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開始算賬
大唐:我真沒想當神仙 藍白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天李承乾供述出來的東西基本全部整理完畢。
光是現在,前太子就已經犯了謀逆、謀殺大臣、勾結敵寇、逾制毆打朝廷命官、刺殺皇子……但是到這裡還沒有完。
在第三天的時候繼續對李承乾進行審判。
但說是審判其實也就是他們問什麼,李承乾說什麼,如果有他們沒有問到的地方,李承乾需要自己如實招來。
而李承乾現在已經看開了,他知道自己不會死,所以說什麼也無所謂了。
到了第二天,魏徵坐在堂上:“李承乾,先前你刺殺三位朝廷命官,手段極其殘忍,可有此事?”
可李承乾聽到這裡忽然愣了一下,在腦海中思索了半天,好像沒有這事啊。
“沒有.”
結果眾人一聽,這不對呀,之前李承乾每一次對於罪行都供認不諱,可是這次怎麼卻說了沒有呢?“沒有?你知道那些人與魏王走得近,所以為了剪除魏王的羽翼,派人刺殺他們三人,你真的不記得了?”
魏徵說的是不記得了,而不是不知道。
“沒有此事,非我所為!”
李承乾肯定的說道,這件事情他很確定不是自己做的。
雖然他有刺殺過大臣,但是平常他刺殺的那些大臣基本都是李世民派過來教導他的,然後上來就是一頓罵,所以李承乾才懷恨在心。
但是尋常的那些大臣們根本就不值得李承乾刺殺,因為當時的李承乾根本看都看不上他們。
孫伏伽這時意識到了事情好像開始有些不對了。
現在在已知的案件當中,居然有兩件事情都出了不對勁的地方,而且這兩件事情好像都和魏王有一定的關係。
在三天前的魏王遇刺案件當中,李承乾所說的和賀蘭楚石所說的就對不上,而且後來李泰還專門跑過來保下了賀蘭楚石。
那件事情在案發時雖然表面上受益的是太子,剪除了魏王的黨羽,可現在仔細想一想,當時的魏王可是面臨著要離開京城的。
遇刺之後接下來一系列的發展直接讓李泰重新留在了長安城之內。
而且太子還因為這件事情被狠狠的責罵了一番!可那個時候的太子卻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因為他一方面沉浸在稱心的死亡當中,一方面則是開始考慮著如何造反。
可現在想來的話,雖然李泰遭受到了刺殺,但是性命無礙,而且現在看起來也沒留下什麼後遺症,再結合後面一系列的發展,居然是李泰在這件事情中獲益最多。
除此之外便是今天的這件事,那三個大臣死了兩個,但同樣還是太子因此被人懷疑了,在朝中降低了名望。
而在競爭關係之下,只要太子一方受到損失,李泰一方必然會得到一定的益處。
這世界哪有這麼巧合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都有點類似是李泰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可實際上歸根結底的話,李泰付出的只不過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而李承乾失去的那可是李世民以及眾多朝臣們的信任。
奪嫡之戰的時候,這種信任才是最寶貴的東西。
孫伏伽覺得這件事情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可現在就算他知道此事背後有蹊蹺,但是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切都只是猜測而已,雖然這個猜測非常合理。
之後他們又問了太子一些東西,包括涉及到突厥人那邊的事情。
而那些突厥人是給沈長青幹活的,雖然說他們的存在實際意義上來說完全就是沈長青的人,但也需要進行問話。
很快舍利陀宗等人就全部都被帶到了這裡,沈長青沒有來,主要也是為了避嫌,但是東籬卻跟著過來了。
很快堂上的主審官便開始進行詢問,從開頭到最後事無鉅細。
但是他們一口咬定自己來長安城就是討生活的,只要解決了來源的問題,那其他的也就好說了。
之所以給太子傳遞情報,是因為沈長青早就知道太子那邊有點問題,但之所以不說,是因為沒有什麼證據。
那些情報也都是隻要有心便能夠查詢得到的東西,而且大多都是無關緊要的。
只是這些東西對於太子來說可能比較有用而已,但如此做主要還是為了取得太子的信任。
至於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是一點兒都沒有做過。
而東籬也表示沈長青知道這件事,而且這些人還是沈長青親自找回來的。
並且找這些突厥人也不是單純的因為外來的和尚好唸經,而是因為沈長青早就開始謀劃突厥那邊的市場了。
但具體如何東籬並沒有說,而是說這些東西她也不知道,若是需要求證的話可以去問一問陛下。
因為此時沈長青就在皇宮之中和李世民說這些。
主要就是他這段時間賺了多少錢而又有多少錢用在了醫保,至少有多少錢用在了拓展新業務上面,有多少錢是可以拿出來直接給皇室的……說完這些就直接說到了關於突厥的事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