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兩人是不達目的不罷休了。

宋禾沒有理會宋大勇的話,直接無視兩人,朝外面走去。

張翠翠見宋禾要走,立馬拉住宋禾,“你要去哪兒?”

宋禾停下來,轉身看著張翠翠,“去報官。”

“報官?”張翠翠一頭霧水,“報啥官啊?”

“我說了,你們不走,就別怪我不客氣。”宋禾說道,眼神中也有些狠厲,“我這就去跟縣太爺說說你們以前是怎麼對我的,再說說你們知道我要嫁給縣令大人,千方百計想從我這裡得好處的事情。”

“說不定我一哭,縣太爺心疼,某些人就能進去蹲幾年大牢呢,這樣我耳根子也能清淨一些。”

“哎呀,你們知道大牢裡是啥樣嗎,聽說裡面髒得很吶!那些犯人的屎啊尿啊,要好久才清理一次,經常積聚在牢房裡,還有好多蚊蟲和老鼠,又髒又臭!”

“前幾年大旱沒有收成,到現在大牢裡面的犯人經常斷糧,三天餓九頓的,餓死了不少人,有些餓死的,在牢裡臭了才有人發現。”

“也不知道你們進去能扛得住多久。”

宋大勇和張翠翠也是聽過縣令的事情的,要是宋禾去跟縣令說,縣令還真有可能將他們抓起來關牢裡。

讓他們印象深刻是幾年前的那件事。

桃江縣的縣令是不作為的,所以桃江縣的治安很差。

知府知道後,便讓縣令做出些功績來。

桃江縣縣令懶得去管,但為了展示自已的作為,於是被隨便抓了五個人,給他們安上了偷盜的罪名,用他們的家人威脅他們認罪。

五人中其中一個,就是下楊村的,所以宋大勇和張翠翠記憶才會如此深刻。

縣令將五個人押送到了知州。

但是知州知府審案十分仔細公正,審下來,發現這五人根本沒罪。

於是便將五人又送回了桃江縣,並讓縣令反思,切勿冤枉了好人。

因為這件事,縣令還被知府小懲了一番。

知府的意思本來是放了五人,但縣令等知府的人走後,縣令並沒有那麼做。

他一氣之下,將五人關進了大牢,最後五人活活餓死在牢裡。

所以,宋禾說的那些,縣令完全乾得出來。

說到底,宋禾嫁過去只是一個妾,只要在她受寵時給縣令隨便說說,縣令才不會管他們是宋禾的爹孃。

只是兩人沒想到宋禾會這麼做。

看來宋禾是下定決心要和他們斷絕關係了。

雖然他們這次來是想撈些好處,但是現在好處沒撈到,反而要去坐牢了,兩人是怎麼也不接受的。

反正他們和宋禾也沒有感情,可不能把自已給搭進去,要不到好處就算了。

張翠翠攔著宋禾,“別、別,我們馬上走。”

宋大勇也有些慌了,他可不想坐牢。

兩人慌慌張張就往外走。

宋禾在後面說道:“以後你們要是再到我眼前晃悠,別怪我無情!”

沒一會兒,宋大勇和張翠翠就消失在宋禾的眼前。

聽到宋禾和那老頭老太的對話,秦時也大致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宋禾給秦時和兩兄妹解釋過嫁給縣令的事情。

而且這段時日和宋禾相處,秦時也瞭解了宋禾的為人。

宋娘子絕對不會仗著縣令隨便讓人去蹲大牢。

她剛才說的那些話,是在嚇唬那兩人。

可那兩人卻覺得宋娘子真的會那麼做,所以才被嚇走了。

雖然那兩人是宋娘子的爹孃,秦時卻覺得宋娘子做得對。

這樣的爹孃,不要也罷。

江景元看著宋禾,“娘,剛才那兩個人是誰啊,真的是外公外婆嗎?”

江景月也一臉疑惑看著宋禾。

“不是。”宋禾說道,沒有再多說什麼。

見娘不想說這件事,兩兄妹也不再問,回到自已的座位開始學習。

娘說不是,那就不是。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天黑之前,紅薯和稻子都收完了。

收紅薯和稻子的時候,大家就粗略算了算重量。

稻子差不多收了一千八百斤。

紅薯差不多收了五千斤。

在這個時代,因為很多條件限制,技術落後,水稻的產量很低,一畝地也就三四百斤左右,差的時候,一畝地一百斤也是有的。

可宋禾不到一畝地的水稻就收了一千八百斤!

有人算了算,就算是年成好的時候,他們家要種上四五畝地才能趕上宋禾家這不到一畝地種出來的稻子產量。

這簡直是太嚇人了!

不光是水稻,那個紅薯更是了不得,竟然一畝多點地收了五千斤。

宋禾家種的稻子和紅薯驚動了整個桃花村。

剛開始只有幾人要買水稻種子,現在幾乎全村的人都要買水稻種子。

大家全部到宋禾家門口,要買種子。

一時之間,宋禾家門口變得熱鬧非凡。

收了這麼多稻子和紅薯,宋禾的心情也很好。

“大家都彆著急,這個種子我要選一選才能給大家種。”宋禾高聲說道,“大家都去我家景元和景月那裡說一下要買的斤數,我家景元和景月會記下來,每家最多兩斤。”

聽到宋禾說的話,大家包圍的目標瞬間變成了江景元和江景月。

一個擠一個的往前站,就像慢一步就沒有似的。

看見吵鬧的人群,大黑小黑也不知發生了何事,還以為是吵架,一個勁地在旁邊轉來轉去對著人群汪汪叫。

“各位叔叔嬸嬸稍安勿躁!”江景元站起身大聲說道,“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

大家也很聽勸,江景元這麼一說,紛紛排起隊來。

江景元前面一隊,江景月後面一隊。

因為兩兄妹要記錄,所以除了排隊報斤數的人,後面的人也不再講話。

聲音一下就小了下來,大黑小黑也不叫了。

江景元和江景月記完,將之交給了宋禾。

宋禾一看,幾乎每家都要買兩斤。

她記得最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說買一斤的。

結果全是兩斤的。

桃花村地勢低離水源近的地不多,所以種水稻的地就不多,有些人家的地根本用不到兩斤。

他們都買兩斤,是因為上限是兩斤。

他們是覺得這東西好,擔心明年沒有了,所以都買兩斤存著呢。

大家登記完了自家要的數量,沒有走,而是看著宋禾。

宋禾看著大家,說道:“選種子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大家後天再來買種子。”

說完這話,大家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