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字在我心裡深深地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就像一塊沉重的黑色幕布,嚴嚴實實地遮蔽了我內心的陽光。因為這個陰影,我的小學成績一直很不理想,我彷彿是一隻在知識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的小船,怎麼也找不到通往優秀的航道。
在二年級第二學期,我歷經了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付出了他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次三好學生的榮譽。
那短暫的喜悅就像夜空中一閃而過的流星,璀璨卻稍縱即逝;那短暫的喜悅就像寒冬裡乍現的暖陽,溫暖卻匆匆離去;那短暫的喜悅就像沙漠中偶遇的清泉,甘甜卻難以持久。
然而,從此以後,獎狀就如同與我絕緣一般,彷彿被一層無形的厚障壁徹底隔開,再也沒有降臨到我的手中。
看著別人手中一張張鮮豔的獎狀,我只能在羨慕與失落中度過一個又一個學期。那羨慕,像燃燒的火苗,灼燒著我的心;那失落,像沉重的鉛塊,壓得我喘不過氣;那無奈,像無邊的黑暗,吞噬著我的希望。
三年級的時候,我在二班開啟自已的學習之旅。那時的我,正處於懵懂而充滿好奇的年紀。在三年級二班,我和劉敏的關係特別好,我們兩個人就如同彼此的影子一般,簡直可以說是形影不離。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原本安靜的校園瞬間變得熱鬧起來。而劉敏呢,她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跑到一班去索要數學答案。
看著她匆匆而去的背影,我心中雖然有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傻傻地跟著她一起去了。在一班的教室裡,我們緊張又慌亂地抄著答案,心中既有一絲不安,卻又帶著一種僥倖心理,彷彿這樣就能輕鬆應對老師的檢查和考試。然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種錯誤的行為正在一點點侵蝕著我們對學習的熱情和對知識的敬畏。
就這樣,在那段日子裡,我的數學學習完全變成了一種敷衍了事的行為,就如同囫圇吞棗一般,不加思索。我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在表面上應付一下老師,讓老師不至於對我太過不滿。
實際上,我根本就沒有真正掌握那些寶貴的數學知識,那些公式、定理在我的腦海中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根本無法靈活運用。
無奈的是,越是不會這些知識,我內心深處就越發地牴觸學習數學,越不想去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去理解。
於是,我便陷入了一種可怕的惡性迴圈當中,不會導致不想學,不想學又使得我更加不會,如此往復,我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對數學的恐懼和厭煩也與日俱增,彷彿自已被囚禁在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之中。
至今我都清楚地記得,三年級遙遠的時光裡的一次考試,有一道並不複雜的關於左右位置的題。當我看到那道題的時候,腦海中一片混亂,根本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結果,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把左右位置上的東西完全寫顛倒了。
那時候的我,對學習真的是如此的不認真,完全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總是抱著一種敷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考試。
現在回想起來,心中真是充滿了懊悔和自責,我常常會想,如果那時的我能夠更加用心一些,更加努力一些,或許我的人生軌跡會有所不同。
我後悔自已當初的無知,後悔沒有好好珍惜那些寶貴的學習時光,自責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我的心頭,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已的過去,也激勵著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努力去彌補曾經的過錯。
四年級的時候,我的學習情況依舊沒有太大的起色。在眾多學科之中,數學這門學科對我來說仍然是一塊難以攻克的硬骨頭,成績始終不盡如人意。在總科成績的排名中,數學成績總是拖後腿,嚴重影響了我的整體成績水平。
在數學課堂上,老師經常會以一種格外嚴肅認真的態度著重強調“增加到”和“增加了”這兩個看似極為簡單、但在實際運用中卻極其容易讓人混淆的概念。
每當講到這裡的時候,老師便會提高音量,一遍又一遍地大聲提醒我們:“同學們,一定要看清楚了!這兩個概念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能馬虎對待,一定要把它們的區別徹底弄明白!”
老師的聲音在教室中迴盪,那急切的語氣中飽含著對我們的期望和擔憂,期望我們能夠真正掌握這些重要的知識點,擔憂我們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在以後的學習中犯下錯誤。
老師那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彷彿是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敲響的警鐘,提醒著我們要用心去理解這兩個看似不起眼卻又至關重要的概念。
然而,我卻如同一個在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孤舟,迷失在知識那厚重迷霧中,無論老師如何苦口婆心地強調,如何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闡釋,我始終無法真正明白這“增加到”和“增加了”到底是什麼東西。
每次聽到老師提及這兩個概念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就彷彿被投入了一顆混亂的炸彈,瞬間一片混亂。各種思緒交織在一起,如同亂麻一般,讓我完全摸不著頭腦。
我努力地想要理清其中的頭緒,想要弄明白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含義,可無論我怎麼思考,怎麼回憶老師的講解,都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始終找不到那一絲光亮,始終無法真正理解這兩個看似簡單卻又無比神秘的概念。
我看著周圍的同學似乎都漸漸理解了老師的講解,他們或微微點頭,或在本子上認真地記錄著要點,而我卻只能呆呆地坐在那裡,心中充滿了無助和迷茫。
看著周圍的其他同學,他們一個個神情專注,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似乎都能夠輕鬆地理解這兩個概念。他們有的微微皺著眉頭,稍作思考後便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紛紛點頭示意,表示自已已經明白了老師的意思。
而我呢,卻只能滿心困惑地盯著黑板,那上面的數學符號和文字此刻彷彿變成了一個個難以捉摸的謎團。我的心裡充滿了迷茫,就像置身於一片沒有盡頭的迷霧之中,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才能找到理解這些知識的路徑。
同時,一種無助感也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我覺得自已彷彿被孤立在知識的孤島上,周圍的同學都在不斷前進,而我卻被困在原地,無法掙脫這讓人困惑的困境。
我多麼希望自已也能像他們一樣,輕鬆地理解老師所講的內容,可現實卻是如此殘酷,我只能無奈地看著黑板,心中的迷茫和無助不斷蔓延。
我絞盡腦汁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已就是沒有辦法理解這兩個看似簡單的表述,為什麼它們在我的眼中就像是古老神秘的密碼符號,是如此的晦澀難懂,彷彿被一層厚重的迷霧所籠罩,讓我怎麼也無法穿透,怎麼也捉摸不透。
這種對知識的無力感,就如同沉重的枷鎖一般,緊緊地束縛著我,讓我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舉步維艱。每一次面對數學問題,我都彷彿在艱難地跋涉於泥濘的沼澤之中,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卻常常陷入更深的困境。這種無力感不僅僅侷限於對“增加到”和“增加了”這兩個概念的困惑,它似乎蔓延到了我學習數學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複雜的應用題,還是抽象的幾何圖形,都讓我感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
同時,我越發地對自已的學習能力產生了懷疑。我開始不斷地反思自已,是不是我真的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是不是我的頭腦不夠聰明,無法理解這些看似並不複雜的知識?
