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願聽陛下安排!”

文武百官齊聲說道。

扶蘇站在一邊已經能夠確定,嬴政這關已經過去。

果然,文武百官說完之後,嬴政就接著說道:“這件事情朕是支援的!”

“開鑿內河航運的事情就交給太子來做吧!”

“想來他提起的想法,太子一定有自己的規劃.”

嬴政說道。

以下的文武百官也沒有任何意見。

事情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而接下來就是要開鑿運河了。

雖然手裡有圖紙,但修建運河的事情也沒有這麼容易。

扶蘇不可能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建立運河上面。

這件事情還是要交給有能力的人負責這件事情。

劉邦和陳勝兩個人最多隻能起到輔助監管的作用。

扶蘇心中在想,該去哪裡找這個有開鑿運河能力的人!為此,扶蘇也是叫來了劉邦和陳勝兩個人。

“你二人可知道朝廷最通曉開鑿運河之人?”

扶蘇道。

劉邦認為,開鑿運河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他覺得自己,跟陳勝兩個人就可以完成。

“公子不如這件事情就交給我們吧!”

“運河挖掘的事情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的.”

劉邦說道。

劉邦和陳勝兩個人如果懂得運河工程構建的知識的話,扶蘇還有可能會將這件事情交給他們。

讓他們全權負責這件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

“你可知道修建運河當中會遇到什麼困難?”

扶蘇試問道。

“啊…”劉邦有些懵了,他對運河的事情一概不知。

“公子雖然我們不懂,但是我們可以學!”

“我相信我們很快就能夠學會的!”

修建運河所需要積累的經驗是十分多的。

一個人想要完全的弄懂,最起碼也需要十年的時間。

扶蘇可等不了十年。

“你們二人並不適合做這件事情!”

扶蘇當即拒絕了他們。

“公子,修建運河真有這麼難嗎?”

劉邦心中還是有些不甘心,修建運河只不過是江河道再次擴寬挖深。

挖個水溝有什麼難的…看著劉邦和陳勝一竅不通的樣子,扶蘇說道:“修建運河,我們需要滿足貨運的要求,沒有設計的開鑿,根本無法使用.”

“其次,開到運河還需要考慮地質條件的因素,是否能夠挖掘,旁邊是否有天然形成的湖泊.”

“最重要的還是要考慮水流流量,包括河流落差,河流的季節性變化.”

“這些都是影響到運河後期能否正常通行的重要因素.”

僅僅是聽著扶蘇籠統的解釋,劉邦就一時間感覺腦袋都大了。

但沒有想到挖運河需要考慮的地方有那麼多。

“公子…”劉邦終於還是放棄了,“可尋找懂開鑿運河的工匠並不容易啊…”扶蘇所計劃的修建運河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一般的工匠肯定是無法擔任的。

修建運河的工程量巨大,如果後期出現了失誤,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災難。

扶蘇必須要在開始的時候就要從選人上杜絕這一問題的出現。

陳勝在一邊雖然沒有說話,可他也一直在為扶蘇思考著最佳合適的人選。

陳勝聯想到了之前修建靈渠的人。

想到之後陳勝立即告訴扶蘇道:“公子,您知道靈渠嗎?”

靈渠扶蘇自然知道。

靈渠又叫秦鑿渠,是秦人史祿帶人修建的。

這靈渠經歷了將近2000年的歲月洗禮仍然還保留著他原先的面貌。

也是一項非常偉大的工程了。

陳勝這一提醒倒是讓扶蘇想到了合適的人選。

“對,這個叫史祿的人就非常不錯.”

可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史祿修建完靈渠之後,就已經告官回鄉了。

想要找到這個人並不容易。

“你可知道他現在何處?”

陳勝的腦海裡依稀聽說過史祿的名字,只不過一時之間有些想不起來了。

扶蘇詢問他的時候,他還在使勁的思考著。

扶蘇並沒有打斷他。

要是真的能夠知道史祿現在所在何處,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陳勝仰頭思考。

突然之間,腦海裡像是閃過了一絲什麼。

陳勝突然之間有了一絲的印象。

“公子,我好像記起來了”陳勝十分興奮的說道:“他是百越人,老家應該是在象郡!”

象郡距離咸陽還是非常遙遠的。

不過既然知道史祿有能力可以擔任修建運河的指揮使,扶蘇覺得哪怕是前去一趟象郡也不是不可以。

“劉邦,你帶幾個人去一趟象郡!”

“打聽清楚這個叫史祿的人是否還在.”

“如果可以的話,將他帶回來.”

“他可能能夠修建運河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劉邦以前並沒有聽說過史祿的名字,他根本不知道這人。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扶蘇為了求才,竟願意到萬里之外尋找這麼一個人。

而且還不知道能否把他找到。

劉邦心中也有很大的疑問。

劉邦也知道,扶蘇既然選他自有他的道理。

聽扶蘇的安排,總沒有錯。

只要能夠為扶蘇排憂解難,劉邦自己吃一些苦也沒有任何問題。

他很快就答應了下來。

劉邦負責前去象郡尋找史祿,陳勝則負責當下準備開建運河的事情。

兩個人分頭行動也能夠節約很多的時間。

當下,運河修建的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的。

每開通一條運河,大秦的運力就能得到非常高的提升。

兩天之後,按照扶蘇的安排,陳勝便將召集修建運河工人的訊息放到了報紙上。

「大秦尋找開鑿運河工人,包吃包住,工錢獎勵,人數不限,多多益善!」訊息一經放出之後,立即引起了非常巨大的轟動。

幾乎所有的百姓也沒有想到,朝廷竟然要做這樣大的工程。

為了知曉大秦修建運河的事情,人人都前去購買報紙。

一連好幾日,報社報紙的需求量更是供不應求。

印刷報紙的工人連夜趕製,可仍舊不夠。

修建運河的事情也成了百姓當中茶餘飯後必聊的話題。

如果現在有人不知道大秦要修建運河,那他一定是剛來到大秦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