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投降
法蘭西你們萬歲爺回來了 遠處飄來的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隨著城門的轟然洞開,趙顯的主力部隊如同決堤的洪水,湧入了聖布里厄市。城門內,火把與燈籠交織出的混亂光影,將戰場的殘酷無情地展現在眼前。
米切爾將軍踏入城門的瞬間,一股熱浪和刺鼻的火藥味撲面而來。他的戰靴踏在血跡斑斑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伴隨著粘稠的聲響。城牆下的通道已被戰鬥的殘酷所侵蝕,牆壁上濺滿了鮮紅的血跡。
“迅速控制城牆!”米切爾將軍的聲音再次響起,穿透了晨曦前的黑暗,激勵著士兵們奮勇向前。他的命令如同戰場上的號角,激起了士兵們心中的鬥志。
克洛維,立即領命,他揮舞著自已的佩劍,召集了他的部下。“跟我上,兄弟們!”他高呼著,帶領一隊他麾下的精銳士兵,迅速向城牆的石階奔去。
士兵們緊隨克洛維的步伐,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有序,沿著城牆的石階飛奔而上。腳下的皮靴在城牆的石板上敲擊出急促的節奏,如同戰鼓在夜空中迴盪。守軍在突如其來的攻勢面前顯得手足無措,他們的抵抗在趙顯軍隊的猛烈炮火下顯得蒼白無力。
在克洛維的帶領下,士兵們分成小組,每組負責一段城牆。他們利用城牆上的掩體,架設起燧發槍,準備對任何企圖反攻的守軍進行致命的打擊。炮手們調整著火炮的角度,準備對城內的關鍵建築進行轟擊,以進一步削弱守軍的抵抗能力。
“保持壓制,不要給殘餘的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克洛維大聲指揮著,他的聲音在城牆上回蕩,確保每個士兵都清楚自已的任務。
隨著夜色的退去,曙光初現,聖布里厄市的戰鬥進入新的階段。城牆上的硝煙尚未散盡,而城市的街道和建築中,新的戰火已經點燃。趙顯計程車兵在狹窄的街道上與守軍展開激烈的巷戰,利用街道的轉角和掩體進行戰鬥。
米切爾將軍站在一個臨時搭建的觀察點上,用望遠鏡不斷掃視著戰場,評估戰況。方便他指揮士兵逐漸蠶食城市的守軍,引導部隊一步步向前推進。
“以小隊為單位,保持隊形,穩步推進!”米切爾將軍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迴盪。士兵們隨即響應,在隨軍軍官的指揮下士兵們分成小隊,每隊約有五十人。他們沿著街道的兩側前進,小心翼翼地檢查每一個可能藏有敵人的角落。士兵們手持燧發槍,槍口對準前方,隨時準備開火。
“保持警惕,敵人可能就在下一個轉角!”一名士官警告他的小隊。他們的目光警惕,耳朵傾聽著最微小的聲響,任何一絲異動都可能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攻擊。
突然,一陣槍聲從左側的一條狹窄巷子中響起,子彈呼嘯著穿過空氣,擊中了一名士兵的手臂。“還擊!”士官高聲下令,士兵們迅速找到掩體,舉槍還擊。燧發槍的齊射在小巷中迴響,煙霧瀰漫,視線變得模糊。
在另一條街道上,科爾曼的部隊遭遇了守軍的伏擊。守軍利用建築物的優勢,從高處向下方的進攻部隊射擊。科爾曼迅速指揮士兵們分散開來,利用街道上的馬車和貨攤作為掩體,開始有條不紊地組織反擊。
“炮手,對準那座塔樓,開火!”科爾曼指向一座高聳的建築,那裡是守軍的火力點。炮手們迅速調整炮位,將沉重的火炮推至最佳射擊位置。隨著一聲令下,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炮彈劃破清晨的空氣,直擊目標。
科爾曼他們一群人此行的目標是行省議會的議長伊森,他是這場戰鬥中的關鍵人物。伊森不僅是守軍的精神支柱,更是政治影響力的象徵。若能將其捕獲或說服,不僅能有效削弱守軍的抵抗意志,更能在更廣泛的政治舞臺上為趙顯贏得主動。想到此,科爾曼感覺一陣壓力襲來。
\"不要在此浪費時間了,\"科爾曼對他的副官說,\"伊森他是聖布里厄的靈魂人物,他的存在對守軍計程車氣至關重要,我們必須在他有機會鼓舞士兵之前抓住它。\"
\"記住,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伊森的身體,更是要擊垮他的意志,\"科爾曼強調,\"我們要讓他明白,抵抗只會讓更多的生命白白犧牲,而投降才能為聖布里厄的人民帶來和平。\"
隨著科爾曼的部隊在另一條街道上與守軍交火,聖布里厄的大大小小每個角落都成為戰場。而在聖布里厄的心臟地帶,行省議會的議長伊森正站在他辦公室的窗前,凝視著外面混亂的景象。
