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開個玩笑
讓你代管加工廠,你給我做到了世界五百強? 夜不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我可是專門留了個財務總監的位置給你,只有你我才信得過!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啊?”
葉楠嘴角上揚,重新恢復先前那吊兒郎當的語氣。
對於陳海,葉楠一向很信任,今天大鬧婚禮時的力挺更是讓他萬分感激。
在自己落魄的時候,他還能義無反顧的支援自己。
人要懂得感恩,葉楠必然要好好報答他!有錢一起賺!陳海也笑了,白了一眼葉楠賊兮兮的樣子:“行行行,你都這樣說了,那我還能拒絕你麼?”
“你放心,哥不會虧待你的!”
葉楠拍拍胸脯,一臉得意昂然。
陳海挑了挑眉,他倒是沒指望葉楠能給他開出多少工資。
只是現在這個廠瀕臨破產,若是自己都不幫他,還能有誰會幫他?更重要的是,自己做了財務總監的話,就能阻止葉楠不停亂花錢的毛病了。
就在兩人相對無言,各懷心思時。
門外傳來了一道銀鈴般的聲音。
“哥!”
兩人同時向門口看去。
只見一個長髮飄飄,身穿黑色蕾絲裙的女生“撲通”一下闖進了陳海懷裡。
儘管裙襬寬大,但依然能看出女生的身材凹凸有致,尤其是那雙白皙透亮的大長腿尤為惹眼。
陳海愣了幾秒,隨後一把推開女生,滿臉不悅的問道:“你怎麼來了?不是跟你說了我在忙嗎?”
長髮女生吐了吐舌頭,對著陳海做了個鬼臉。
“哎呀,我們模特社剛走完一場秀,我太無聊了,看到你發的定位就來了.”
“姑奶奶來探班,你什麼表情啊?身在福中不知福.”
陳海嘆了一口氣,拉著女生對著葉楠說道:“這是我妹妹,陳依靈,我們以前上高中時候的跟屁蟲,你應該有印象.”
還不等葉楠回話,陳依靈率先開口:“啊!小葉啊,我記得,好久不見啊.”
“嘖,沒禮貌,叫葉哥哥,”陳海嘖了一聲,不滿地拉了拉陳依靈的手臂。
“小……葉哥哥又沒說什麼,你那麼激動幹嘛?”
陳依靈嘟了嘟嘴,對著陳海就是一個白眼。
陳依靈的活力之強,以至於葉楠都一時招架不住。
“沒事,叫什麼都行.”
“不過依靈啊,你變化也蠻大的,現在讀大幾了?”
陳依靈撫了撫鬢邊的頭髮,頗有些刻意地說道:“我就在咱們江海大學讀大三啊,你都好幾年沒見我了,師兄~”尤其是末尾師兄兩字,叫得葉楠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沒想到這個小妖精還是自己的師妹!“好了,說正事。
葉楠,帶我去我的辦公室看看唄,還有現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也都要看看.”
“我也要去!”
陳依靈看了眼周圍,抓著陳海的手臂撒嬌。
“你去幹嘛?回學校去.”
陳海滿臉嫌棄的拿開了陳依靈的手。
“我不!”
陳依靈重新攀上陳海的手,一副“你不帶我去,你也別想去”的模樣。
“你……”葉楠拉過陳海說道:“行了行了,你們兄妹兩有夠膩歪的,走吧走吧.”
剛走進工廠內部,就看到林淼也進來了,不知在和工人們說些什麼,兩個酒窩深深的,很是俏皮可愛。
葉楠看著她,再一次感嘆。
有個漂亮妹子在工廠連幹活都有力不少!“還沒走呢?”
林淼聞聲,笑聲戛然而止,連忙對著葉楠恭恭敬敬的喊道:“老闆.”
見她如此拘謹,葉楠笑著邀請道:“一起進來吧.”
“好!”
林淼還是沒法一下子習慣堂堂老闆這麼沒有架子。
幾人一起來到工廠內狹小的一間財務部辦公室,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用土磚搭建起來的小房間,由於之前的員工離職,這裡已經成了雜物間。
好在剛才裝空調的師傅已經順便搬空了一些,才使得這四人沒那麼擠。
陳依靈掃視了門外一圈,拍了拍葉楠的肩膀,調侃道:“葉哥,你這拆遷呢?貨物都沒幾件,那些工人都是來搬你們東西的嗎?拆遷費見者有份哈!”
此話一出,眾人的笑容僵住,呼吸都不自覺放輕了。
陳海扭頭,一把捂住陳依靈的嘴,臉色十分尷尬,餘光偷偷觀察著葉楠的臉色。
“葉楠,不好意思啊,她不懂事,你別放在心上,我跟你……”誰知葉楠不怒反笑,打斷陳海的話,反過來安慰兄妹二人。
“誒,沒事沒事,依靈開個玩笑活躍氣氛嘛,你那麼較真幹嘛.”
見葉楠神色不似有假,陳海緩緩鬆開了陳依靈,警告地看了她一眼。
自從知道葉楠家出了這樣的事,陳海心裡一直擔心他會一蹶不振,或者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自此造成什麼心理疾病。
弄得他神經也跟著高度緊繃。
但所幸葉楠沒什麼太多的反應。
就在這時,王叔迎面走來,打破了尷尬的氣氛。
他剛剛一直在工作,並不知道招了些什麼人。
看著葉楠身後的幾人有些驚喜:“葉老闆,這是要來訂貨的老闆嗎?”
對葉楠的稱呼也已透過這幾天的優待,從龍仔轉為葉老闆了。
“這是我的朋友陳海,現在是我們樂力的財務總監,這位是他的妹妹,這位是我們新招進來的員工,擔任設計總監.”
王叔的笑容頓時僵住,不知該作何反應。
幾秒後,他對著葉楠身後的幾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將葉楠拉到一旁,低聲說道:“老闆啊,不是王叔不讓你招人,只是你看……”“現在我們廠內沒有訂單,已經是入不敷出,你招這麼多人來,到時候沒事幹啊.”
“而且,咱們製衣廠哪裡需要什麼設計師啊,不都是按照上面發下來的版型開工麼?你找一設計總監不頂用哇.”
這一層,葉楠也清楚。
樂力製衣廠是代加工廠,別的服裝公司會發訂單來讓他們加工製作成衣。
由於代加工廠的數量激增,幾個巨頭為了賺錢,不惜降低成本價格來爭搶生意,試圖幾家聯合起來壟斷江海市場。
不明就裡的其他廠商紛紛效仿,但哪裡是幾大巨頭的對手,意識到時為時已晚,最終被拖垮,無力支撐經營。
留下來的製衣廠,訂單量也已銳減,大部分轉移到了幾大巨頭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