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迷妹兒了。

“大領導,討教談不上,晚輩只有一些自己的見解罷了.”

蔣正國很是謙虛的說道。

聽到大領導這三個字,就感覺非常親切,在他的印象中,也只有傻住這麼叫他。

“說來聽聽.”

大領導笑著說道。

唐國富正襟危坐,洗耳恭聽。

而李芳芳則面帶微笑,滿眼的小星星。

“是這樣的諸位,咱們國家剛剛迎來改革開放,這是一個時代的視窗,也是結束計劃經濟的一個訊號,用不了幾年,市場經濟的號角將會吹響大江南北,到那個時候,咱們生活的這片土地遍地是黃金,處處是機會,在一些行業中,私營企業將會完全取代國營企業,成為社會的脊樑.”

“現在做生意是最好的機會,而做生意無外乎就是衣食住行這幾方面,食品我正在做,出行萬老闆那邊在做,那就剩下房地產和服裝了,而我覺得,房地產是一本萬利.”

蔣正國朗聲說道。

“哦?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覺得做服裝生意也不差呀,現在咱們不少內地的老闆,有門路的從港臺地區進貨,沒門路的從沿海地區批發,賺得也是盆滿缽滿,雖然我一大把年紀了,但也知道港臺風這個時下流行詞兒.”

大領導說道。

說完還不忘瞅了一眼旁邊的大侄女,意思很明顯,我大侄女兒燙的這個頭就是港臺風的,別以為我這老傢伙不知道。

時尚,不僅僅在你們年輕人中間。

“服裝生意確實不錯,但相較於房地產,上限不高,體量也不夠大,也許我以後會做,但現在不會.”

蔣正國態度很明確的說道。

“哦,那我倒是想聽你說說,蓋房子的好處在哪裡?”

大領導繼續問道。

不怪他磨嘰,大家一起合作做生意,如果不夠了解彼此,那絕對成不了。

這也算是大領導對蔣正國的考核吧,看他到底有沒有唐國富口中說的那樣有見識。

“首先,改革春風從沿海慢慢吹向內地,很多農村人將會進城務工,這麼多人湧進城裡,原有住房根本無法滿足這麼大體量的需求.”

“其次,隨著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很多人的思想會發生變化,之前吃的用的住的,全是國家給的,以後可不會這樣了,國營企業變成私營企業,人家是不可能給你搞什麼職工宿舍樓的,私企一切以盈利為根本.”

“再者,大家的腰包鼓了以後,思想也會膨脹,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也更加註重自己的隱私,誰願意住在四合院裡,天天被嘰嘰喳喳的扯老婆舌聲喚醒,上廁所還要排隊呢?”

“最後,房地產這個行業,現在還並沒有人做,咱們偌大的北京城,據我瞭解,只有唐老闆一家,而且只做國營企業的職工宿舍樓,我覺得還是太保守了.”

蔣正國侃侃而談,並沒有絲毫怯場。

帶著後世記憶穿越而來,腦子裡邊有著海量的知識儲備,以及最為清晰的國家日後發展走向,底氣那是足足的。

大領導一邊聽一邊點頭,雙眼中的神采越來越濃,甚至心中還有一點佩服蔣正國這個年輕的後生了。

“你的意思是咱們不做職工宿舍樓?那要做什麼?”

大領導想了想後,繼續問道。

“商品房!”

蔣正國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商品房這個概念,在80年代的北京城剛剛萌芽,在一些偏遠的小縣城,還根本就沒有聽說過,這絕對算是一個比較超前的思想了。

當然,比較超前,還不是非常超前,大領導還是能夠懂得蔣正國的意思。

“商品房可不好做呀,這不像國營的職工宿舍樓,前期會給你一部分啟動資金,商品房,是要等你全部蓋完以後才能面向廣大群眾售賣,這風險實在太高了,萬一賣不出去怎麼辦?那可就血本無歸,甚至還要賠上身家性命啊.”

大領導若有所思的說道。

這點蔣正國當然考慮到了,不過在原有的歷史節點上,商品房橫空出世以後,大家的購買熱情非常高漲,回本就是時間問題。