伊森知道,自已已經成為了趙顯軍隊的眼中釘,肉中刺。他不僅是聖布里厄最高領導,更是這場戰鬥中政治鬥爭的核心。他能感覺到外面的戰火正在逼近,每一聲炮響都像是在提醒他,時間不多了。
伊森深吸了一口氣,他召集了身邊的親信和忠誠的衛兵,這些人都是他從底層的平民中挑選出來的。
\"我不會向趙顯低頭,\"伊森堅定地說,\"我是一名自由的革命黨人,絕對不會向貴族投降。\"
伊森的衛隊長站在一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忠誠。\"議長,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每一個兄弟都將誓死保衛您,決不讓敵人前進一步。\"
伊森搖了搖頭道:“不用了,你們不是革命黨人,快去投降吧,今天的聖布里厄已經死了足夠多的人了。”
衛隊長和士兵們面面相覷,他們的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服從了伊森的命令。他們知道議長伊森的意思,他的決定是為了保護更多的生命。
伊森面色黯然的轉身走向他的辦公桌,拿起了羽毛筆和紙張,他要寫下他的最後的遺言。羽毛筆在紙上飛快地移動,每一筆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他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自由和正義的火焰也永遠不會熄滅。
“即使我倒下,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我站起來。”伊森在信中寫道,“革命的火種不會熄滅,它將在每一個渴望自由的人心中燃燒。”
隨著最後一筆的落下,伊森放下了羽毛筆。他站起身,走向窗前,再次凝視著外面混亂的戰場。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即使他可能看不到那一天的到來。
“砰!”一聲槍響穿透了議會大廳。伊森的親衛們在門外聽到了這聲巨響,他們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們知道,這是伊森自已的選擇,用生命捍衛了他的信仰和理念。
伊森的親衛們,這些從底層平民中挑選出來的忠誠士兵,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他們的領袖,他們的朋友,已經離他們而去。
“為了議長,為了自由!”衛隊長高呼,他的聲音在走廊中迴盪。親衛們緊握武器,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戰鬥將是一場死戰,但他們決心用自已的生命來捍衛伊森的理念和聖布里厄的尊嚴。
在議會大廳外,科爾曼的部隊已經將大廈團團圍住。他們聽到了槍聲,意識到伊森可能已經做出了最終的選擇。科爾曼的心中也感到了一絲沉重,但他知道戰爭是殘酷的,他必須要完成任務。
“衝進去!”科爾曼下達了命令,他的部隊開始向議會大廳發起最後的進攻。他們知道里面可能有著激烈的抵抗,但他們也知道,這是決定戰局的關鍵時刻。
當科爾曼的部隊衝入議會大廳時,他們遭遇了伊森親衛的拼死抵抗。這些親衛們,他們的眼神中已經充滿了死志。他們用自已的生命來阻擋敵人的進攻,每一道門,每一道走廊都成為了他們抵抗的戰場。
戰鬥在議會大廳內激烈進行,槍聲、喊聲、金屬撞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悲壯的戰歌。伊森的親衛們,他們用生命詮釋了忠誠和犧牲的意義,他們戰鬥到最後一刻。
然而,當議會的投降宣言在聖布里厄市的上空迴盪時,戰鬥的喧囂開始逐漸平息。士兵們一個接一個地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沉重的槍械落在石板地上,發出最後的鳴響。他們的步伐拖沓而緩慢,從掩體和戰壕中走出,向著米切爾他們表明了他們的屈服。
訊息如同晨風中的露水,在城市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擴散開來。市民們從窗戶後、從藏身之處探出頭來,目睹了這一幕。他們的眼中充滿了震驚、恐懼,還有一絲對未來的迷茫。
隨著最後一批守軍走出街道兩旁的掩體,聖布里厄市的心臟地帶陷入了一片沉寂。零星的槍聲在遠處迴盪,像是對這場戰鬥的最後註腳。聖布里厄的天空,被火光和硝煙所遮蔽,現在逐漸清晰,露出了黎明的第一縷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