我看著其他同學在數學學習中如魚得水,輕鬆地解決各種難題,而我卻在原地苦苦掙扎,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我的自我懷疑愈發深刻。我擔心自已永遠也無法突破這個困境,永遠也無法在數學學習上取得進步。這種懷疑就像一顆毒瘤,在我的心中不斷生長,侵蝕著我的信心和勇氣,讓我在面對數學時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上了五年級,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學習的壓力也漸漸增大。在眾多的數學難題中,那種關於注水排水同時進行,然後詢問注滿需要多少個小時的應用題,對我來說就如同一個無法解開的謎團,我簡直是一竅不通。
在那明亮的教室裡,老師站在講臺上,拿著粉筆在黑板上認真地書寫著解題步驟,嘴裡不停地講解著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老師的聲音在教室裡迴盪,可傳入我的耳中,卻彷彿是一串串難以理解的音符,讓我聽得如同天花亂墜一般。那些複雜的公式、抽象的概念在我的腦海中交織纏繞,混亂不堪,我無論怎麼努力去思考、去理解,都始終無法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
每次考試的時候,我緊張地翻閱著試卷,一旦看到這樣的題目,心中便會湧起一股深深的絕望。
那道題就像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橫亙在我的面前。我呆呆地看著題目,大腦一片空白,根本無從下手。
在無奈與沮喪之中,我只能選擇直接放過,任由那道題空在那裡,彷彿它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讓我只能遠遠地觀望,卻沒有勇氣去攀登。
看著周圍的同學都在認真地思考著、書寫著答案,他們的筆尖在試卷上沙沙作響,而我卻只能無奈地嘆息。我深知自已在這類題目上的無能為力,心中充滿了失落和沮喪。這種對注水排水應用題的無奈,也讓我對自已在數學學習上的能力產生了更大的懷疑,彷彿自已陷入了一個無法逃脫的困境之中。
上了初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逐漸成熟,我深刻地意識到不能再讓對數學的害怕情緒繼續主宰我的學習生活了。
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勇敢地面對數學,不能再退縮,必須征服它。
於是,我鼓起勇氣,重新審視那些曾經在小學時覺得很難的數學問題。
靜下心來,認真地去琢磨琢磨這些曾經讓我望而生畏的數學題時,我驚訝地發現,它們其實並不難。
在深入思考的過程中,我逐漸體會到了數學的魅力,原來它是如此有趣,那些巧妙的解題思路、嚴謹的邏輯推理,就像一個個神秘的寶藏等待著我去挖掘。
回想起來,當時的自已對數學產生了厭學情緒,所以沒有發現它的樂趣。
如果那時我能夠調整心態,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的世界,或許就不會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走得如此艱難。
我無比驚喜地發現,數學這個曾經讓我望而生畏的學科,原來竟然如此充滿趣味。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候,我會意外地遇到一道難度超乎想象的題。
我全神貫注地盯著那道題,眉頭緊鎖,大腦飛速運轉,試圖從各種角度去尋找解題的思路,然而卻始終不得其解。
即便如此,我也沒有輕易放棄,依舊苦苦思索著,那道題就彷彿在我的腦海裡深深地紮了根一般。它時不時地就會從我的腦海深處冒出來,不斷地困擾著我,讓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它,彷彿它已經成為了我心中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時刻提醒著我要去攻克它。
甚至晚上睡覺做夢的時候,我的腦海中也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道題,不斷地思考著解題的方法。
一旦我不懈努力終於做對一道數學題的時候,那種喜悅簡直難以言表,心中彷彿有一朵絢爛的煙花綻放開來,整個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成就感之中,實在是太高興了。
隨著對數學的興趣如同星星之火般不斷蔓延,以及自已堅持不懈地努力鑽研,不放過任何一個難題,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去探索解題的方法,我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漸漸地,我的數學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原本那些讓我感到棘手的題,現在我也能輕鬆應對;曾經在考試中總是失分的知識點,如今也能牢牢掌握。每次看到自已的數學試卷上那不斷上升的分數,心中便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和喜悅之情。這種成績的提高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努力的最好回報,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在數學學習道路上繼續前行的信心。
記得在中考的時候,數學總分是 150 分,而我竟然考了 140 多分,這是一個讓我無比自豪的成績。如今的我,對數學依然保持著濃厚的興趣。每當看到一道數學題,心中就會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很想立刻投入到解題的過程中去。數學對我來說,不再是可怕的難題,而是充滿挑戰與樂趣的智力遊戲,我願意在數學的世界裡不斷探索、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