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竟然是精米
穿成惡婦後,全家跟著我吃香喝辣 秋個頭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接下來就是買糧食了,宋禾思索片刻,藉口東西多不方便拿著去買東西,讓江景元在原地等她。
囑咐完江景元不要胡亂走動,宋禾就朝賣糧食的那條街走去了。
其實她是做個樣子,根本沒去糧店,而是去了一個無人的巷子裡,開啟商城,在裡面買了十斤白米,花了三十文。
宋禾來鎮上之前就帶了家裡的米袋子,這十斤白米裝進袋子裡,別人也看不見裡面裝的是啥。
有了米,宋禾還打算去買些鹽,長期缺鹽可不行。
宋禾去到糟坊,問了老闆鹽的價格,粗鹽四十文一斤,精鹽五十文一斤,如今也就是這些調料的價格沒漲。
宋禾想了想,現在她也沒什麼錢,自然是買粗鹽的,於是,她讓老闆稱了十文錢的,家中沒有裝鹽的罐子,宋禾又花了兩文錢買了一個最便宜的鹽罐子。
老闆將稱好的鹽裝進鹽罐子裡,蓋好蓋子後用一根細草繩將罐子系起來,這樣蓋子就不會滑落了。
宋禾謝過老闆,將罐子放進了米袋子裡。
買完這些東西,宋禾身上還剩二十一文。
宋禾將米袋子栓緊後甩背上,用兩隻手拉住袋口就這樣往賣菜的地方走。
江景元遠遠地就看見娘過來了,而且還揹著米袋子,裡面好像裝了不少糧食。
到了地方,賣菜的大娘們看見宋禾袋子裡鼓鼓的,估計是買了不少糧食,心裡滿是羨慕。
她們聽宋禾說這紅薯是在山上發現的,心裡便想著回去讓自家孩子也去找找,看看有沒有運氣也能找著這些紅薯,找到了可是一大筆錢呀。
江景元看著鼓鼓的袋子,心裡只剩下高興,想著回家的時候能背這袋糧食他就激動。
收拾好東西,江景元還是搶著要背揹簍拿竹籃子。
宋禾將揹簍放到江景元背上,江景月感覺到背上裡沉甸甸的,心裡就覺得舒服、踏實。
宋禾將地上的葉子全部收好,一手拿著葉子,一手拿著凳子。
母子倆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一路上都都很順利,到家時也不過申時初。
江景月看到娘和哥哥回來,立馬小跑了過來。
江景元本來一路上都抑制住自已的激動,但看見妹妹向自已跑過來,臉上也忍不住露出笑顏,更是恨不得立馬跟江景月分享今天的喜悅。
江景月看到哥哥笑了,娘也在笑,就知道今天帶去的紅薯肯定賣得很好。
宋禾接下江景元背上的揹簍,“景元,把米袋子放裡屋去。”
江景元嗯了一聲,將裡面的米袋子提了出來。
看見鼓鼓的米袋子,江景月的心砰砰跳,天吶,娘竟然買了這麼多糧食回來。
十斤對宋禾來說不多,可對兩兄妹來說就是好多好多,可以吃好久了。
江景元把米放進裡屋就趕緊出來了,以前娘說過不讓他們進裡屋的,他可不能惹娘生氣,要是娘再變回以前的樣子就糟了。
“啊,好餓啊。”宋禾揉了揉肚子,“景月,把火添上,咱們煮米粥吃。”
米粥!江景元和江景月眼睛都亮了起來,沒想到糧食剛買回來就能吃上了。
江景月點了點頭,飛快跑到灶前扒開灰,灰裡有沒燒完的碳化的柴,然後把新柴加進去。
灶裡的火很快就燃了起來,江景月又開始舀水洗鍋。
宋禾拿上碗去裡屋盛了一海碗大米,拿上鹽罐子就出來了。
看到宋禾碗裡白花花的大米,而且是一大碗,兩兄妹的眼睛都直了!
不是粟米,不是糙米,是精米!
那一袋子裡,都是精米嗎?!
雖然江景元沒有買過糧食,但是對糧食的價格也知道個大概,今天他們賣的錢肯定是不夠買那麼多精米的。
娘咋買的那麼多精米?
“以前的銀子還剩一些,加上賣的紅薯,也只買了這些米,這米還真貴啊。”宋禾假裝嘆氣一聲。
江景元的心在流淚,娘真的不靠譜啊!要是這些錢買粟米得吃多久啊,竟然全買了精米。
想著想著他就有些後悔,早知道他冒著被娘當街打罵的風險也要跟著她去買糧食,在買精米的時候跟她解釋一下買粟米更划算,娘說不定就不會全買精米了。
江景元還在想這些,就見宋禾已經把米倒進盆裡要開始淘米了。
這麼大碗米,一頓就吃了嗎?!
他趕緊上前,道:“娘,這碗太多了,我少吃一點,你放一些回米袋子裡吧。”
宋禾知道他是怕吃完了就沒吃的了,但是這一碗實在不算多呀,可是三個人吃呢,煮成粥也只能吃個半飽,又沒有菜。
還放些回去她是不能接受的,還要幹活呢,不吃多點咋幹活呀。
“就吃這麼多,不然咋幹活呀。”宋禾故作嚴肅道。
江景元看娘肯定不會接受自已的建議,也不敢再多說啥了。
宋禾開始淘米,將淘米水倒進了旁邊的菜園子裡。
兩兄妹心疼的,心想要是家裡有雞鴨,有豬就好了,這淘米水就可以給它們喝,一點都不浪費,如今這白白的淘米水竟就這樣倒了,太可惜了。
簡單淘洗了兩遍,宋禾便快速把米煮上了。
兩兄妹的肚子也是空的,看著鍋裡的米粥,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宋禾看著兩個孩子望眼欲穿的樣子,便想著說點啥轉移下注意力。
剛才她淘米的時候就發現了,菜園子裡的雜草又少了一片,水缸裡的水也滿了。
可見江景月在家一直沒歇著,真懂事啊。
江家老屋後靠著一座小山,小山半山腰上有一處泉眼,四季都出著水,水從山上流下來流到村裡人挖好的水溝裡,水溝通著河。
大旱的那幾年,河裡的水都幹了,但著泉眼裡的水卻依然冒著,只不過是小了些。
河中幹了,村裡人為了方便打水,將一截水溝擴深擴寬蓄水,成了個約莫四平米的小水塘,水塘裡滿出來的水依舊透過溝流往河裡,村裡人全都在山腳下的小水塘裡打水,河下游的村子也有了一股細流可以打水。
宋禾如今住的老屋是離水塘最近的,就在菜園子的左邊,一出院子,往左繞過泥牆再走十幾米就到了。
雖然很近,但江景月也才八歲,太重的木桶她定是挑不動的,這一缸水,估計是她用盆來來回回很多趟蓄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