。

還有其他國家可能會對我國造成威脅。

我們需充分評估此舉可能帶來的後果。”

宋國開始派出人手,全面收集各國的資料。

他們要確定,這些國家是否對宋國有威脅,威脅的指數是多少。

宋國很快收集完情報,宋王展鐵根據收集到的情報,他與宋國重臣仔細商量之後,做出了符合宋國利益的決定。他們將原本用於防備楚國威脅的部分軍隊重新調配,投入到殖民地的開拓之中。

大量的資源和人力被集中起來,派往非洲中南部,開拓宋國的殖民地。

宋國為了抓住機遇期,不只限於國家和軍隊開拓殖民地。

他們還公佈出政策,鼓勵宋國的百姓,積極參與到開拓海外殖民地之中。

在宋國的一家酒館裡,幾名商人正熱烈地討論著宋國的新政策。

商人趙興率先說道:“我看這開拓殖民地的政策甚好!那可是能帶來可以預見的收入啊。

戰爭債券這種東西,那可千萬不能碰。

楚國就有很多比我們還富有的商人,碰了戰爭債券,直接破產。”

商人孫明點頭附和道:“趙兄所言極是,咱們宋國把精力投入到開拓殖民地,確實比盲目參與爭霸明智得多。

就咱們宋軍那陸軍實力,真要是投入爭霸,多半是血本無歸。

整個歐洲地區,那都找不出來,比我國還弱的陸軍。

我真的想不到,工業化時代培養的軍隊,竟然打不過蜀國那些農民軍。

這真是太離譜了,這件事情能出現在戰場上,那就足以讓人感到驚悚。

因為這件事情,我一直被歐洲其他國家的人嘲笑。”

商人李華接著說:“沒錯,海外殖民地有著無盡的資源和商機,只要經營得當,咱們宋國必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

而且咱們宋國在海外開拓,還能避開與周邊強國的直接衝突,風險小得多。

更何況這次,朝廷允許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參與到開拓殖民地。

這可是發財的好機會。”

趙興深有同感:“正是這個理兒,與其在爭霸中拼個你死我活,不如在海外開闢新天地。”

孫明眼中放光:“要是國家能成功開拓殖民地,我就直接把店鋪開到殖民地。”

李華舉起酒杯:“來,咱們預祝宋國此次開拓殖民地一帆風順,咱們也跟著沾光發財!”

三人碰杯,對宋國開拓殖民地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

前吳王齊剛毅坐在密閉的房間中,他拿起電話,電話很快就接通。

越王白元貴、晉王李鳳鳴、齊王蘇銘幾乎同時接通了電話。

他們語氣凝重地討論著當前錯綜複雜的局勢。

前吳王齊剛毅眉頭緊鎖,率先打破了沉默:“諸位,如今這局勢愈發撲朔迷離。

曹國已然下場參戰,攪得這戰局愈發混亂。

但誰也無法預料,未來還會有哪個國家按捺不住,投身這戰火之中。

現在的局面,這場戰爭已經不是歐洲各國自己的事,外部力量已經卷入其中。”

齊剛毅下這個判斷,其實也不太準確。

他們的盟友晉國就是外部勢力,只不過晉國與閩國衝突,閩國卻是歐洲國家。

這才沒人把晉國當做外部勢力。

曹國介入歐洲局勢,才標誌著域外大國開始插手歐洲局勢。

晉王李鳳鳴輕輕點頭,附和道:“吳王所言極是。

這場戰爭持續至今,各方勢力膠著,戰局僵持不下。若長此以往,對我們聯盟來說,皆無益處。”

越王白元貴目光深邃,緩緩說道:“依我之見,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否則拖得越久,變數越多。”

齊王蘇銘贊同道:“現在只是曹國下場,誰知道什麼時候,美洲最強大的國家趙國,會不會下場。”

他說完這句話,眼前一亮道:“我們可不可以邀請趙國加入聯盟。

趙國一旦加入,聯盟必定贏得勝利。”

越王白元貴語氣嚴肅道:“這種事情絕不可能。

我們聯盟無法付出邀請趙國的代價。

趙國與聯盟諸國沒有利害關係,它也與四國同盟沒有利益衝突。

我們和四國同盟都可以邀請趙國加入。

趙國一旦有介入歐洲局勢的想法,完全可以在那時候,爭取趙國。”

越王白元貴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

趙國真的加入,聯盟到底由哪個國家掌控,他們四國是不是要給趙國當小弟。

聯盟之前的老大哥是吳國,隨著吳國的國力衰落,越國的貢獻逐漸增多。

越國現在已經有取代吳國,成為新大哥的跡象。

一旦邀請趙國入局,越國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為了趙國做嫁衣。

吳王齊剛毅微微頷首,接著說道:“越王所說的不錯,只是目前的局面,單靠我們自身的力量,想要迅速打破僵局,絕非易事。”

此時,晉王李鳳鳴眼神一亮,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諸位,我想到一計。

若能將涼王蘇蒙拉入我們的聯盟,想必能為這場戰爭帶來轉機。

涼國的實力不強不弱,梁國的地理位置也比較好。

一旦涼國出手,能夠打擊四國聯盟最重要的後勤國慶國。

涼國也盛產石油,我們可以用較為便宜的價格買到石油。”

晉王李鳳鳴說完這話,電話中誰都沒有出聲,等待著齊王蘇銘的回答。

他是在場諸侯王之中,唯一會反對涼王蘇蒙加入的人。

齊王蘇銘略作思考,說道:“涼王蘇蒙實力強勁,但其心思難以捉摸,想要拉攏他,並非易事。

本王對於涼國的加入,還是秉持歡迎的態度。”

他本人與涼王蘇蒙沒有衝突。

因為他的年紀小,沒有與涼王蘇蒙形成競爭關係。

他的母后與涼王蘇蒙的母妃,同樣沒有衝突。

最關鍵的一點,涼國距離齊國太遠,現在也沒有利益衝突。

越王白元貴卻顯得胸有成竹:“誠然,涼王蘇蒙心思難測。

但我們可派得力大臣前往涼國遊說,向他陳明利害,許以豐厚的利益,未必不能打動他。

如今的局勢,對他而言,選擇與我們結盟,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涼國處於四戰之地,怎麼可能一直安穩。”

吳王齊剛毅雙手抱胸,沉思片刻後說道:“越王此計,值得一試。

但我們需謹慎挑選出使的大臣,還需為其準備周全的說辭和豐厚的條件。”

晉王李鳳鳴接著說道:“不錯,出使之人必須能言善辯、心思縝密,確保在遊說過程中不出現差錯。

一旦出現失誤,反而可能會引起涼王蘇蒙的反感,甚至倒向四國同盟,那我們將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更不能派太多的人,防止訊息洩露,四國同盟與我們搶奪。”

越王白元貴說道:“我等回去後,各自在朝中挑選合適的大臣,再共同商議具體的遊說策略。”

諸位諸侯王齊聲道:“如此甚好。”

歐洲局勢劇烈變化,導致現在的氣氛依舊沉重。

但這一決策,讓諸侯王們看到解決與四國同盟戰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