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暴風從天降,內訌起雨中
三國:開局斬了董卓,虐呂布 龍騰破天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長安城外,今天來的這一次戰役,可以說是雙方在清楚彼此的實力之後的一場大戰,就像在拳擊場上,彼此在稍微接觸之後,都覺得自己有把握贏得對方,所以,索性放開手腳一搏。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有一方在戰場上對當前形勢產生誤判,那結果可能就是致命的。
這場戰爭對於雙方來說,劉協一方是後無退路,可以說是生死之戰,而李郭率領的西涼兵馬,雖說以給董卓報仇為藉口,但卻不得民心,只是仗著兵力雄厚,漢室孱弱,妄圖透過戰爭獲得權利和富貴而已。
雙方都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西涼兵人數眾多,手持彎刀,仗著他們的兇狠,和那些陷陣營計程車兵惡戰在一起,那些陷陣營計程車兵,無不以一當十,和戰風兇悍的西涼兵一較生死。
在劉協的率領下,張遼、高順、侯成等大將,皆爆發出令他們自己都想不到的戰力,狂虐西涼將士。
再看劉協,真的是如一頭雄獅掠入羊群之中,碰著皆死,遇著皆亡,猶如砍瓜切菜。
戰爭是殘酷的,可憐那些西涼士兵,發財的夢還未實現,而自己已經命拋他鄉,為了一小撮人的富貴,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劉協心下也有些不忍,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何況這個時候,你不殺人,別人就會殺你。
儘管已經有那麼多的將士在自己面前倒下,但仍然有那麼多的將士奮不顧身的撲上來。
他們明白,誰能殺得了劉協,那就是厥功一件啊!雙方已經殺紅了眼,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戰爭的機器既然已經發動起來,不可能說停就停。
這場戰爭從早間一直持續到下午,那時紅日已經西斜,戰場的怒吼之聲已經變得嘶啞,但那刀劍斧鉞之類的武器碰撞之聲仍然還在持續。
忽然,一陣狂風驟起,剛才還晴朗的天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兜頭潑灑而下。
雨水從堆積成山的屍體上衝下,不大一會兒功夫,剛才還瀰漫在戰場上的塵埃,啥時變成了一片紅色的水泊。
雙方只得各自收兵,從暴雨中撤退出來。
回到長安城中的劉協,清點自己的人馬,已然有些損傷,魏續受傷,更為嚴重的是,八百陷陣營士兵,有五十人陣亡,一百多人受傷,減員幾乎達二百人。
對於原本就兵力不濟的劉協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而且這個時候,城中的糧草也已經不多了。
今天的劉協,饒是鐵打身軀,也覺得有點累了,草草吃了點東西之後,就回宮休息不提。
這個時候,大雨還在繼續,暴雨落在地上,濺起的水點已經成了泥點,到處是汪洋。
因為這場意料之外的暴雨,圍困郿城的西涼士兵之間,卻發生了一場內訌。
郿城外邊,是一片不太平坦的坡地,牛輔的親兵駐紮在山坡上,而張濟張繡的軍隊,則駐紮在低窪處,現在大雨滂沱,水流從高處狂瀉而下,低處計程車兵為了躲避洪水,只得往高處挪移。
但就那麼點地方,士兵又多,而牛輔的親兵一向驕橫慣了,自然不讓張濟張繡的人馬侵佔自己的駐地,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吵。
牛輔的一個親兵驕橫地說:“滾回你們下邊去,這是你們該來的地方嗎?”
“兄弟,都是西涼人馬,都為了吃糧當兵,何必呢?”
張濟計程車兵口氣軟弱地申訴。
“不行,這裡是將軍的地盤,如果你們再向前,我就軍法從事.”
張濟計程車兵也被惹急了,氣氛地說:“不就躲一會兒雨嗎?還怕把你們的地方踩塌不成?”
“就是不讓你們躲,也不掂量掂量,你們算什麼東西.”
“你說說看,我們是什麼麼東西?”
“你們就不是東西,只配住在低處,讓洪水把你們像螻蟻一樣淹死.”
打人沒好手,罵人沒好口,雙方的火氣漸漸被拱了起來。
忽然,牛輔的一個親兵不聲不響,拔出腰刀,狠狠地刺進前面一個爭執得很兇計程車兵的肚腹。
眾人一陣驚愕,而那個士兵,只掙扎了一下,就躺在地上,死了。
這一下可炸了窩了,就像在平靜的水面上投入一塊巨石,濺起了很大的浪花,引起了軒然大波。
那些張濟計程車兵立即拿起武器,雙方驟然之間發生火併。
等到張濟張繡,牛輔趕到的時候,雙方已經互有死傷,而且張濟這邊死亡的人數非常多。
一看自己這邊死了這麼多人,張濟張繡也是怒火中燒,二人拔出腰間的佩劍,就要加入戰鬥。
牛輔一見可氣壞了,厲聲喝道:“張濟,莫非你要造反.”
張濟怒目道:“姓牛的,你講點道理成嗎?你偏袒你計程車兵,你計程車兵是人,難道我計程車兵就不是人?”
牛輔也是驕橫慣了,而且看見自己的一個親信被張濟的人殺死,再被張濟這麼一問,立即奪過身旁士兵的武器,指著張濟喝道:“姓張的,我先宰了你再說,我不相信,差一顆星宿還不成天了?”
眼看事情越弄越大,事態越來越嚴重,牛輔手下一個名叫何桐的謀士上前攔住牛輔,“將軍休怒,怎麼能因小事而壞天下呢?”
一聽何桐這麼說,牛輔立即停了下來。
他雖然魯莽、驕橫,但箇中利害,他還是很清楚的,大敵當前,如果雙方發生這樣的內訌,那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何桐的話,像一盆涼水兜頭澆下,驕橫但善於算計的牛輔,立即清醒了許多。
這邊,張濟也被張繡等一干人攔下,他知道,自己這邊兵力本來就弱,如果再發生內訌,正好給牛輔一個消滅異己的藉口,那麼自己的實力,就很難恢復了。
小不忍則亂大謀,張繡還是比較清楚的。
最終,這場內訌就此平息下來,但雙方之間的裂痕,也就此埋下。
雖然經過許多人的勸解,雙方在表面上言歸於好,但在張濟張繡的內心,已經留下了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