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辦公區域
穿成惡婦後,全家跟著我吃香喝辣 秋個頭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宋禾的話,眾人心中一驚。
這要是讓他們自已會做神仙豆腐,二八分,她們一天得賺多少錢呀?
王氏也有些不敢相信,“老三媳婦兒,這好好的,咋想著將這事兒全部交給我們做呀?”
宋禾看著眾人,微笑著說道:“娘,如今我要管的事情變多了,而且以後可能還會越來越多,要是再加上這神仙豆腐的事,那我可就真忙不過來了,所以就想著將這事兒全部交給你們做。”
王氏點了點頭,她老三媳婦兒說的也有道理。
而且如今這神仙豆腐的收入,只能算是老三媳婦兒的一小部分收入了。
要是將時間花在這神仙豆腐上,那的確劃不著。
有些有手藝的,就算是自已不做了,也不願意外傳。
但是她老三媳婦兒願意將這賺錢的手藝教給她們老江家,那也是真心為老江家好了。
雖然她們分了家,但心卻還是在一起的。
要是老江家會了這神仙豆腐的手藝,那和以前是大不相同了。
怕是一些城裡的住戶都比不了。
王氏感覺有些恍惚,她們老江家原本是小村子裡的一個窮人家,連飯都快吃不起了。
可自從她家老三媳婦兒開了竅後,才短短几個月就做出了這麼大的家業。
連帶著老江家的日子越來越好,甚至以前想都不敢想。
想到這些,王氏說道,“二八分嗎,這樣你也太少了,我看,咱們就五五分吧。”
就算是五五分,那一年也是不少銀子了。
“說什麼呢娘。”宋禾皺著眉頭說道,“以後這神仙豆腐完全由你們來做,我就什麼都不幹了,怎麼還要你們五成,就按照我說的,二八分。”
“可是……”王氏還想說些什麼,在她看來,一門手藝就是很重要的東西,就算是一家人,她收八成,總感覺有些……
“別可是了娘,就按照我說的。”宋禾說道,語氣也帶上了一絲嚴肅。
王氏見宋禾語氣堅定,點了點頭。
家裡有了這門手藝,老江家人的心裡都很高興。
劉金鳳更是直接挽住了宋禾的手,“三弟妹,你也太好了!”
以後家裡能賺這麼多錢,那日子簡直要提升不知多少倍。
而且她的女兒和兒子,以後也能找有事情做,等她有了孫子,孫子還能上學堂。
劉金鳳看了一下大虎、大花小花,說道:“大虎、大花、小花,以後你們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們三嬸,要像孝敬娘一樣孝敬你們三嬸,你們知道了不。”
三個孩子齊齊開口,“知道了,娘。”
文玉蘭也對大牛二牛說道,“大牛二牛,你們也是,以後不能忘記三嬸對你們的好。”
大牛二牛也齊齊說是。
聽到兩個嫂子這麼說,宋禾心裡也有些感動。
她喜歡這個家。
她能感覺到,江家對她好並不是因為她現在能掙錢。
而且這個村子她也喜歡,村裡人在里正的帶領下,大家都和和睦睦的,而且人也淳樸。
她現在希望的就是趕緊解決縣令的事情。
解決了這件事,以後她就能安心種地了。
宋禾將草木灰水能使神仙豆腐告訴了江家。
大家都有些不敢相信。
“加這草木灰水就成了?”劉金鳳驚訝道,“三弟妹,你這是咋發現的啊?”
宋禾笑了笑,說道:“也是無意發現的。”
“大嫂,再過一個月,山上的燈籠果就熟了,你們可以做些冰粉搭配著神仙豆腐賣,這樣你賣的東西樣式也多些。”宋禾說道。
這個朝代,人們是知道如何製作冰粉的。
劉金鳳笑了笑,“嘿,這個主意不錯,光是賣一個冰粉太簡單了,要是混著冰粉賣,那就有三種樣式了,只是,二弟妹要做神仙豆腐,時間怕是不夠啊。”
剛說完,她又想到,“哎,大花小花,你們可以做呀,這個也不難,你們做,娘給你們零花!”
大花小花聽到有零花,心裡一下就激動起來,立馬答應道:“娘,那就讓我們做冰粉,我們能做!”
“娘,您看這樣可以不?”劉金鳳看著王氏道。
大花小花也一臉期待地看著王氏。
王氏看到兩個孩子期待的眼神,說道:“好,那就讓你們試試吧。”
這是,文玉蘭有一個疑惑,“大嫂,這神仙豆腐是一個樣式,冰粉也是一個樣式,你咋說有三個樣式啊?”
宋禾笑道:“二嫂,冰粉加上神仙豆腐,也是一個樣式呀,而且冰粉是透明的,加在神仙豆腐裡,應該挺好看的。”
文玉蘭點了點頭,“原來如此,真是這冰粉好多人都會做,肯定賣不上神仙豆腐的價格。”
眾人點了點頭。
王氏想了一會兒,說道:“這冰粉就賣一文錢一碗,冰粉加神仙豆腐就兩文錢一碗,光是神仙豆腐就賣原來的價格,三文錢一碗。”
聽到王氏這個建議,大家都覺得很不錯,紛紛點了點頭。
看到老江家都挺有主意的,宋禾心裡也很欣慰。
老江家如今每個人都在成長,會做生意了。
說完了神仙豆腐的事情,宋禾便回了自已家。
如今神仙豆腐完全交給了老江家,自已也不用製作鹼水。
文玉蘭製作神仙豆腐就不用到她這裡來了,直接在老江家灶房就可以。
新房修建的範圍只佔用了老屋的菜地,堂屋、裡屋和灶房都能被保留下來。
經過了這麼多天,新房的主樓看樣子最多還有半個月就能全部完工,這樣她就能帶著兩兄妹搬進新房子裡住。
而且秦時的屋子也快修繕好了,一等他搬回去,那老屋就空了出來。
老屋剛好能當做一個生產蠟燭的作坊。
生產蠟燭,要有融化蜂蠟倒進模具裡的,還要有專門採集蘆葦製作燈芯的。
此外,生產蠟燭還需要一個專門的負責人。
如今,要用到長期工人的地方越來越多了。
宋禾覺得,需要有一個專門辦公的區域。
類似現在的辦公樓,每個部門都在辦公樓裡有一個專屬的空間。
這樣,他們在工作中記錄的冊子,還有種地要用到的農具、物品啥的,都能統一放在一個自已的辦公室裡。
宋禾覺得這樣做很有必要。
以後要涉及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要是不規範安排,那簡直能亂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